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

宫中。

朱标来到朱元璋面前,行礼道:

“父皇,儿臣听闻,常茂跪在午门外,负荆请罪。

此事应是陆知白的主意,儿臣原以为常茂不会照做,未想到他竟真能如此!”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面沉似水,目光深邃而冷冽。

他微微眯起双眼,冷冷地说道:

“哼,这小子若真想让咱原谅他的罪过,可没那么容易。

他以往的种种劣迹,咱可都记在心里!”

朱标点头应道:

“父皇所言极是,不过,儿臣觉得,若他真能改过,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儿臣想起三国时的吴下阿蒙,昔日一介武夫,后经苦读,令人刮目相看。

常茂若能如此,亦可为我朝之幸啊。”

朱元璋冷哼一声,语气中透着一丝不屑:

“那也得看他有无此等决心和毅力。

现在背几根荆条,就想感动咱吗?莫不是做做样子,想蒙混过关?”

朱标思索了片刻,愿意成人之美,道:

“常茂如今比起以往,已是带有进步,儿臣愿为他作保,还请父皇再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

朱元璋沉默片刻,说:

“今儿个广智侯可进宫了?叫他来问话。”

陆知白今天自然也是过来了,不久之后就从工部来到武英殿。

朱元璋开门见山地问道:

“常茂那小子改正的情况如何?他是否真的知罪了,想要悔改?

这一出负荆请罪,不会是苦肉计吧?咱看,八成是你想出来的主意!”

陆知白拱手,躬身解释道:

“陛下明鉴,郑国公此次确是真心悔悟,绝非作伪,也并非什么计谋。

儿臣只是略加劝导,郑国公良知未泯,想通了陛下和岳父对他的爱护,对以往作为羞愧难当,决心像周处一样洗心革面……”

朱元璋微微一怔,倒是乐了:

“周处除三害……这倒确实是个教育人的好故事。”

随即他神色稍缓,说道:

“你竟能让那混小子有如此觉悟,咱果然没有看错你。

你做得不错,若常茂能真正改过,你功不可没。

往后,还要多多督促于他,莫要让他半途而废!”

陆知白连连点头,应声道:

“陛下放心,儿臣定会督促郑国公,绝不懈怠。”

对答间,陆知白不经意地瞥了一眼桌上的奏疏。

虽是倒着的,但思量片刻,便反应过来是有“郭桓”的字样。

陆知白心中微微一凛,难道郭桓要开始倒霉了?

正在想要不要再偷瞄一眼,老朱又打开了一本奏疏开始批,盖在上面,摆手说:

“好啦,也没什么事,咱马上传个口谕,叫那小子好好读书。

你就接着带带他……还有什么事吗?”

陆知白便道:

“明日,乃是端午佳节,儿臣能否将陆清嵘带回家过节……”

毕竟是三四岁的娃儿,朱元璋也没有太苛刻,道:

“无妨,带回去吧。”

……

常茂在午门外跪到半上午,膝盖早已麻木得失去知觉,却仍不见朱元璋召见。

有些人从他附近走过时,发出细微的响动,甚至是笑声。

常茂都觉得,是不是在嘲笑自己?

还有一些武将跟他关系好,故意轻咳一声,逗他抬头来看。

正是仲夏,天气也渐渐热起来,灼热的阳光照在身上。

后来常茂干脆就闭上眼,焦灼烦躁的等待着,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好在陆知白早就跟他说过,这件事只是表达自己的诚意,不能强迫陛下因此就原谅他!

就连几个亲王犯错的时候也是足足跪了大半天,加一整夜的。

“咳~”

常茂睁开眼,就看见陆知白牵着一个背书包的小孩走来,顿时双目大亮,如见救星。

陆知白踱步走过来,停下,压低声音与常茂交谈起来。

他悄悄从袖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常茂。

常茂接过苹果,张口就咬,三口就吃完了,边嚼边含糊不清地问道:

“陛下……怎么说?”

陆知白眉头微皱,轻声说道:

“让你好好读书。你莫要心急,也别再惹事。

最近,宫里怕是又要发生大案了……”

常茂一惊,顿时想起了几年前的胡惟庸案。如今回想起来也感到后怕,忙问道:

“跟我可有关系?”

陆知白摇头道:

“与你无关,你只管做好自己的事。”

这时,一名宦官迈着匆匆的步伐赶来,尖着嗓子宣读了一条口谕:

“郑国公诚心悔过,咱心甚慰。然改过非一日之功,回去后好好读书,每月考核功课!莫要辜负咱的期望。”

宦官又赔着笑脸说:

“陛下赏赐了郑国公一批书籍,待会儿就送到国公府上……”

常茂如蒙大赦,叩头谢恩,声音洪亮:

“谢陛下!臣一定好好读书!”

陆知白倒有些不服了。

凭什么他只跪了一个上午?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83074/83074498/197895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