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670章 战争带来的机遇(第一更,求订阅)

第1670章 战争带来的机遇(第一更,求订阅)


责任,每一个都有属于自己的责任。

就在希亚为自己承担这个年龄不该有的责任,而满是无奈的时候,世界仍然以他自身的方式运转着。

5月23日纳赛尔又下令封闭了以色列的重要出海口蒂朗海峡。

在这个消息传出之后,石油价格应声而涨,之所以上涨,倒不是因为石油本身,而因为运费。

“中东战争不可避免的会爆发!”

在太平船舶工业公司的会议室内,朱万哲虽然在五年前就调任公司任副总经理,但是作船舶工业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他对船舶工业公司是非常关心的,以至于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就在第一时间来到这里。

“到时候运河肯定会关闭的,波斯湾的石油运输就会从苏伊士转向好望角,为了降低运输成本,他们肯定是需要超级油轮的。所以,你们要做好准备……”

话只说了一半,朱万哲就改口说道:

“并不仅仅只是准备,而是要着手建造超级油轮!”

超级油轮,正是诞生于太平船舶工业,从10万吨油轮到20万吨,再到30万吨油轮,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太平船舶工业公司一次又一次的创造了历史。

伴随着它的建成,也诞生了一个新名字:VLCC,也就是VERY  LARGE  CRUDE  CARRIER——即载重量在20~32万吨之间的油轮为超级油轮。

而这一切都是朱万哲在主持船舶工业公司时所取得的成就。

作为船舶工业公司的第一任经理,他不仅一手创办了这家企业,而且为企业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这个方向就是大型化!
当年在各国船舶制造业被美国战后淘汰的自由轮和胜利轮挤压的只能靠修船维持生计的时候,朱万哲作为船舶工业公司的经理,定了大型化方针。

所谓的大型化方针就是制造大型船舶。

从5万吨油轮到5万吨的散货船……一艘艘大型船舶的下水,不仅帮助太平船舶工业公司在世界船舶工业圈里打出了名声。

而且更低的运营成本也让船东们看到了船舶大型化的好处,尝到甜头的他们纷纷向公司递交了订单。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太平船舶工业公司的大发展。再加上集装箱船,滚装船等船舶的开发,过去的十几年中,太平船舶工业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造船企业。

但是,朱万哲的心里是有着遗憾的,他的遗憾是什么?
就是50万吨级的超级油轮!

和很多人一样,人生总是有遗憾的。当年在制定了研制超级油轮的方案时,朱万哲的终极目标就是50万吨级超级油轮。

“它的出现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全世界石油海运!”

但是很可惜。

尽管公司早就绘制出了图纸,但是那艘超级油轮一直停留在图纸上。

因为没有船东下订单。

哪怕就是婆罗洲航运公司,都没有下达订单。

因为他们压根儿就不需要。

别说是50万吨的超级油轮了,哪怕就是30万吨的超级油轮,市场需求也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不是为了利用超级邮轮从波斯湾湾向本土运输石油,航运公司甚至都不会采购这种油轮的,因为它无法通过输一次苏伊士运河。

事实上在超级油轮出现以来,除了10万t油轮可以用于向欧洲运输石油之外,包括20万t在内的超级油轮,基本上都是自产自销的。

也幸亏这些年石化产业和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sEA每年都需要进口上亿吨石油,所以对于超级油轮还是有一定需求的,但也就仅仅只是局限于此。

相比之下,欧洲对石油的需求更高,但是,苏伊士运河却限制了超级游轮的使用。

也正因如此,50万t超级油轮就成为了图纸上未完成的事业。

当然也成为了朱万哲最大的人生遗憾,而现在这场战争的爆发却让他看到了希望。

现在机会来了。

“经理,您是知道的,如果没有船东下单,我们现在贸然开工的话,造成的损失可能是难以估量的。”

哪怕朱万哲是老上级,哪怕是现在他已经是婆罗州公司的副总经理,但是作为船舶工业公司经理的张礼国仍然拒绝道:
“我们不能够因为一场没有爆发的战争就去揣测他的未来,然后贸然投资。

上一次战争就是因为运河被关闭,所以才导致了那场战争的爆发,现在埃及又怎么可能会关闭运河呢?”

面对下属的拒绝,朱万哲并没有恼火。
他站在张礼国的办公室内,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未来。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每一下都像是在敲打着时间的节拍。

“礼国,您有没有想过,这一次战争可能和上一次不太相同,第二次中东战争结束的时候,以色列根据和约把他们占领的西奈半岛交给了联合国。

他们以为只要有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存在,那么埃及就不可能越过联合国向以色列发起进攻。但我们都知道埃及已经把联合国和部队驱逐出了西奈半岛,并且接管了他们的防区。”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朱万哲语气中充满了讽刺。

“在埃及驱逐联合国维和部队,接管维和部队防区的时候,以色列向联合国提交了抗议,但有什么意义呢?

联合国除了发表一份不痛不痒的声明之外,什么用处都没有。这种情况下,这一次以色列占领了现代半岛,还有可能再把西奈半岛归还给埃及吗?

或者说把西奈半岛交给联合国,置于联合国的管控下,然后,等着埃及人下一次驱逐联合国维和部队吗?”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的语气虽然带着讽刺,但是难免的会带着些许感激,要不是因为他们的天真又怎么可能会有现在这个机会?

当然了,这种天真也只有一次而已,人们只会犯一次错误。

有了这一次错误之后,以色列的人是不会再犯错的,所以,他相信自己的判断。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接下来以色列人必定会占领整个西奈半岛。

张礼国眉头紧锁,似乎在努力理解朱万哲的话。

“经理,你是说,这一次以色列还会像上一次一样赢得战争,而且他们会彻底占领西奈半岛,是吗?“

朱万哲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声音却冷静而有力:
“是的,我相信这一次以色列一定还会取得胜利,而且在他们占领西南半岛之后,苏伊士运河就会变成战区,为了阻挡以色列的进攻,埃及人很有可能会在运河内布置水雷。

两国军队会隔着运河作战,到时候即便是国际运河公司再不愿意关闭运河,面对战火纷飞的战场以及潜在的危险,他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关闭运河。”

朱万哲的语气是非常肯定的,对于以色列的胜利他也没有任何怀疑,因为——以色列并不仅仅只有美国的支持。

“是的,一旦运河事实上被关闭之后,波斯湾的石油将不得不绕过好望角,行程增加,成本飙升,就会让世界航运市场对超级邮轮产生需求。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建造更大吨位的超级油轮,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机遇。“

张礼国神情依然是极其严肃的,他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总经理,您要知道,虽然这是一个机遇,但同样也有可能是危险。如果我们开始建造超级油轮,而局势的发展与您的意料有所出入,那么到时候,将会对公司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

朱万哲微微一笑,他的笑容里透着自信和远见,
“礼国,这不仅仅是机会,这是时代的选择。我们必须迅速行动,建造50万吨级的超级油轮,抢占市场的先机。就像当年我们之所以选择船舶的大型化一样,阁下指出这个方向的时候,我也曾经满心的疑惑——有那么多旧船,他们为什么还要选择我们的新船呢?”

看着张礼国,朱万哲又一次提及了旧事,说道:
“阁下说,方向——只要我们抓住了发展的方向,那么,我们就不会输的!

事实证明阁下当时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我们靠着制造大型船舶打入了国际市场,并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在这同样也是我们的机遇。”

张礼国深吸一口气,他的心里不禁回忆起了过去,当年公司在建造那些大型商船的时候,外界同样也是不干好的。

毕竟那个时候市场上充斥着美国淘汰的自由轮以及胜利轮。新船又怎么可能能卖的出去呢?

可仅仅只是几年之后,有的一切都改变了,几万吨甚至十几万吨的大型商船开始取代旧船,而太平船舶工业公司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之中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大船舶制造商。

“总经理,您的判断令人信服。我将立即组织团队,着手实施50万吨超级油轮的建造。“

两人握手,这一瞬间,朱万哲仿佛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毕竟,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坐着他的司机开的BMW汽车离开了船舶工业公司之后,朱万哲的嘴角上扬,他的脸上带着笑容。

“五十万吨……这才是真正的超级油轮啊!”

现在朱万哲甚至想约上两个朋友一起去餐厅,他准备去痛痛快快地喝上两杯。这时,他坐在车上,身子向后仰着,点燃了今晚的第一根雪茄。

当这个时候,他听到收音机里传出来的新闻——军方发言人宣布,他们的军事行动击毙400余名东非恐怖分子。

听着这个新闻,朱万哲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儿,自言自语道:
“这都多长时间了,东非问题居然还没有解决……”

(本章完)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94834/94834223/141397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