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明最强崇祯帝 > 第59章 大朝争(一)

第59章 大朝争(一)


  孙承宗是两任帝师,三朝元老,很有威信。
“请老夫子具体谈谈。”
孙承宗慨然而说道:“打仗,表面上是将士们阵前搏杀,可说到底打得却是钱粮。有了钱粮才能募兵,才能打造兵器,修筑城防,铺设驰道,训练士卒。”
“说的好,一针见血,财政凋敝是国之大害。兵部,九边将士还欠饷多少?”朱由检点头称是。
兵部李邦华跪拜,道:“自天启年间开始,九边缺饷已成常态,拖欠一两个月到五六年的不一而足,有些偏远坞堡的将士甚至到了变卖兵器,卖儿卖女的地步了。因为缺饷,从天启年间开始,闹饷的哗变就此起彼伏,没有停息。”
“户部,怎么会出现拖欠饷银的事情?”
“陛下,这也不能怪户部呀。自万历年间开始,朝廷对外征伐日渐频繁,军费巨大,万历朝三大征战,几乎把国库掏空了。不仅如此,宗室繁盛,可消耗巨大,从天启三年开始,朝廷每年收入不过两千万两,可是宗禄就需要一千五百万两,剩下的五百万两还需要支付朝廷各项开始。还有,天……”说到这里,户部突然缄口不言。
朱由检看着好像,道:“天什么?你不敢说?朕来替你说?天子用度靡费,修宫殿,造园林,选秀女,大婚、祭天等等不一而足,哪一笔不是巨大开销?”
“臣有罪。”户部跪拜,五体投地。
“朕看还不仅如此,朕来问你,太祖时候,天下多少耕地?如今天下多少耕地?”
“共有官民田土11618948顷余,是太祖时期的2倍。”
“太祖时期有多少百姓?如今有多少百姓?”
“洪武26年,1065万2870户,  6054万5812人。万历6年,1062万1436户  6069万2856人。”
“哈哈哈,好,这就有意思了,我大明牧养百姓二百余年,人口居然只增长了10万人,土地翻了两倍,这样说来,我朝应该百姓丰衣足食才对,可是怎么到了连朕的将士们都缺衣少食了?粮食到哪里去了?”
“这?”户部不敢说下去了。
“你们不敢说?朕来说。如今之天下,官绅豪强藩王所占有之土地十之七八,而百姓所占之土地十之二三,占据土地十之七八的是不用纳税的,不但不用纳税,每年还要向朝廷索要粮饷,宗禄,补贴,奖赏,这些都从哪里出?就是从这占有土地十之二三的贫苦百姓中出,是从那些没有土地的佃户头上刮。佃户辛苦劳作一年,六成的粮食交给地主,两成的粮食交了人头税,剩下两成仅够糊口,如果再来写杂役、摊派、生病等,则只好向富户借贷,借贷也是很厉害,九出十三归。”
“户部,什么叫九出十三归?”
“这……”
“你不知道?还是你也如此盘剥百姓?”
“臣万死不敢,所谓九出十三归是指借贷10钱,月息就是1钱,每个月需要纳息1元;但出借10钱的,则只付出9钱,这就是“九出”;借贷的人还钱的时候,却要加收三个月的利息3钱,共收13钱,所以称为“十三归。借粮食亦然。”
“听到没有,这哪里是借贷?这是重利盘剥?如此盘剥,百姓怎么能不反?也就是说,某些缙绅、宗室、藩王对上朝朕要银钱,对下重利盘剥百姓,把百姓逼得没有活路,反了,朕还得用朝廷的钱去为他们擦屁股,朝廷没钱怎么办?加税,加谁的税,自然还是那占有土地十之一二贫苦百姓,如此百姓更加贫困,没有生路,安能不反?”
“臣等有罪!”朱由检越说越生气,最后拍案而起,众文武纷纷下跪请罪。
“臣不要你们请罪,朕要你们纳税。朕也不要你们重税,朕只要你们交百姓一般的税就好,朕要拿着这些钱去养兵、去养民、去救灾、去平叛,去守住你们的家业呀,你们愿意吗?”
“臣等有罪。”
朱由检挥挥手,道:“圣人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韩相,圣人的话,对不对?”
韩爌哪敢说圣人说错了?“圣贤教导,自然是对。”
“好,那就按照圣人意思办,传旨,从崇祯二年起,凡土地不足50亩的户,不再纳税,超过50亩的不足,500百亩,缴纳7%的税,超过500亩,不足1000亩的征收10%,超过1000亩不到5000亩,征收20%,超过5000亩不到10000亩,征收30%,超过1万亩不到5万亩征收40%,超过5万亩不到10万亩征收45%,超过10万亩,不到20万亩,征收50%的税,20万亩以上,征收55%。”
“陛下,如此征税,岂不是杀富济贫?与盗匪何异?”一个文臣站出,大声疾呼。
朱由检冷笑一声,“超过20万亩的能有几人?也不过是征收了55%的税,你要知道,如今百姓的负担何止55%,已经达到了80%以上,也不曾见你这谦谦君子,高呼为为民请命的仁人志士,为百姓说一句话!你的良心都用在谄媚权贵了吧!”
朱由检的话已经说的很重,这就是指着鼻子骂他奴颜婢膝。
“陛下,臣是支持的,可是如此巨变恐怕会生出乱子。”韩爌表示担忧。
“乱子?难道如今大明乱子还少吗?”
“陛下,百姓困苦,恐怕只减免赋税是不行的,赋税虽重,也远不如地租重,如今天下百姓七成都是无地少地的佃户,他们真的负担是地租而不是赋税。”牛金星慨然说道。
“牛阁老,此言差矣。”左都御史大声反馈,道:“地主苦心经营才的尺寸之地,租借给那些泥腿子,他们不过是出了点苦力而已,难道还想拿大头?我请问,哪有伙计比东家拿的钱多的道理?”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文官的舆论力量是牛逼的。
“哈哈哈。”牛金星放声大笑,道:“左都御史不愧是两榜进士,科举榜眼,果然诡辩滔滔。”
“无礼。”左都御史怒视。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81076/81076414/497383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