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他张了张嘴,声音沙哑而干涩,仿若从干涩的喉咙中艰难挤出一般:

“陛下,我等既已沦为阶下囚,生死早已不由己。

只求陛下大发慈悲,可否给予我们一个痛快?”

言罢,他缓缓环顾四周,眼神在触及角落里自己的妻儿那绝望无助的目光时,微微一颤,心中似有万千钢针在刺。

“准!”

杨广大手潇洒一挥,在他眼中,经历了这场大战,那么多突厥人都已命丧黄泉。

如今这区区一两个,实在是不足为惜。

“多谢……”处罗可汗轻轻叹了一口气,那口气中饱含着无尽的沧桑与落寞。

紧接着,他微微仰头,用那沙哑的嗓音,唱出了自己生平最为喜欢的一首民歌——敕勒歌。

这首敕勒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

遥想当年,鲜卑贺六浑在玉璧之战,军心低落、士气萎靡之际,为了振奋军心、鼓舞士气,特意命人唱响此歌。

身为同样来自北方的民族,处罗可汗对这首歌情有独钟。

处罗可汗也曾怀揣雄心壮志,畅想有朝一日,突厥能如同鲜卑人创建北魏那般,入主中原,建立不世之功。

可叹世事无常,理想与现实之间仿若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如今,他连那雁门之地都未曾踏入,东突厥便已在隋朝的铁骑之下遭受了灭顶之灾。

所有的憧憬与抱负,都随着这场惨败化为泡影,徒留一声长叹,消散在这大帐之中。

在处罗可汗那沙哑而沧桑的歌声缓缓流淌之际,颉利可汗也强忍着满心的屈辱,在一旁僵硬地扭动起身躯。

他的动作毫无美感可言,甚至可以说是难看至极,步伐凌乱,肢体也不协调,活像一只被困在牢笼中、被逼无奈进行表演的困兽。

然而,在隋朝一众将领的眼中,这场面却远比寻常女子跳舞要有意思得多。

毕竟,眼前这位正在“献丑”的,可是曾经统领一方、不可一世的突厥可汗,其身份地位非比寻常。

如今却沦落到这般田地,为他们表演助兴,这种巨大的反差所带来的新奇感与满足感,让他们看得津津有味。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处罗可汗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首熟悉的歌谣,他那沙哑的嗓音仿佛被岁月与苦难磨砺过一般。

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无尽的悲伤与壮烈,将歌曲中原本描绘的壮美草原风光,唱出了别样的悲壮韵味。

在武信等隋朝将领听来,这首传唱已久的歌曲,勾勒出的是北方少年们纵马驰骋、意气风发,挥剑攻伐、逐鹿天下的豪迈画面。

那是属于勇士的战歌,是胜利的号角。

可对于处罗可汗而言,此刻他心中涌动的,却是无尽的遗憾与不甘。

他唱的是自己未竟的大业,是壮志难酬的悲凉,是眼睁睁看着突厥走向覆灭却无能为力的绝望。

每一句歌词,都像是一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

也让这首原本欢快的草原牧歌,变成了一曲为突厥命运奏响的挽歌,在大帐之中久久回荡,让听者无不心生感慨。

武信悄然侧目,目光落在听得入神的杨广身上。

在悠扬又悲怆的歌声里,他竟发觉杨广的周身隐隐散发出一种英雄迟暮的气息。

这些年,杨广南征北战、大兴土木,为了心中的宏图霸业折腾不休,岁月的痕迹早已悄然爬上他的脸庞。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90378/90378418/201338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