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乱世边寨风云 > 第72章山里有风

第72章山里有风


因为曾经抢劫过阿家寨,王三四被云里县宪兵解送到鸡街阿家寨,交给了阿家寨村民,最终被阿家寨村民吊挂在村口的一课核桃树上,肉被饿老鹰吃尽,骨头被野狗啃光,下场是十分的凄惨。

        王三四不晓得,格乃木于第二天带着花甸坝两百来个土匪也来到了太平街,这些转变成为抗日武装力量的土匪,身上萌了无穷的正气,全身充满了无穷的正能量,他们奉命前往太平街,负责维护修路工地沿线的社会治安,协调来自各地的村民修筑滇缅公路,暂时充当了警察的角色。

        王三四如果不是遇到了口音形似自鸡街的李天明,如果不是从李天明的口音里晓得鸡街有人来到了太平街,如果他们的胆子再大些,如果他们在太平街多停留一天,如果他们在这里遇到了格乃木,就是想到日占区当汉奸也是不可能了。

        如果王三四被格乃木杀死在太平街,自然是少做了许多残害同胞的事情,也不至于最后被阿家寨村民吊挂在核桃树上,落了一个肉身喂鸟骨头喂狗的凄惨下场,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在江湖上混,做多了坏事,终究是要加倍偿还的。

        李天明带着同伴在太平街的一家小铺子里吃了米线,过了太平街,来到箐口山上,俯视太平街。

        太平街很繁忙,有好些民工正在忙着建棚子,已经建好的棚子里6续进驻村民,还有许多民工从四面八方不断地赶来,偶尔会出现一些老旧的马车,马车行驶在狭窄的古道上,笨拙而缓慢,十分滑稽的样子。

        忽然,附近的一间屋子里传出了打歌调,芦笙吹声伴随跺地声传到了箐口山上,在茂密的森林里流连,徘徊,经久不绝。李天明听着打歌调,感觉打歌调是那样的亲切,是那样的迷人,是那样的令人沉醉。

        听到打歌声,李天明不觉想起了阿朵,他们可是在打歌场上认识的啊!然而阿朵留在县里,茶马石没有把阿朵送到工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李天明捉摸不透,只好把自己对阿朵的思念暂时收了起来。

        李天明一行在箐口山呆了半天,到底觉得没有意思,就经箐口过了太平街,回到了太平八达河驻地,准备第二天开工修公路。

        日本人从1931年9月18日占据东北,到1937年7月7日全面进攻中国,中国一直处于防守或者退却的模式,日本人开足了战争机器,想尽快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以中国为依托组建更为庞大的军队西进印度,达到和德意在中东会师的目的。

        如果这种目的能够达到,世界的抗战结局将会是另外一种情形,但是日本人最终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中国不但拒接投降,还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中国大6牵制了大量的日军,迫使日军陷入了战争的泥潭,并在战争的泥潭中动弹不得。

        国民政府已经意识到抗战即将进入到艰难时刻,日军在紧密锣鼓的进占过后,将会封锁中国大6的所有领海,彻底掐断中国与外界的往来,修筑滇缅公路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而这时日本人已经扣动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扳机,上海保卫战即将打响,国民政府都南京即将不保,形势万分危急。

        内外交困导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协定,伴随着大量的土地被瓜分,清政府被迫向列强奉送了大量的金银,随之爆的军阀混战加深了百姓的苦痛,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而日本人这时候对中国动了侵略战争,导致中国老百姓更加贫穷了。

        为了尽快完成滇缅公路云里段的修筑,云里县政府成立了战时物资筹集委员会,由县政府派出大量人员到各个乡村收购粮食,保证修路人员每天至少能够获得半斤包谷或者半斤大米,每十天能吃上半斤肉,以保证修路民工能有体力干活。

        第二天早晨,边寨村民开工了,不过半天功夫,陡峭的大山露出了一丝细缝,细缝上的泥土被刨开,露出了硕大而坚硬的石头,过后,工程异常艰巨起来,异常艰难起来,每开挖半米路面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低垂的云层渐渐散去,太阳不时地出现在天空,太平八达河对面的大山里隐藏着一个名叫黄李子树的小山村,那里驻扎着几百个修路的村民,早晨,他们从茂密的森林里走出来,到太平八达河上段修路,傍晚,他们走进茂密的森林,不见了身影。

        看着那些身影消失以后,李天明放下了钢钎,回到了窝棚,和村民吃过晚饭,也不说话,走出窝棚,顺着太平河的脉络向上游缓慢而行。

        老和尚山海拔很高,是喜马拉雅山——横断山系的自然延伸,站在太平街往南面看,可以看到一个形似老和尚的山头匍匐在大山之上,俯瞰人间情态。

        老和尚慈眉善目,地老天荒,太平村民因形取名,在和尚前面加上一个老字,带有炫耀的意思,遇到生病或者灾难,村民往往对老和尚顶礼膜拜,请求老和尚降福于村民,或者在年初年后祈求老和尚赐福平安。

        老和尚山其实又是分水山,北面的水淌入了云里江,南面的水淌入了太平河,太平河自出心裁地由西向东流淌,突然转身朝北流淌,与朝南流淌的云里江汇合,云里人把两条江的汇合处叫做岔河,岔河水最终汇入了澜沧江。

        太平河两岸的植被很好,两岸虽然有大量的人家,但是,因为村民历来注重环保的原因,河水显得十分地清澈,格外地透亮,几乎没有受到过污染,河边有大量的杨柳树,直直地站立着,仿佛护卫太平河的哨兵。

        走进太平河畔,等同于走进杨柳林中,杨柳枯叶在空中旋转着,飞舞着,落到了河流里,随水而去,而更多的树叶则在回水湾里流连,忘返,仿佛款款情深的倩女幽魂,不忍离去的样子。

        李天明把思绪从太平河收了回来,只顾看眼前的景色。八达河两面都是陡峭的大山,生长着大量的铁核桃树,铁核桃树已经落光了叶子,直直地站立着,青黛的枝桠朝向天空,仿佛人手伸向天空,向天空索要什么东西似的。

        太阳运行在远方的山顶上,山顶上树木葱郁,随着时间的流逝,太阳轻轻地坠落在树梢上,望去,树梢模糊,浓密,隐约。

        太阳仿佛一只金色的老母鸡,趴在模糊的树梢上,迟迟不肯坠落下去,过了一阵子,太阳缓缓地下沉到树梢的尖端,从树梢的尖端坠落到树干、树脚,终至于消失了,大地显现出了一片灰黄,继而是一片灰暗。

        李天明用双手抱住膝盖,把目光从远方收了回来,他望着脚下的河水沉思,呆,联想……其他几个青年显得单纯一些,他们憨憨地看着李天明,不知道李天明正在思考什么?不知道李天明正在联想什么?

        李天明走进了洞房,阿朵也做好了从少女到少妇的思想准备,销魂而又幸福的约会即将开始,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天明离开了洞房,这也许是阴差阳错吧?这也许是命中该有分离吧?李天明想到命运的时候,越地思念阿朵。

        阿朵姣美的面容,可人的性格,如杨柳一般的身材,全都锲入了李天明的心灵里,李天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苦痛。

        月亮升了起来,在太阳还没有坠落的时候升了起来,月亮白白的,仿佛一副犁具,又如一把镰刀,犁割着灰色的天空。

        太平河水径自流淌着,由河水所引的山风吹拂了起来,身边的矮丛里出了低低的声响,丝丝缕缕,飘飘荡荡,仿佛一个诗人在沉吟,又如一个母亲在呢喃,是一段旋律,更是一种意境。

        李天明从衣袋里掏出一小撮旱烟丝,随手捡起一片树叶,用树叶把旱烟丝裹起,点燃,吸了起来,周边立马散出一种呛人而迷人的味道。

        李天明以前是不抽烟的,自从跟阿朵相恋以后,李天明就开始抽烟了,是心烦意乱?是别有苦衷?还是格外惊喜?李天明不想解释这件事。

        李天明知道自己是边寨村民,是边寨的一条汉子,世上哪有汉子不抽烟的?李天明想到汉子两个字时,泪水不觉流出了眼眶,缓慢地淌过了他的脸颊,悄然地潜入了他的嘴角,他感觉到了眼泪的苦涩。

        山顶有风,风声萧杀,凄厉,太平谷里仿佛进驻了千军万马,他们在呼叫,在厮杀,没完没了,丝毫没有显露出将要停歇下来的迹象。

        淡淡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撒落下来,照在八达河面上,太平八达河面上跃起的清波里,有月亮在跳跃,在沉浮,在破碎。

        几个青年看见李天明长久坐于八达河畔,他们在心里认定李天明想老婆了,当即闭了嘴,不敢把心里话说出来,他们生怕得罪了李天明,招来李天明的责骂,没有文化的人在文化人面前总是自卑的。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13/113144/4823591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