第九章 一根铁棍也是道
众人聊完心,好久都没有说话。
忘川看了看天色,估计了一下时辰,先说道:“别耽搁了,我们还是赶紧进大殿吧,小师弟你还未见过师祖,还未完成拜师。”
须河说道:“是啊,这是师祖派给我们的任务,若是让他们在大殿里等的迟了,必然会受师尊的责罚。”
张语点头,说道:“师兄能不能先告诉我这宗门里诸位师伯师叔的情况?”
须河说道:“小师弟,这事不急,到时你自然会知道的。”
忘川说道:“你进了大殿就知道了。”
“嗯...”
“小鹿蜀,这大殿只许本宗的人进去,你在外面好好呆着,等结束了,我再来找你。”苏铃放下小鹿蜀,对它说道。
小鹿蜀点头,用爪子在地上歪歪扭扭地画上了一个字。
“好。”
......
四人终于踏进了大殿。
大殿里很安静,上上下下总共只有六个人,每个人好像都闭着眼睛,不说话,也不关心他们进来。
两座香炉立在殿前,两道炉烟飘飘忽忽地,更为这安静抹上了一层道家仙气。
坐在大殿正前最高座的是一个老人。他年约六十,白发素衣,双目虽然闭着却依然有神,似能洞察一切;几缕长须挂在他的下巴,无风自飘,更是为他添了一丝盎然的仙气。
坐在下首位的是一个中年男子,想必就是苏铃的父亲苏靖了。他年约三十四五,闭着眼睛,十分冷漠。但他的相貌实在平平——包括他的眉毛鼻子以及脸型都很端正,没有一点特殊的地方...以至于张语都怀疑这样的男人如何才能生出小师姐这般美丽可爱的女儿。
坐在下方第二位的,自然就是玉箫仙子袁采菱了,此时闭着眼睛的她显得有些清冷,配上她绝美的容貌,更是脱俗不凡。
坐在下方第三位的,就是刚刚那位持着铁棍的大汉赫仁了。他闭着眼睛,给人的感觉依然很凶悍,但怎么说呢,因为他眼睛本来就小,闭着眼睛其实和睁着也无太大的区别。
坐在下方第四位的,自然就是须河的师父,滕老四了。这滕老四也是三十岁左右,至于他的名字...须河和张语说过他不知道他师尊的名字,因为滕老四从来不在别人面前说他自己的名字。
滕老四其实是一个俊人,只是他将留了乱糟糟的胡子,有些破坏他的形象。他好像有偷偷睁开过眼睛,所以张语看到了他眼睛的样子,有点像丹凤眼,但稍尖一点又像三角眼,开合之间有神光涌现。
坐在下方第五位的,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男子。他和忘川的年纪不过差了十来岁,但他却是坐在正前最高座老人的关门弟子。听忘川与须河说,罗老五的天赋很高,甚至可能是苏鹤五师兄妹中最高的一个。
他的脸很白,他的名字叫罗小白。
“师祖。”“师尊。”“师伯。”“师姑。”“师叔。”
“我们到了。”
张语四人一起喊道,齐齐跪了下来。
师者,达人。所以,当跪。
张语跪得心甘情愿。
坐在正前最高座的老人首先睁开了眼睛,点点头,说道:“孩子,来了。”
仿佛是因为听到这句话,从苏鹤到罗小白五个人依次都睁开了眼睛。他们看向四个孩子,最后都将目光投向了张语。
这就是师尊说过的那个孩子,张公后人?
张语表现得中规中矩,跪伏着既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表示了自己坚定的修行之心。
这孩子一般。苏靖只看了一眼,就不再看他。
语儿。袁采菱心中只出现这两个字。
刚进宗门要好好练练,免得日后成了废人。这是赫仁的想法,他一辈子习武成痴。
这孩子长得不错,不知是不是个风流种。这是那个明明俊美却偏偏要遮美的滕老四想的。
这孩子,身上有些怪异。罗小白盯着张语,好像看出了什么。
“既然来了,就安心下来。”老人苏鹤慢吞吞地说道,“以后青萍宗就是你的家。”
“是,师祖,我会的。”张语答应道。
“且慢。”苏鹤道。
张语疑惑地看向苏鹤,他不明白。
“虽说青萍宗就是你的家,但那只是我故人所托代为照顾你而已。作为宗主,我还是要问你一句,张家的孩子,你是否愿意加入我青萍宗?”
“师祖,我愿意。”
“好,那我问你,修行是什么?”
“师祖,我听说的修行就是修己身之行,修己身之心,证己身之道。”
“好,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觉悟,‘修己身之行,修己身之心,证己身之道’与当年祖师爷所说的‘修自己的仙,证自己的道’十分相似。那么我再问你,行是什么,心是什么,道又是什么?”
张语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师祖,心所想,人所作出的便是行;心既修道之本心;至于道...师祖,我不知道。”
“不知?为何不知?”苏鹤有趣地看着张语,包括苏靖几人都看了过来。
“因为我知道,道有千万,千万都是道;所以我不知道,道是什么。”
“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你比我的五个弟子说的都要好。你知道他们进宗门的时候怎么说的吗,他们都是瞎编的,哈哈哈...”苏鹤爽朗地一笑,五个弟子俱皆尴尬不已。
道是一,当初他们仅仅理解为唯一。
但道是唯一,却不仅仅是唯一的一,或者说唯一是道,才更为准确。
因为这一不是唯一,一是一,一也是千万,一是简单,一也是复杂。
所以道是千万,道也是简单和复杂。
一只蝼蚁也是道,一棵树也是道,一个人也是道。
天空是道,大地是道,日月皆是道。
万物皆是道的存在方式。
苍生皆是道的依附所在。
“一根铁棍也是道。”苏鹤说道。
这句话很粗,但却不无道理。
那根铁棍的的确确地道意无穷。
知道来历的人没几个,恰好张语就不知道。
他抬头,眼神中全是不可置信,他望向了那根铁棍——这根三师叔赫仁从来不离身的铁棍。
他想从中看出“道”来,但是他看不出来。
他知道道是千万,但他不理解;只是因为他在书上看到过,所以他记住了而已。
袁采菱很满意张语的表现,对赫仁说道:“呆子,我看师尊其实是想要你来教语儿。”
赫仁摇摇头,憨厚地说道:“不可能,你也知道我是师兄弟五个中最笨的,怎么可能由我教。”
袁采菱也摇摇头,自言自语道:“日后就明白了。”
......
“你修行的目的。”苏鹤的声音复又响起。
“为了保护重要的人,还有...想要知道我不明白的问题的答案。”张语想了想,说道。
“长生如何?孩子你不向往长生吗?”
张语固执地摇摇头,说道:“如果有些问题想不通,长生也没什么意义。”
苏鹤笑了。
这个老人这一辈子笑的次数,花在今天最多。
他很满意这个孩子,于是他的问题也变多了。
“既然长生也没意义,为什么还登上登仙台?”
“因为我觉得只有来到这里,才能找到我想要的答案,还有保护我想要保护的人。”张语的双眉上扬,眼睛中闪烁的好像都是星光。
“你,可愿作青萍玉箫的徒儿?”
张语闻言一喜,知道苏鹤说的是袁采菱,于是答道:“我愿作师尊的徒儿。”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6/16429/91022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