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第一百七十九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虽然现如今,汉王国四分五裂、群雄割据。
但民间绝大多数忠良之士,仍然还心系大汉,心系刘渐霖。
只是由于太子刘琦太过年幼,太后又并非巾帼之女,所以才一直隐世不出。
现如今,汉王国拜李默为车骑大将军,总领剿匪平叛的一切事宜。
这些民间高人自然都按捺不住,纷纷出山相助。
有的是为了辅佐李默再造大汉,有的则是想趁天下大乱的机会,建立一番功名。
数日来,李默每日都要接见十几拨贵客,招贤纳士无数。
其中最让他欣赏的,便是一个名叫陆昱晟的年轻人。
陆昱晟与李默年纪相仿,都还不到三十岁。
却智勇兼备,允文允武,是个不可多得之干才。
并且,陆家祖祖辈辈世居大汉疆土,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无比熟悉。
对于自己平叛剿逆大业来说,他的作用甚至比吕留良更大。
这日傍晚时分,李默和陆昱晟在后 庭赏花。
“陆先生,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李默指尖拈着一株残梅,淡淡开口。
陆昱晟毕恭毕敬点了点头:“将军但说无妨。”
“现如今,大褚的两州五郡虽已平定,却也让其他四方势力都有所警惕。”
李默轻嗅着梅花的芬芳,淡笑着问道,“对于这四路叛贼,我该以谁为首要之敌,采取何种收剿之策?”
“将军问得好。”
陆昱晟眯着眼睛思忖片刻,沉声道,“首先,这四路叛贼之中,最棘手的便是刘文。”
“刘文身为汉王国资历最老的王爷,深得一群老人的爱戴,威望不在刘琦太子之下。”
“并且据传闻说,此次他之所以能够翻身,是借助了外域魔煞族的力量。”
“倘若这个传言是真的,那他手中掌握的武力,胜过其他所有叛贼,甚至凌驾于将军之上。”
“所以,必须将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放在最后,以防过早地被硌掉牙齿。”
李默若有所思点了点头,面露几分忌惮之色。
关于外域之事,他自然也早有耳闻。
外域,是一个专门孕育怪物的地方,有着数不胜数的奇人怪杰,个个皆身怀异技。
而被称之为不详族落的魔煞族,便是其中最有名的怪物之一。
倘若刘文真的和他们勾结在一起,他的大文叛军便棘手得很了。
“此外,蔡家所扶持的大楚,短时间内也不可轻动。”
陆昱晟继续说道,“蔡家在汉王国根深蒂固,手眼通天,甚至可以派死士在夜间潜入皇宫,刺王杀驾。”
“并且,大楚名义上的国君刘凝,也就是刘渐霖殿下的堂弟,是个心智不全的痴傻之人。”
“可以说,整个大楚四洲十五郡,皆只是听蔡惟庸一人做主。”
“这双方势力内部关系极为融洽,彼此都没有矛盾。”
“将军想要效仿对付对付大褚,以用离间计破敌,并不可行。”
李默微笑着点了点头,陆昱晟这番话与他的想法完全不谋而合。
“所以依在下之见,将军眼下要做的,便是将大兴和大雲尽皆收入麾下。”
陆昱晟面露正色道,“这两大势力背后,分别是西域匈奴族和东海琉璃王朝。”
“若是不将他们尽早拔除,很有可能夜长梦多、迟则生变。”
这一番指点迷津,使得李默收益颇丰,摸着下巴认认真真思考起来。
他正思忖之际,展麟来到庭院,激动道,“陛下……啊不,将军!”
“有一位高人前来投奔,请陛下前去见一见吧!”
“高人?”
李默摇了摇头,沉声道,“朕这些时日来,已经见过太多高人,实在是没有耐心一一接见了。”
“你去帮我应付一下,让那位在军中担个职务,也算是不辜负他跑来一趟。”
“将军,你还是去看看吧!”
展麟却满脸欢喜,激动道,“这次来投奔的,不是别人。”
“正是于我们大漠王朝有大恩的沈教头!”
“什么?”
听闻此话,李默微微怔了怔,顿时忍不住心中一动。
陆昱晟惊讶道,“展统领所说的沈教头,莫非就是四大武狂之一的枪王沈达?”
“正是他!”
李默点了点头,欣然道,“没想到我总领剿匪示意,连沈教头都主动前来相助。”
“来,我现在便去见他!”
当即,李默离开后花园,随展麟一起直奔前殿而去。
殿内,果然是沈达坐在客椅之上,身边站着妹妹沈玲。
“陛下!”
见了李默,沈达立刻起身致意,抱拳笑道,“多日不见,陛下一向可好?”
“尚好,尚好。”
李默淡笑道,“沈教头,你有所不知。”
“我先前便已下令,只有我还在汉王国一日,所有人便要视我为大汉车骑将军,而非大漠天子。”
沈达点了点头,急忙改口道,“在下明白了,见过将军。”
李默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浓浓的欣赏之色。
“沈教头此番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听闻李将军受刘琦太子之旨意,肩负平叛剿匪之使命,现如今手下正是用人之际,沈某便不请自来。”
沈达郑重道,“某虽不才,愿仰仗生平之本领,做将军阵前一卒,鞍前马后。”
“为平定叛贼、收复大汉河山,尽一番绵薄之力。”
李默顿时面露赞许之色,忍不住连连点了点头。
沈达真不愧是四大武狂中,最为正直仗义、名望显赫的一代豪杰。
他的忠正贤良、侠肝义胆,几乎已经刻进骨子里。
盛世之时,便隐居民间,远离喧嚣,仗义疏财,扶危济困。
而当乱世之时,便立刻出山,仰自身之本领,挽社稷于危亡。
这才叫真正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本将军奉命收复大汉河山,麾下数十万精锐兵马,确实正急缺能统兵练兵的人才。”
李默郑重道,“当初大漠与东瀛之战,便是仰仗沈教头一己之力,擒获樱花雄正,一举平定东瀛,除了一心腹大患。”
“有沈教头手中一杆龙胆亮银枪在,叛贼必灭,大汉必兴!”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90762/90762467/141412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