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开局假太监:禁欲皇帝竟是女儿身 > 第62章 难免伤了民气!

第62章 难免伤了民气!


第六十二章  难免伤了民气!

赵程涵被问蒙了:“你说啥?我没有这个意思啊!”

夏羽反驳:“不,你潜意识里有这个意思!”

“潜意识是什么?”赵程涵不解。

夏羽懒得解释,反问赵程涵:“当兵是能保家卫国,但当医生也能治病救人!你觉得治病救人,就不能给国家作贡献吗?”

“肯、肯定不是啊。”

“那你凭什么绑架我,说我一个行医的要去当兵?你凭什么让一个救人的,去战场上杀人?”

“我们杀的是敌人!又不是滥杀无辜!”赵程涵辩解。

“行了,我要开工了,赵将军请回吧。”夏羽准备送客。

“你们读书的,一说话就掉书袋,我又接不来茬,”赵程涵有些委屈,“我又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你身手挺好,比起在外面练野路子,不如来军营里练,这样提升才更快嘛。”

“我就爱练野路子,不想去专门练,这个回答赵将军可满意?”

“我”赵程涵又要说什么,一个妇人来到了医馆门口。

“大娘,您是要来看病吗?”夏羽立刻换上了职业性微笑。

大娘指了指自己的嘴:

“我,我的牙,疼死了。”

“您请进,我马上帮您看看。”夏羽扶着妇人走进医馆。

夏羽开始看病,把赵程涵晾在一边。

赵程涵见医馆门口排队的人陆陆续续多了起来,夏羽肯定是没工夫跟她搭话了,只好叹了口气离开。

看着赵程涵失落的背影,夏羽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她可能真的没有恶意,我刚才说话是不是太过分了?

但是刚给老妇人开完药,下一个老伯就来了。

夏羽没有工夫想其他,继续忙活手上的工作。

医馆解封后第一天开业,前来求诊的病人还是很多。

夏羽有些庆幸,看来医馆被查封的事件并没有让他在老百姓中的风评受到太大影响。

我平时做出的努力没有白费。

大家还是信任我的嘛。

忙了一天,晚上他正要贴出打烊招牌的时候,林天来了。

“夏大夫,陛下有急事。”

“什么事?”夏羽问。

“雨季来了,天下南涝北旱严重,各地的奏折尽是灾报,满朝文武都想不出办法,陛下正在为此发愁呢。”

“南涝北旱?”

“陛下想问问您,有没有什么办法。”林天道。

夏羽眼前一亮。

南涝北旱,对古代人而言,当然棘手。

面对自然灾害,他们落后的生产力,自然起不到很大作用。

但在二十一世纪,已经有了各种有效的途径来缓解灾害。

还好,中学地理课本上的那些知识,他还没有忘干净!

他铺好纸笔,立刻写了一些方案出来。

首先,是针对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而言。在南方修建堤坝,以防止洪水决堤。

第二条,是开渠引水。所谓堵不如疏,拓宽河道,把江河里的洪水引到其他支流,减少洪水对河道周围土地的冲击。

第三条,针对北方的旱灾,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为了防止官员中饱私囊,需要选择可信的官员来监督灾款地理流动。

就是治灾方案的重点,南水北调。顾名思义,也就是将南方丰沛的水资源调用到北方干旱缺水的地区。

一是在南方修建水库,“高建低放”。

二是将南方的水利用地势差,引入北方的河流。

看,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我可真是个天才!

皇帝看到我提到的这么周全的方案,肯定赞不绝口。

他满意地打量一眼,把方案写好交给林天,林天又把方案带给了皇帝。

皇帝上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夏羽写的方案念了出来。

读到前三点时,大臣们还没有什么反应。

当皇帝读到第四点“南水北调”,不少大臣的表情开始不对劲。

“……这是一位民间大夫给出的建议,诸位爱卿讨论讨论,看看是否可行。无论赞同反对,都可以提出来。”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大家都对“南水北调”这个方案感到不可思议。

户部尚书首先站了出来:“陛下,这‘南水北调’实在荒谬。他难道不知道,挖一条水渠,要浪费多少人力吗?”

另一个大臣也赞同户部尚书:“是啊,把南方的水运到北方,想想就不合理。难道臣觉得自己的腿太肥,手臂太瘦,还能把臣的腿肉割了安到手臂上吗?”

那个大臣说完,附近顿时爆发出一阵笑声。

“是啊,想想就觉得荒诞至极!”

“这个提方案的人是谁,但凡上过一年私塾,都不可能想出这么荒唐的玩意!”

大臣里有的认真提建议,有的抖机灵,但中心思想无非都是——反对南水北调方案。

皇帝听得很是头疼,这些官员讨论问题从来不会抓重点,他们考虑的不是这个方案的实际效果。

而是都抓着预算、人力、执行难度的问题。

虽然这些问题也不是不能提,但是所有人都口风一致地,抓着这件事情不放。

似乎担心自己不小心就成为那个异类。

完全没有一点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还一点也不愿意接受新的东西。

“陛下,前三种方案臣没什么意见,但第四种方案,陛下可万万不要考虑啊。”

“前朝遇到这样的灾害,都是修修堤坝,赈赈灾,这么多年都这样过来了。陛下若是要大动干戈,难免会伤了民气!”

“陛下,请三思啊!”

大臣们一致地表示反对南水北调,好像皇帝已经拍板,决定采用这个策略一样。

皇帝看着这些大臣,越来越烦。

这些人一天天跟她叫板,以后她稳固了地位,定要好好整顿一番朝堂风气!

“诸位爱卿为赈灾着想,有反对意见很正常。但诸位要明白,凡事皆有两面,诸位爱卿提到,南水北调风险太大。但朕以为,此方案虽风险大,但最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南涝北旱的问题,并且能长久改善北方的干旱现象。朕宣这个民间郎中上来,让他跟你们讨论吧。”

“宣,民间郎中夏羽觐见——”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87538/87538817/141413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