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蒙混过关
一前一后,两人缓缓走向大牢。
大牢门口,四名守卫腰杆笔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四人身穿铁甲,目光炯炯有神,并且浑身散发着一股煞气。
项羽清楚,这股气质与实力无关。唯有经历过大量杀戮,方能养成。以此可见,这几人定是铁鹰剑士无疑。
空气中弥漫着的杀气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极强的震慑感。
项羽没有退路,即便是龙潭虎穴,也得知难而上。
眼看着项羽二人靠近,四人亦是面不改色。
临近时,四人齐声道:“牢房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说罢,便将手中的长枪往地面上一拄,伴随着真元波动,一股轻微的气浪袭向项羽二人。
这是一种震慑,来源于武力的震慑。
严绣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见状,项羽立马将其扶起。将密令取出后,呈于其中一人。
“范鸣一案已经掌握关键证据,背后竟还牵扯到一位重要人物。根据县令指示,我们需要连夜提审,此事已获批准,还望放行。”
项羽和严绣能通过审查抵达大牢,足以证明是自己人。
不过,大晚上提审犯人太过奇怪,特别是在这特殊时期,容不得他们马虎。
没办法,他们肩负重任,绝不能出现任何闪失。
查阅密令之后,为首之人依旧心存疑惑。对此,他决定确认一下。
“这密令,大人是何时批下的?”
项羽一愣,显然没想到对方会这么问。
仔细一想,确实存在疏漏之处。若是白天批复的,为何大晚上的才去提人?反之,大半夜的,谁敢找姚贾要批文?
项羽知道,他必须立马答复,否则会引起对方怀疑。
回避这问题不难,那就是推卸责任,转移话题。
“何时批下的我就不清楚了,县令交予我们时便已经天黑。我们只是按规矩办事,你们若有疑问,大可以去询问县令大人。莫非这密令有问题不成?耽误了时机,这罪责我们可不扛。”
黑冰台的印章绝无伪造可能,可以确定这份密令就是姚贾批下的。想要确认此事,就得找姚贾佐证,他们可没这个胆子。
事急从权,这是黑冰台做事的一贯准则。正如项羽所说,这密令并无问题。
“哼,谅你们也没这个胆子,放行。”
作为铁鹰剑士,自然比狱卒尊贵的多。况且身为修行者,本身就是一种荣誉,一种自豪。
见项羽毫无卑躬屈膝之意,为首一人颇为不爽。
这一点,项羽自然清楚。但要他讨好一个守卫,这是不可能的事。
项羽刚刚跨进门槛,一道冰冷的声音就随之而来。
“慢着,区区狱卒,为何如此高傲?我想你应该清楚我们的身份,这很反常啊!”
对方有意刁难,让项羽十分无奈。
出于自身安危考虑,严绣立马讨好道:“大人,你可能有所不知,我这位大哥可是县令的远房亲戚,深得县令信任,绝非常人啊!”
此言一出,守卫当即释然。
“怪不得,不过我奉劝你一句,出门在外还是低调一点的好,省的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营救陈平在即,项羽可不想闹出事端,因此只能作罢。
“你管的还真宽。”
若是突然忍气吞声了,难免会让人起疑。反驳还是有必要的,但不能激怒对方。
笑意中带着一丝不屑,瞥了一眼项羽后,此人便回过身去,继续看守大门。
见此,严绣当即松了一口气。
悄悄扯了扯项羽的衣袖,示意赶快走。
项羽也不墨迹,跟着严绣朝着大牢深处走去。
见四下无人,严绣轻声说道:“刚才我是不得已为之,如有冒犯之处,还望谅解。”
严绣刚才吓得半死,能有如此表现,已经超出项羽的预期。
应急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从严绣的出发点来说,他并无过错,无非是想为项羽解围,保自己周全。
只不过,他的言辞漏洞颇多,一旦细查起来,项羽将无从作答。
应对之策,项羽并非没有。好在严绣的越俎代庖之举并未造成恶性后果,项羽自然不会责怪他。
“无妨,从现在开始你记住了,切莫自作主张。假如我应付不过来,暗中便会做此手势,清楚了吗?”
严绣点头,将项羽的话牢记在心。
穿过十余米的缓冲区后,项羽和严绣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见此,项羽一脸严肃的看向严绣。
“该怎么做,不用我明说吧?”
囚犯分死囚与普通囚犯两类,同时男女又分开关押,故而划分成了四个区域。
陈平所在的暗牢,坐落于哪个区域,项羽可不知道。
“范鸣所犯之罪甚大,依秦律当斩,所以他被关押在重刑区。”
说罢,严绣指向了东侧的一条通道。
通道内,闪烁着若隐若现的火光,看起来有些晦暗。
项羽扫视四周,并未发现任何身影,这看守形同虚设,不像是黑冰台的作风。
“奇怪,里面没人看守吗?莫非陈平已经被转移了,外面的一切都是黑冰台的烟雾弹?”
怀疑归怀疑,项羽可不会半途而废。
这也可能是黑冰台缺少人手的无奈之举,只要没人闯进来,里面就是安全的,布置人手反而是一种浪费。
“我们不能在里面逗留太久,抓紧时间吧!”
达成默契后,两人的身影逐渐没入了漆黑的通道之中。
通道长度不足五米,尽头是一段向下延伸的阶梯。
阶梯高低不平,看起来十分粗糙,可能是年久失修导致的。
走完落差六七米的阶梯,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笔直的道路。
道路两侧,是一间间被青铜材质栅栏封闭的牢房,中间以厚重的石墙间隔。
石墙呈突出状,两两相邻的牢房中央,高挂着的火把紧贴墙面,充当照明之用。
除火把外,路上布满油蜡的火盆正在熊熊燃烧,让牢内所有景物无所遁形。
淮阴大牢出自墨家之手,不管是规格还是材质,都比普通大牢高级的多。
灵气复苏后,罪犯囊括了修行者,普通牢房已经不足以关押他们。基于此,类似于淮阴大牢这样的高级牢狱逐渐兴起。
同时,大秦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犯罪之人日益增多。为了适应需要,秦律的《囚律》中有了监狱管理方面的详细规定。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迫于无奈,其中以交不起赋税和不想充当徭役者居多。若非如此,谁又愿意以身试法,毕竟大秦的酷刑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随着两人到来,大牢内的那一丝平静正式被打破。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99776/99776282/5333840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