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0章


南河是人口大省,公交车的需求量也更大,还有许多各地市通向县城,县城通向乡镇的短途客运车。

十年前省里曾换过一大批,那时候嵩山客车就是靠着这份订单壮大的。

现在年限也也差不多了,张恪清想着各地市肯定有更换的需求,这份订单要是能给嵩山客车,就一定能帮嵩山客车重新崛起。

向洋微微皱眉:“郑城还有宇通客车的分厂,这家企业当初是陈栋邦通知招商引资过来的,那时候他就做出过承诺,会对宇通客车和嵩山客车一视同仁,省内的客车采购都会公开招标,公平竞争。”

现在张恪清想要全省的公交车订单,那就违背了当初招商引资的承诺,会降低南河政府的信誉,对以后的招商引资可不利。

他们可还想招商引资积电公司这样的行业巨头呢,如果曝出这种情况,积电公司就算是在内地投资,也绝对不会考虑郑城,甚至不会考虑南河省。

再说郑城的日产公司,还有郑城轻汽公司,也都有客车的生产线。

之前虽然南河有地方保护,但也都是将所有的订单让这四家企业来分。

这四家企业中,宇通汽车的客车销量已经是国内的行业龙头,性能也是最好的,售后服务也最好。

轻汽公司的价格最便宜,但只能生产中小型的客车,作为公交车不太合适,但作为通乡的客车很受欢迎。

日产公司也主要做中小型的客车,因为竞争不过宇通,他们的重点还是乘用车。

嵩山客车之前还不错,但谁也没想到这些年下滑这么快,企业战略上屡次出现严重失误,错过了好几次机会。

张恪清忽然说道:“向书记,那就公开招标,对价格做出一些限制,我保证嵩山客车能够脱颖而出。”

向洋盯着张恪清:“你想让市里多给补贴?这样做很不公平,其他公司也一定会投诉。”

张恪清摇着头:“向书记,我没打算额外给嵩山客车补贴,靠着补贴来提升利润,这不是长久之计。”

“嵩山客车的问题很严重,技术不足,产能不足,品牌影响力大幅下滑,销售能力也大幅下滑。”

“现在有补贴,看似能盈利,但等到上头的补贴减少,省市的补贴消失,还是要陷入亏损,所以必须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我的想法是让嵩山客车彻底转型,不再生产那些不太好卖的零部件,而是改为从日产公司、宇通公司等采购,合并市里的轻汽公司,组建为嵩山汽车公司。”

“结合两个车企的技术优势,加上其他车企的技术优势,从而降低嵩山客车的生产成本,完成降本增效。”

“这样同时还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让两家国资的企业不必内部竞争,可以一致对外。”

向洋看着张恪清:“你想让郑城的两家国资车企合并?合并之后,真的能降低生产成本?职工们能愿意吗?”

现在嵩山客车的管理层进去了一半,让郑城轻汽的干部来管倒是也行,本来郑城轻汽就没有什么品牌优势,起码还能保住嵩山客车的品牌。

可是两家车企有不少业务重合的地方,这么改变要是失败了,到时候要破产的可就不是一家企业的三千职工,而是两家企业的接近五千职工。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81814/81814672/182767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