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开局反贼:从搬空国库开始 > 第356章 死里逃生

第356章 死里逃生


第三百五十六章  死里逃生

弓箭手们严阵以待,眼前一排排火油被点燃,散发出浓烈而刺鼻的气息。

箭矢之上,均缠绕着易燃的棉花,慕容湮紧握火箭,目光如炬,准备向冲入树林的骑兵发起致命一击。

他的策略,旨在利用火攻点燃整片树林,将敌人困于火海之中,以此战术逐步削弱张寒的兵力。

在他看来,每一次成功的伏击,即便是微小的胜利,也是向胜利迈进的一大步。

他深知张寒麾下兵力有限,仅八万之众。

只要消耗了兵力,他就有信心与之对抗。

就算如此,张寒乃是柳云歌麾下的智勇双全之将,精通兵法,岂会轻易受制于人?

只不过这一次,似乎上天不再眷顾张寒……

慕容湮的以退为进之策,虽显狡黠,却也透露出他对战局的深刻洞察与精准把握。

他相信,只要持续消耗张寒的兵力,使之伤亡惨重,张寒终将被迫撤退,从而保卫大赵的城池不失。

如此深谙谋略与军事之道的高手,怎可能屡次三番地落入伏击的陷阱之中?

果然是世事难料。

另一边,穆尔萨引领着五千弓弩铁骑,犹如一股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无所畏惧地冲入了那片危机四伏的树林。

“嗖嗖嗖——”

空气中回响着箭矢划破长空的尖锐声响,它们穿透密集的树丛,精准地射向慕容湮大军所隐藏的隐秘角落。

慕容湮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智慧,为减轻士兵伤亡,果断下令部队退守至大树之后,利用自然界的屏障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在这棵大树的庇护下,燕军的伤亡率显著降低,战局暂时得到了缓冲。

当穆尔萨率领的弓弩铁骑逐渐逼近至百米之内,慕容湮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随即振臂高呼:“全军听令,点燃火箭,放箭!”

伴随着他铿锵有力的命令,上千名弓箭手迅速响应,他们敏捷地点燃了箭矢上的棉花,随后在怒吼声中,一支支燃烧着烈焰的箭矢划破长空,精准地射向了对面的树林。

“嗖嗖嗖——”

空气中充斥着箭矢破空的锐响,以及火焰燃烧的呼呼声,那些带着火光的箭矢仿佛天降火龙,瞬间点燃了前方大树的枝叶,火光冲天而起,将整片树林映照得如同白昼。

部分箭矢落至地面,迅速引燃了干枯的落叶,火势迅速蔓延开来。

厉战站在慕容湮身旁,目睹这一幕,不禁露出钦佩之色,赞叹道:“将军此计甚妙!敌军一旦踏入这片火海,必将有来无回!”

慕容湮淡然一笑,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言出必行,绝不让敌人踏入东徐城半步。我不仅要在此地重创他们,更要让他们彻底绝望!”

面对厉战的进一步询问,慕容湮透露了更多的战略部署,包括后续的投石车支援、持续引火焚烧战术,以及在敌军士气低落、伤亡惨重之际,派遣精锐部队发起致命一击的连环计划。

这一系列的精妙布局,让厉战赞叹不已,对慕容湮的军事才能更加信服。

而此时的穆尔萨,面对突如其来的火海,展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

他迅速察觉到了危险,果断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并火速撤出树林,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虽然心中充满不甘,但穆尔萨深知,在这片被火焰包围的树林中,任何冒进都将是致命的。

即便如此,撤退中,仍有不幸的士兵,被火海所吞噬下去。

树林之外,张寒尚未目睹那冲天而起的烈焰,却已预见到了潜在的危机。

出于对友军安危的深切关怀,他果断下令麾下暂停射击,以免误伤。

就在这片刻的宁静中,变故突生——树林上空骤然升腾起滚滚浓烟,遮天蔽日。

“大将军,快看那片烟雾!”

一名副将惊呼,语气中满是不可置信。

“不妙!烟雾中透出火光,定是有人预先设伏,欲将穆将军引入绝境!”四周顿时议论纷纷,恐惧与焦虑在人群中蔓延。

张寒的眼眸中闪过一抹怒意与不甘,拳头紧握。

一旦穆尔萨遭遇不测,自己将难以向主公及穆尔塔等重臣交代,这份责任之重,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此刻的张寒,内心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慌乱与迷茫,这在他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实属罕见。

穆尔萨一旦固执己见,与燕军展开殊死搏斗,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穆尔萨自身性命难保,连那支精锐的弓弩铁骑也将遭受重创。

望着前方那片被烈焰吞噬的树林,张寒的心沉到了谷底。

“敌军主将,果然非同小可!”

张寒在心中暗自感叹,对方不仅智计过人,更有着超乎寻常的决断力与执行力,这样的对手,即便是他也感到棘手。

他意识到,这位主将,其军事才能远非武春雷、徐御等人可比,乃是真正的用兵如神之人。

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张寒不得不收起轻敌之心。

武春雷与徐御,似乎仅局限于守势与攻势的单一变换,缺乏变通。

而这位对手,却擅长巧借地势,布下天罗地网,给予敌军以致命打击,其谋略之深,非等闲之辈所能及。

“穆尔萨……你必须活着出来!哪怕弩骑军全军覆没,你也要给我冲破这火海!”

张寒的目光如炬,紧紧锁定那片被烈焰吞的密/林,咬牙说道。

“将军,快看!有人自火海中冲出!”一名副将兴奋地喊道。

“是穆将军!”

“哈哈,穆将军身后,还有铁蹄声声,那是我们的弓弩铁骑!”

见此情景,冲锋兵与神射轻骑们无不欢呼雀跃。

弓弩铁骑的冲锋,是柳云歌军队克敌制胜的关键所在,绝不能出差错!

张寒的笑声回荡在空中,那是释然的笑,也是庆幸的笑。

穆尔萨的脱困,让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在主公心中,穆尔萨如同肱骨之臣,与他一同从微末中崛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穆尔萨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线中,上万骑兵紧随其后,如潮水般从小树林中涌出,尽管烟雾弥漫,却挡不住他们前进的步伐。

士兵们以衣物遮挡口鼻,保护战马。

越来越多的士兵冲出火海,张寒的眼眶湿/润了,这是胜利的泪水,也是感慨的泪水。

跟随主公征战多年,他从未经历过如此惊心动魄的一战!

这是第一次!

张寒在心中默默立誓,这一幕绝不可能再有第二次!

“咳咳……大将军……咳咳……”

穆尔萨在浓烟的侵袭下,显得格外狼狈,艰难地回到了张寒的身旁。

他一个踉跄,勉强从战马上跃下,面容被烟熏得漆黑,鼻孔与眼角挂着混合了尘土与泪水的痕迹。

“我麾下的三千弓弩铁骑,恐怕已遭受重创!末将有愧,末将无能啊!”

穆尔萨的声音里满是悲怆与自责,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此刻却如同孩童般无助,泪水夺眶而出。

“大将军,我军能够撤出,全赖穆将军当机立断,下达撤退之令。若非穆将军敏锐察觉火势,迅速指挥撤退,后果不堪设想……这一切,怎能归咎于将军?分明是敌军狡诈阴险所致!”

一旁的偏将,即便自己也是泪流满面,仍不忘为穆尔萨辩解,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悲愤。

张寒心中同样悲痛难当,但作为领导者,必须保持冷静与坚定。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安抚道:“此事非你之过,乃是我之决策所累。只要你们平安归来,便是最好的消息。至于那燕军将领,我必亲自将其擒获,让他在你面前俯首认罪!”

“咳咳……咳咳……”

周围,归来的弓弩铁骑纷纷跌下马背,双手紧握颈部,剧烈地咳嗽着,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烟火味。

五千余名弓弩铁骑,如今仅余两千余人,其余皆葬身火海或窒息于烟雾之中,这场战斗的损失之惨重,前所未有。

张寒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下水来,这是他率军出征以来,遭遇的最沉重打击!

正当他准备下令全军休整之际,从两侧未被火焰吞噬的密/林深处,突然传来阵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紧接着,视野中涌现出密密麻麻、数以万计的长枪兵,如同黑色潮水般从林间涌出,气势汹汹。

张寒的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意,眼中闪烁着狡黠与决绝。

“哼,自投罗网,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他心中暗骂,声音中透露出不屑与愤怒,“以为我大军好欺?区区万余弓弩铁骑的损失,就想吞并我全部兵力?简直是痴人说梦,找死!”

随即,他厉声喝道:“神射轻骑、冲锋兵,听我号令!待敌寇踏入射程,便给我全力以赴,箭矢如雨,不计成本,誓要将这些侵略者一一诛杀,为我弓弩铁骑雪耻!”

张寒正愁满腔怒火无处宣泄,这送上门来的敌人无疑是天赐良机,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快意。

随着命令的下达,那些刚从林间冲出的长枪兵,还未站稳脚跟,便迎来了神射轻骑们致命的打击。

箭矢划破长空,朝着那群冲过来的燕军射去,仅仅一轮齐射,燕军便倒下了万余将士,战场瞬间被绝望所笼罩?

后方的燕军见状,士气大挫,纷纷丢盔弃甲,不顾一切地向树林深处逃窜。

“大将军,这些家伙果然不堪一击,如此胆小,竟也敢挑战我军威严?”穆尔萨止住咳嗽,声音中带着几分轻蔑,翻身跃上战马,跃跃欲试。

冲锋兵也整装待发,准备乘胜追击。

突然,张寒却突然高喊:“穷寇莫追!切勿轻举妄动!”

“为何?”

穆尔萨与冲锋兵皆是一愣,不解地望向张寒。

张寒目光深邃,沉声道:“敌人此举,非为决战,实为诱饵。他们定在我军追击之路上布下了更为凶险的陷阱,或许正是那令人闻风丧胆的投石车阵。若我军贸然深/入,恐将重蹈覆辙,甚至面临更为惨烈的火攻。我们必须保持冷静,不可让仇恨蒙蔽了双眼。”

此言一出,众人恍然大悟,纷纷点头,对张寒的深谋远虑表示钦佩。

在这危机四伏的战场上,张寒的每一次决策都显得尤为关键。

每当投石车的阴影与火烧树林的惨状浮现脑海,穆尔萨的身躯便不由自主地紧绷,拳头紧握,牙关紧咬,发出阵阵令人心悸的咯吱声,心中怒火中烧,恨不得即刻跨越战场,将敌军的主将一举击溃。

“燕军此番派遣的主帅,实乃一位精通兵法、诡计多端的对手!其战略眼光远超武春雷与徐御,恐怕与老将军相比亦不遑多让!若我军仅凭勇猛冲锋,只怕会落入其陷阱,伤亡难以估量。”

张寒沉稳地分析着。

“大将军,那我们该如何应对?”穆尔萨急切地询问。

“他既能用诱敌之计,我军何尝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张寒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

“请大将军明示!”

穆尔萨一脸茫然,显然未能窥见张寒心中的深谋远虑。

随后,张寒有条不紊地发布了一系列指令:“传令全军,即刻搭建营寨,就地休整;火头军准备炊具,让将士们饱餐一顿,养精蓄锐;同时,传令兵务必严密监视四周,任何风吹草动都不可放过。”

“在此地扎营?”穆尔萨面露疑惑。

“正是此地!”张寒的回答坚定而有力。

“遵命!”穆尔萨领命而去,迅速传达命令。

………

夜幕降临。

篝火映照下的大军用过晚膳之后,随后在张寒的指挥下,悄无声息地从营寨中撤出,潜伏于四周,只留下一片由士兵与伪装成士兵的茅草人构成的虚张声势之景,静待燕军的到来。

然而,一夜寂静无声,燕军并未如预期般来袭。

张寒并未气馁,次日清晨,他率部悄然返回营寨,撤销伪装,继续休整。

期间,不少弩骑军因吸入烟雾而肺部受损,但在军医的精心治疗下,正逐步康复。

张寒清楚,战争非一蹴而就,他秉持着“稳”字诀,白天养精蓄锐,夜晚则布下天罗地网,静待燕军自投罗网。

他更加谨慎地选择行军路线,避免再次踏入敌军的伏击圈。

………

大燕,皇宫之中。

凤仪殿内。

风云变幻的消息如同狂风骤雨,瞬息间便席卷至女帝燕云儿的耳畔。

闻知慕容湮大将军所率雄师竟舍弃了战略要地恕城,燕云儿龙颜震怒,当即颁下御旨。

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慕容湮决策的严厉质询,追问其何以做出如此抉择。

却不曾想,慕容湮的回应却如同静水深流,仅以“以退为进,诱敌深/入”八字真言,轻轻拨开了女帝心头的疑云。

看着这八字箴言,令燕云儿若有所思,随即收敛了怒火,转而以沉稳之心,静待战局后续的波澜。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捷报传来,慕容湮将军以非凡之谋,令柳云歌大军遭受重创,伤亡之惨重,足以震撼朝野。

女帝闻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心中大石终得落地。朝堂之上,群臣亦是一片欢腾,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

丞相朱羽更是难掩激动之情,高声赞颂道:“陛下英明神武,洞察秋毫啊!”

“大将军慕容湮亦是智勇双全,不负圣望!此番退守恕城,实乃诱敌深/入之妙计,再以投石车之威猛、火烧树林之奇袭,连连破敌,令燕军折戟沉沙,损失惨重!”

“如此辉煌战绩,必将永载史册,光耀千秋!”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97825/97825682/141410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