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好像谁怂过似的
第一百七十三章 好像谁怂过似的
太子妃目光淡淡。
她也很好奇,很想听粮商心目中的平价粮食,平价到什么程度。
“那你们给本宫说说,你们心目中的粮食价格应该多少。”
太子妃一副仁德贤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模样。
各国粮商一怔。
他们没想到太子妃这么好糊弄,他们只是阐述苦衷,太子妃就心软了。
“娘娘,咱们心中的平抑价格是四十五钱一担。”
(奸商,还真敢狮子大开口。)
小家伙叶璇啃着脚丫子。
(娘,问问他们四十五钱一担的理由。)
“四十五钱一担?”太子妃神色淡淡。
她为刀俎,六国梁商为鱼肉。
他们已经是辱国之囚。
如果不是大儿特殊交代,说这帮粮商还有大用,以大乾律,太子妃完全可以下道懿旨,将他们手上粮食充公,所有人 流放到苦寒之地,做奴役。
“给本宫一个四十五钱一担的理由,能说服本宫,本宫便许你们这个价格。”
见太子妃这么好说话,根本不像沾满血腥的暴君,各国粮商的胆子大了起来。
“娘娘,咱们说的四十五钱一担是咱们在各国收的高价粮价,咱们经过长途跋涉,又经过暴民烧杀抢掠,折损了将近大半,咱们现在起码一百钱一担才能平抑咱们的亏空。”
“是啊娘娘,咱们早知道临沂这边这么凶险,通商环境这么恶劣,咱们怎么可能来大乾通商。”
(吔,这是蹬鼻子上脸,给他们脸了。)
小家伙叶璇咧着嘴笑,已然动了杀心。
六国粮商却是不知死活。
见太子妃沉默。
觉得太子妃软弱可欺,他们自然利益最大化了。
“娘娘作为一国之皇太子正妃娘娘,未来国母,娘娘得以德服人,大乾刁民泛滥,烧杀强掠,迫使咱们粮草损失大半,完全没有通商环境。”
“娘娘应该折价赔偿咱们。”
六国粮商这是做茶婊立牌坊。
他们是真当太子妃软弱可欺了。
(他们是当娘你好欺负娘,这是道德绑架啊!)
(娘,跟这些做茶婊立牌坊的奸商没什么好说的了,咱不装了,摊牌吧。)
(告诉他们两个方案,一是,四钱一石。)
(第二个方案是,六国粮商趁临沂大乱,买凶刺杀娘娘,刺杀皇室子嗣,与六国叛军里应外合,侵略大乾,六国粮商所有成员全部充军流放到大乾马场,粮草充公。)
太子妃毫不犹豫的将小家伙叶璇心声复刻了一遍。
“各位是想与本宫通商,还是想做犯夫,流放苦寒之地,从此与世隔绝?”
扑腾扑腾扑腾。
各国粮商瘫软在地上。
“娘娘,咱们上有老下有小……”
(六国大军压境,犯我大乾时,怎么不见他们说上有老下有小。)
(六国皇商逼迫娘时,怎么不见他们站出来替娘说上有老下有小呢?)
(六国战败,娘为刀俎,他们为鱼肉,这时的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了。)
(娘对这帮奸商不用客气,趁他们病要他们命。)
(娘先在他们两肋上插把刀,让他们生无可恋。)
(到他们感觉没有任何盼头的时候,咱在峰回路转。到那时他们会跪在娘面前千恩万谢,抱娘大腿,敬娘如神明。)
太子妃觉得大儿在天方夜谭。
各国粮商不恨死她,天天坐在家里骂她,她便要拜漫天神佛了。
太子妃神色淡淡,看向冯泽。
“宣本宫懿旨,六国粮商擢发难数,与六国叛军里应外合,企图侵占我大乾王朝,罪行累累,更是死不悔改,逼迫本宫,胁迫大乾皇室子孙,数罪并罚斩立决。”
各国粮商吓得魂飞魄散,下饺子一般跪倒,“娘娘饶命。”
“娘娘饶命啊!”
娘娘为刀俎,他们为鱼肉。
娘娘嘴大,他们嘴小。
娘娘杀他们只是一念之间的事。
“冯泽,宣本宫懿旨。”
“诺。”冯泽扯着阉割的嗓子喊道。
“娘娘懿旨,六国粮商擢发难数,罪行累累,图谋刺杀皇室子嗣,罪不可恕……”
“来人,将他们推到断头台,斩了。”
“啊!娘娘,罪民愿意四钱一石通兑手上粮食。”
“娘娘,罪民也愿意通兑手上粮食。”
“罪民愿意。”
“罪民也愿意。”
各国粮商磕头如捣蒜。
“哦?”太子妃目光淡淡。
“你们愿意通兑手上粮食了?”
“愿意愿意,咱们太愿意了。”
各国粮商迫不及待。
他们恨不得尽快卖掉手上粮食,拿了银票逃离这个鬼地方。
临沂城是他们这一生的伤。
这一辈子再也不来临沂通商了。
这一生一世都不与大乾通商了。
各国粮商惊弓之鸟。
他们迫不及待尽快离开临沂。
看着各国粮商诚惶诚恐的样子。
小家伙叶璇高兴的不要不要的,他手舞足蹈,咧着没牙的嘴笑。
(娘,他们的粮食娘都收了,粗略的估一下,一百万担粮食,按走水八十万担预付款。)
(咱们清一色四舍五入,尽快结束这场粮患,也好进入下一步通商环节。)
太子妃被大儿的心声一头雾水。
第一个是什么叫四舍五入。
再者,什么叫进入下一步通商环节。
难道她大儿还想与六国粮商通商吗?
恐怕打死他们,他们都不会再与大乾通商了。
嘿嘿。
(娘,打个赌呗?)
(娘赢了,娘让窝干什么窝干什么,做娘的乖宝宝。)
太子妃一喜。
她正愁呢,随着大儿成长,不知怎么管理大儿呢。
(娘,窝赢了,娘让我吃肉。)
(咱们就赌六国粮商会不会继续和咱们通商。)
(六国粮商和咱们继续通商,算窝赢。)
(六国粮商不和咱们通商,算娘赢。)
太子妃偷听小家伙心声,这给太子妃高兴的。
大儿准输没赢啊!
六国粮商恨死大乾了,他们运到临沂的粮食血本无归啊!
几乎全赔在临沂了。
四钱一石的粮食价格,本就折损了大半的大半,加上车马劳顿,人员开支,零元购,各国粮商可说把这一生的积蓄都赔在了大乾。
他们怎么可能再和大乾通商。
不知大儿敢不敢和娘拉勾盖钢印?
(娘这这话说的,好像谁怂过似的。)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97744/97744658/141412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