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傻乎乎的徐辉祖

第一百七十四章 傻乎乎的徐辉祖


  长安城内,徐妙云担忧的看着京城方向。
“今日过后,大哥怕是要恨死我这个妹妹了。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
黄易拉着夫人的手劝道:“放心吧夫人,一时不理解没什么,早晚他会明白的。”
“不跟他私下里见面,是不想落人口实,其实是在变相保护他。否则以老朱的性格,但凡他跟你说过一句悄悄话,就会引起皇帝的猜忌,回去绝对不好过。”
“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呵斥了他,明面上跟徐家断了一切往来,闹得越狠,徐家越安全。”
徐妙云点了点头:“好在还有妙清在顺天府,她是朱家儿媳妇,想来皇帝不会太为难徐家。”
黄易笑着摆手道:“你错了夫人,皇帝不会因为一个儿媳妇就信任谁的。徐家的安全靠我们,我们越强大,徐家就越安全。”
什么???
“这怎么解释?皇帝如果派兵来攻打,会不会拿徐家开刀?”徐妙云有些不理解。
黄易解释道:“拿徐家开刀?那是对一般人。对我们不行,皇帝狠忌惮我,也知道我的本事,所以在不能万无一失把握的时候,他是不会动徐家的。”
“因为他知道,只要我不死,就会找他复仇。世上是徐家子弟多?还是朱家子弟多?”
“他派兵十万二十万过来围剿关中,属于公事,但如果敢以公谋私,拿徐家当替罪羊,呵呵,除非他想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子一个个死光。”
听着丈夫冷冽的语气,徐妙云攥紧了右手,但愿夫君能算准吧。
……
如果说世上谁最了解皇帝,除了已故的马皇后,在世的可能只有两个人——汤和、黄易。哪怕是皇帝的贴身护卫二虎都不行。
徐辉祖灰头土脸的回到了京城,负荆请罪来到皇宫大殿。
皇帝没有为难,而是当着百官的面召见了他。
“陛下,微臣有罪,未能劝降对方。”
老朱摆手说道:“朕是让你去招安,不是去劝降,说说详细情况。”
徐辉祖认真的说道:“陛下,君臣父子古之大义,岂能乱了章程?舍妹不懂事,犯下大错,您能允许她投降认错,已经是皇恩浩荡的,当然应该是招降,不是招安。”
嘿……这徐辉祖倒是拍的一手好马屁。
甚至有人直接站出来捧场:徐家果然满门忠良!
满门忠良?那徐妙云现在可是自立为王的关中大都督。
“这么说,你是用错了态度?没有跟他们讲明朕的意思?所以失败而回?”老朱有些不悦。
徐辉祖摇头道:“臣好言相劝,跟他们讲明了陛下的仁慈……”
随即他把会谈的事详细说了一遍,听到是被当场轰了出来,不少武将纷纷站出来请战:“陛下,如此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他们太放肆了,末将请战,势必踏平关中,擒回敌首!”
老朱沉默片刻,似乎是做戏做足了,又似乎是觉得火候到了,于是点头应下,“既然如此,那就打吧。可惜了,因为两个小辈,又要死伤多少无辜儿郎的性命。”
“行了,徐爱卿一路辛苦,你也尽力了,关中的事跟你没关系,你且回去休息吧。”
徐辉祖甚至主动提出参军作战,皇帝都没有答应,表现得十分仁慈。
事后老朱找副使过来询问详细经过,得知徐辉祖没有半字隐瞒,老朱这才点了点头。可惜徐达这个儿子太废物,让他探听一下关中的布防,最后却一无所获,还不如锦衣卫埋的暗线呢。
于此同时,远在北方的燕王朱棣也听说了关中自立的事。
急得他当场就要带人奔赴长安劝降。
燕王妃徐妙清死命拽住,军师道衍和尚也力劝燕王装作不知道。
“太子大哥临终前特意叮嘱,让我一定维护好跟逍遥侯的关系,说他关系到大明未来百年国运。没想到这才两年时间,竟然发展到这般境地?”
“当初母后不在了,父皇把二哥送回关中,我就劝过他,可惜最后还是出了问题。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父皇一定要把两个水火不容之人放在一起呢?”
听着朱棣的抱怨,道衍和尚叹息道:“燕王殿下,您还没明白吗?陛下虽然老了,但却从来都不糊涂,他为什么故意把两个人放在一起?不是秦王要对付逍遥侯,其实是陛下要对付逍遥侯,秦王只是一颗棋子。”
什么???
为什么?
朱棣先是惊讶,随即苦笑起来,“看来大哥有猜对了,父皇疑心一起,就不会再信任了。哪怕有大哥的遗愿在前,他还是会一意孤行。在父皇心里,逍遥侯不是未来,而是心腹大患。”
可是……
道衍和尚按住了他的手:“殿下,孰是孰非,现在已然有了公断。”
“关中一夜之间改旗易帜,恰恰证明了逍遥侯的确心怀反意,陛下的猜测是正确的。”
“所以你现在去劝和?无论是去长安,还是去京城劝陛下,都是在引火烧身。现在谁替逍遥侯说话,谁就是大明的敌人。”
燕王朱棣皱眉道:“不可能,逍遥侯这个人我们都见过,甚至可以说相当了解,他不可能心怀反意。”
道衍和尚苦笑道:“殿下,当年桃花医馆的黄神医,当年的逍遥侯,的确是心怀天下,仁心仁术,不会有半点私心。”
“可现在事实俱在,我们不能再抱有幻想了。”
“如果太子殿下尚在,我想,侯爷是不会反叛的。之前的五年隐居就是明证。”
“可惜了,现在谁都看得出来,为了今日,侯爷在关中做了许多布局手段,至少需要三年到五年,否则不会让整个关中都追随他。”
燕王妃追问道:“军师,姐夫和姐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纯粹是为了报仇吗?”
道衍和尚沉默了,燕王朱棣挥退了所有下人。
和尚这才开口,“当年,秦王打断侯爷的四肢,听说侯爷身上没有半点好地方,在秦王府地牢,秦王压根就没准备让侯爷活着出来。”
“从这一天开始,二人就是生死大仇!”
“侯爷这个人,看似谦谦君子,实则暗藏锋芒,如果报仇动手,绝不手软,哪怕是天子也绝不放过。”
“但如果说因为一己私很久带动整个关中反叛,我是不信的。”
朱棣有些糊涂了,“和尚,说清楚点,你这么解释前后矛盾了。既然不是为报仇,那他们为何要反叛呢?”
道衍和尚认真的说道:“是为了自保!”
自保?
朱棣夫妇没明白。
和尚解释道:“如果单纯为了找秦王报仇,以侯爷的本事,秦王早就被刺杀了,甚至能够神不知鬼不觉,陛下查都查不到侯爷身上。”
“所以绝对不是为了一己私恨。”
“之所以要反叛,甚至调动整个关中势力来对抗,那是因为现在他的敌人不是秦王,而是皇帝对他们动了杀心。”
“太子活着的时候,有太子夹在中间,双方都不会动手,可惜太子英年早逝,天不佑大明!”
“想在皇帝手里活下来,寻常江湖势力根本做不到,只有两条路:投敌北元,或者自立为王!”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86064/86064338/498086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