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勾心斗角 四
(。.)水漫泗州城3:更新时间:23--252:45:。客氏见客人到来,沏好一杯茶端过来,放在顾秉谦身旁的茶几上,笑容可掬道:“顾大人请用茶;老宰辅日理万机,怎么有闲暇时间到敝舍来的?”说.b.更新
“回夫人话,下官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到此,有要事向九千岁汇报。”顾秉谦从袖管里取出两份奏折,站起身来到魏忠贤面前,将两份奏折递过去,“九千岁,您请看两份奏折,由润州知府田春秀和卫所指挥使宋安联名发来的。一份是润州指挥使宋安率众处决扬州知府刘锋,并捉拿朱由检身边两名心腹将领。因奸细泄密,扬州要倾全部人马进攻润州,希朝廷速下兵符调兵支援润州。另一份乃是弹劾江苏巡抚兼兵部尚书参赞袁可立的。“624227
“好的,你去坐。”魏忠贤伸手接过奏折,揭开细看。
顾秉谦回到原位坐下,赔着笑脸问刘志选:“刘大人什么时候回京的?”
“回老宰辅话,下官刚到京城,便来皇宫,向九千岁汇报泗州府朱家庄之事的。”刘志选笑容满面说,“说实在的,出去一个多月时间,十分想念九千岁、老宰辅您和其他大臣。正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顾秉谦微微一笑,附和道:“刘大人说得对,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彼此同朝为臣,朝朝相见,日日相处;已结下了深情后谊。如果谁奉旨外出,时间一长,自然而然会产生感情。这是第六感观,在大脑意识形态中所起的作用。”
而魏忠贤在聚精会神阅读奏折,不时的皱起眉头。坐在一旁的客氏,观言察色,想插嘴又不敢问。时间不大,他放下其中一份奏折,又阅读另一份。直至阅读完毕,才放下奏折,一脸愤怒之色。
顺天府丞刘志选,观察魏忠贤的面部表情,揣摩不透他在想什么?试探问:“九千岁,刘某斗胆问一句,奏折里所奏何事?”
“噢!”魏忠贤经此一问,头脑好像一下子清醒许多,愤然道,“朱由检和张国纪实在可恶,果然对润州下手。其目的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刚才我们还谈论此事,没想到却来得如此突然,让人难以置信。”为了了解真相,刘志选急切问,“九千岁,润州情况危急吗?”
“十万火急啊!因扬州知府刘锋、信王府管家和保镖,去溧阳县陈家庄祭祖,在润州渡口被检查过往客商的兵丁发觉,兵丁立马上报到卫所。指挥使宋安立即带十员副将和大小头目尾追下去,到陈家庄设伏。刘锋当场阵亡,信王府两人因负伤被活捉。如此一来,却成为朱由检、张国纪进攻润州的导火索。”魏忠贤显得十分焦急和无可奈何,“其实,刚才我们已经谈论过此事,朱由检夺取扬州,攻克润州已是他们计划中事。只是时间问题,此时,他们以此为借口,在江湖中落个好口碑。”
“九千岁,刚才老宰辅提及润州知府田春秀和指挥使宋安,联名弹劾江南总督袁可立,又是为了何事啊?”顺天府丞刘志选问。
“情况是这样的。”魏忠贤解释说,“当时扬州遭到张国纪率众围攻时,扬州卫所指挥使张乾坤曾向江南总督袁可立上书求援,结果袁可立未发一兵一卒,只给润州卫所指挥使发一道公函,要求润州兵力扼守长江防线,注视扬州动向。按理,袁可立为兵部尚书参赞,有权调动地方军队,应付州县突发事变的。他如此渎职,而导致扬州失陷,应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辅大臣顾秉谦接过话茬:“袁可立身兼数职,统领江南几省的兵力,拥兵至重,如果不削其职务,一旦形势逆转,有可能不听朝廷调令,形成南北对峙。如此一来,江南半壁江山江要易主。九千岁,当断不断,必成后患。”
魏忠贤听了顾秉谦一番言语,心中一震,觉得再放纵下去,袁可立一旦反水,其后果不堪设想。他手托脑门,前思后虑,过了好一会,才放下托在脑门上的手,道:“袁可立乃三朝元老,朝廷重臣。只因他为人耿直,刚愎自用,在朝中得罪不少同僚。但他对本宫还是忠贞不渝的,这本宫最清楚不过。此后,为了缓和与同僚之间的矛盾,本宫忍痛割爱,将他外调到南京,任江南总督、掌管江南数省军、政、财之职,兼南京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参赞,统领江南几省的军、政、财大权。至于田春秀他们弹劾一事,有可能是个人恩怨引起。再加上外调,他心中不服,闹情绪,在所难免。其实,调兵遣将一事,主要大权,掌握在本宫一人之手。为了援助润州一事,明天早朝时,群臣在奉天殿共同议事。你二位都为本宫的心腹,这两道奏折分给你二人,回去后多读几遍,熟背为好,留待明天早朝时上奏。”
说着,将两份奏折分发给顾秉谦和刘志选。
首辅内阁大臣顾秉谦、顺天府丞刘志选接过奏折,当他俩听到魏忠贤说出“心腹”的字眼,感动得热泪盈眶,抱一下拳,异口同声道:“臣遵旨!”
“好啦!你们回去吧!本宫连日来身心疲惫,今天要好好休息一会。”魏忠贤向顾秉谦和刘志选挥一下手。
“好的!九千岁日理万机,也该好好睡一觉了。”顾秉谦、刘志选站起身吿辞。
翌日凌晨,天还没亮,在奉天殿当执的太监,已将奉天殿内外打扫一遍,净水洒地,以待群臣临朝议事。
这时,已有大臣乘坐小轿来到奉天殿门前。轿夫停了轿,其中一名轿夫掀开轿帘,从中下来一名大臣,他乃是太仆少卿工部尚书吴淳夫。吴淳夫刚下轿,又有一顶小轿停了下来,从轿里下来一名大臣,他乃是内阁首辅大臣顾秉谦。
工部尚书吴淳夫见此,即忙迈步迎上来,抱拳施礼道:“阁老,您已古稀之年,来得这么早干嘛?就是最后一个到,群臣们看在您年老力衰的份上,也会谅解的。”
“哎!吴尚书此话诧矣,老夫虽近古稀,但乃是内阁首辅,事事要做个表帅,才能在群臣面前竖立威信、榜样和凯模。在群臣中,老夫年岁最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夫智能跟不上年轻人。三国时期的蜀将黄忠,八十三岁还不服老,顾某与黄老将军相比,还相差十几岁的年龄,正是为朝廷效力之时啊”顾秉谦高谈阔论,滔滔不绝,一发而不可收拾。
“佩服!佩服!阁老一番言辞和精神,是群臣的榜样。也使吴某深受感动,自愧不如啊!”吴淳夫半真半假奉承着。
他俩正谈话之际,又有一顶小轿停在奉天殿门前,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朝小轿望去。只见一名轿夫掀开轿帘,从轿里走下一人,他乃是顺天府丞刘志选。
首辅内阁大臣顾秉谦装着不知内情,与工部尚书吴淳夫一起迎上来。顾秉谦抱一下拳,含笑问:“刘大人外访何时归来?”
“回阁老话,刘某昨天刚回京城;未能登门拜访阁老,请原谅在下。”顺天府丞刘志选见顾秉谦装着不知,也将计就计,顺水推舟。
顾秉谦微微一笑,摆一下手:“你我同殿称臣,朝朝相见,来日方长,拜访就免了吧!等闲暇时,约好时间,在一起聚会一次,小酌几杯,总该可以的。”
“应该!应该!下官能与阁老同桌共饮,乃是下官的荣幸。”顺天府丞伸出指头算了算,“这样吧!等早朝之后,阁老与吴尚书一起到敝府,下官陪二位大人共饮,一醉方休,不知意下如何?”
工部尚书吴淳夫接过话茬:“常言说得好:‘无功不受禄。’吴某怎好让刘大人破费?”
“哎!一杯水酒,能值几文钱?我们的情谊才是价值连城;尚书大人说是不是呀?”顺天府丞一副诚恳的样子。
“话说到这份上,吴某要是拒绝,刘大人会说在下托大,不近人情。”工部尚书吴淳夫抱一下拳,“既然这样,吴某恭敬不如从命。”
“这就对了。”刘志选转过脸,对顾秉谦道,“阁老,您不可拒绝哦?”
“好说!好说!”顾秉谦笑容满面,以手相拱。
这时,又有几顶小轿来到奉天殿门前,下轿之人乃是阁臣魏广微、黄立极和施凤来,还有兵部尚书崔呈秀。众人相见,免不了客气一番。片刻,九门提督金良辅乘轿到来。接下来,兵部侍郎田吉、太常卿倪文焕、左副都御史李夔龙乘轿到奉天殿前。再后来是左都督田尔耕、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锦衣卫指挥崔应元、东厂理刑官孙云鹤、东厂副理刑官杨睘,还有其他朝庭大臣,相继赶到奉天殿前。
以顾秉谦为首的阁僚大臣,见群臣都已到齐,顾秉谦向群臣挥一下手:“各位大臣,早朝已到,请进奉天殿议事。”
水漫泗州城3: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0/10607/61494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