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多金坊的舞魁步金台姑娘,美得让人茶饭不思。
有人评论:是个人见了步金台,就该心无旁骛瞧着她的舞蹈,看她白鞋袜在金粉上扫出罗尘,只有金元宝这种最俗气的东西才能衬得出步金台的仙气。
所以年轻气盛的公子见了步金台,一不小心把元宝扔出了窗外,大家都会笑笑,表示这不打紧。
若是砸了人……那就得另当别论了。
颜苏子是个例外,谁叫她命犯五行,偏偏走到多金坊下头挨着送给步金台姑娘的金元宝来打。
索性这里没人知道她是颜苏子,她就可以正大光明地把错往别人身上推:也是,随便扔东西本来就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就算是扔了钱……颜苏子笑而不语:身为富可敌国的颜氏长女,她缺这么点金元宝?
多金坊内,传来快步急行的声音,一双骨骼分明的手拿着一把折扇,挑开了多金坊窗上围绕的红帘帷幕。
颀长如松的美男子急切地探出头来,他往下看,有着极其浓秀的眉形此刻皱的颇紧。
“幼弟顽劣,砸到姑娘了?”
美男子问。
用手帕捂着额角上的伤口,颜苏子本来嘴角一丝讽刺的暗笑,正想拿着这锭元宝趾高气昂去讨个说法,结果见了这个美男子的一瞬间就觉得自己蔫了气焰。
出身名门的纨绔子弟们经常出没在海东区是件平常的事情,常有人对贫民少女讲:你要是有点姿色,又想要嫁为豪门妾,那在海东的夜市走走,提着一盏莲花灯闭上眼睛随便往街上一撞,保不齐就碰上个出身清贵,相貌端庄的少年郎。
颜苏子小时候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为什么随便一撞就能撞出美少年来,她虽然从小生在即墨城,但是自从十二岁那年开始遭遇五行劫后,就很少出门。这么多年过去了,都记不清小时候走过的路了,自然也不知道那些小时候掉光了门牙的小公子们现在都长成了什么样子。
今日,她被砸破了脑袋,果然开了灵光。
那个美男子看见了颜苏子额头上的伤,眉头越皱越紧,他回头朝着多金坊里道了一声:“姑娘先别动,我先找人替姑娘包扎伤口。”
颜苏子的脸一下子有点红,说白了在街上的男子们长得好看的也不算少,毕竟平朝是个好美色的国家,从他们狂热推崇色泽分明的妆面和辞藻里就能看得出来,平朝人民爱美并且审美之高,着实让人惊叹。比如皇帝的爱女——神都公主乃惊世佳人,子民们就会大呼这位公主是平朝之神,恨不得把公主的样貌临摹下来,挂在堂前供上香。
今日见到的这位,让颜苏子的心潮略微澎湃。美男子朝她淡淡笑了笑,风度自天生。
一群侍女从多金坊里下来,观察了一会儿伤口后觉得这伤砸的吓人,那么深一道来,差一点就要砸到太阳穴了,实在是大难不死的命。
颜苏子觉得在大街上被一群人围着挺丢脸。又想到了自己的五行劫,这算是终于又过了一劫吧。颜苏子想:若是自己刚才死于被金子砸死,也算即墨城一桩奇闻。富可敌国的颜氏一族长女颜苏子,猝于金子砸死,她实在丢不起这个人。
多金坊的舞娘们建议颜苏子到内坊来,她们先包扎止了血。
小丫鬟急忙挡过去:“不行,我家姑娘家世清白,怎么能到你们那儿脂粉气浓的地儿,平白惹了污秽。”
多金坊的舞娘们停了手,面面相觑,神情复杂。颜苏子也是很尴尬,她平日里也知道要与红尘女子少沾染,但人家好心来为自己处理伤口,自己家的小丫鬟还出口伤人。她感觉有些微醺。
“姑娘莫怕。”楼上那位俊丽的美男子撑着窗扉探出了一半身子,他淡淡道,“多金坊以雅艺为招牌,从不做些下三滥的事情。在下子桑仪,乃五皇子博阳王,愿以名誉担保。”
此话一出,颜苏子赶紧拿扇子扇风压压惊。
从十二岁开始,颜苏子便很少迈出颜府一步。和她同样年龄的世家小姐们都在即墨城的朱瓦高门里穿着典雅衣衫赴宴论茶,与诸位年轻的皇亲相交甚好的时候,她还只能在自己房间里默默绣花。
对于即墨城之外的消息都不灵通的她,自然也没见过这些年少的皇子们,更没听说过这座多金坊的来历。
原来这座多金坊是五年前建立的,当时是招待沙国使节的行宫,所以才会有诸多西域的风格。后来平朝与沙国开战后,这座行宫就被颁布建立为行艺馆,凡是名门贵族皆可进去一观,后来就成为宫廷乐班和艺班子的教坊。只不过因为四周的花街比较多,加上偶尔会收留流浪舞者,所以表面看来的确是有些花楼的样子。
子桑仪说:“解释清楚了,姑娘可安心了?若是不介意,不妨来瞧瞧步金台姑娘的舞蹈,也算是我与皇弟的赔罪了。”
颜苏子瞥见了躲在子桑仪身后,略带稚气的一个少年,虽然不知道是哪位皇子,但她心下一横,装淑女的本事此刻浑然觉得不太中用了:“不打紧的,我回家自己弄就好了。”
说实在的,她不希望自己和那些皇族们扯上什么关系,尤其是这种让人觉得分外尴尬的初遇。
幸好现在这条街道也不是那么的拥挤了,她扯着小丫鬟慌忙地离开此处。
很少有朝代把帝都建立在沿海地区,即墨城就是其中之一。艳阳温暖的阳光和壮丽海景,构成了一座不朽的城池,位于整个即墨城最中央的是纵横于东南西北的两条街道,两条街道交叉在即墨城的最中央,这里有报时的钟楼和宵禁专用的鼓楼。
转过钟楼的那一头,就是颜府。想着估计自己偷偷溜走已经被家人发现,颜苏子自叹不幸。
子桑仪看着那个颜苏子越走越远后,轻轻拿扇子拍了一下自己身后一直躲着的人。
子桑仪问:“皇弟怎么一直躲着,砸了人也不赔礼道歉。”
躲在他身后的那个小皇子看上去有十八岁左右,衣衫清艳,鬓角修的很整齐,脸上还有些稚气没褪去。
这是皇后娘娘的嫡出幼子,信王子孤荣。
子孤荣喘了口气道:“我见过她,那是矜太妃颜家的长女,就是琼玖妹妹的姐姐啦,我上次去她家拜访的时候无意间瞧了那么一眼。你也知道我母后和太妃奶奶的关系不甚好,若是让她知道我出门瞎胡闹还砸了她的宝贝侄孙女……总之多谢皇兄替我挡了。”
“哦?”子桑仪的表情倒是有些惊奇,“就是十七年前被那个妖道断言,说命中犯五行的那个姑娘?”
“那可真巧了。”他把扇子一合,“被金子砸了头,也算渡了一劫。”
等颜苏子回到颜府时,那辆她偷出来的自家香车都早早回来了。她察觉到自己一定是免不了被父亲骂,但求在那之前先让人包扎了自己的伤口。
她看了一眼自己一路上捂着伤口的那方手帕,不禁感叹自己的顽强力。也不知怎地,可能是她一路上觉得羞赧又丢脸,都觉不到痛。正当她偷偷摸摸回到府里,让下人们给自己包好了绷带,清洗好了伤口后,仍不见父亲来找自己训斥一番,这让她觉得很奇怪。
“今天府里怎得,我溜出去看鲸头船出海都没人发现吗?”她问了一个今天一直留在府里的老嬷嬷。
老嬷嬷一边给她捣枣泥吃,一边自己嗑着瓜子:“嘿,还不是因为二小姐。”
不管怎么说自己今天躲过了骂还是件好事,她躺在自己床上悠哉道:“二小姐?妹妹怎么了?难不成是住惯了皇宫,不适应在家里住?”
颜府的二小姐,颜苏子的妹妹颜琼玖,出生时与颜苏子略微不同,她是在皇宫里头出生的。那时颜夫人距离临盆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因为矜太妃身体不适,颜夫人为表孝道就大了胆子请求入宫侍奉,临盆期的一个月前突然胎动,百忙之下只好在外庭生下了自己的二女儿。
说来也怪,颜琼玖出生后不久,矜太妃的身体竟日日好转起来。太妃认为这个侄孙女是她的福星,便强行要来在皇宫里头养着,什么好的都要留给这个侄孙女,待遇甚至堪比公主。颜琼玖和颜苏子这对姐妹很少交往,毕竟颜琼玖是太妃娘娘的心肝肉,从小都是和那些皇子公主们一起玩到大的。
老嬷嬷砸着嘴说:“二小姐这次闯了祸,把老爷辛辛苦苦寻来的玉蛋给丢进鸡棚里了。”
颜苏子大惊失色:“这是为何?”
原因说起来比较不可理喻。
矜太妃当年是先帝最宠爱的妃嫔,她用自己傲人的优势替家族寻了个一夜暴富的差事:域商。
通往西域的那条丝绸之路,一直以来都是官商可行,负责将西域各国的信件、珍宝、贡品纷纷带入富饶丰裕的中原沃土。那些精美的黄金制品和葡萄石,还有飞仙如幻的夜明珠皆是稀世珍宝,甚至还有随性的美貌胡姬,在中原每一个地界上,这些能歌善舞的美人们都高价如金。
而对于西域那头来说,中原最值钱的应当是柔软而绚丽的丝绸。颜氏一族当年出过三位以刺绣而闻名的闺秀,她们的绣法和技艺一直延续至今。顺着这个当头,矜太妃恳求先帝给予颜氏一族域商的身份,组建了二十来支游走西域的商队,每七年来回一次,每支商队几乎都能带来足以冠世的珍宝与富庶。
也因如此,颜氏一族虽算不上什么名门望族,但论起财富来讲,堪比中原任何富商。而在皇宫里,矜太妃的寝宫中堆积了大量的珍品和国宝级的西域油画。这些东西,她都毫不吝啬的赏赐给了自己最珍爱的侄孙女。
颜琼玖人如其名,琼玖乃名玉,这位姑娘就是个如玉一般晶莹剔透的美人,她喜欢把一头乌发盘拢,簪上一枚简约大方的玉步摇,显得颇为儒雅灵气,温婉有度。
颜琼玖在即墨城,以奢侈和小气闻名。
颜苏子十二岁的时候正在遭遇水深火热,可她的妹妹却在挥霍无度。
例如什么“景窑青花瓷养蜗牛”“波斯螺子黛涂鸦”之类的著名事迹数不胜数。
不过这些物件毕竟是死物。虽然值钱,可对于他们这种富可敌国的家庭来说,随便拿出来一两件让图孩子一乐,也不算什么。
后来颜琼玖的手伸到了那些名禽爱宠身上。
临清的贡品狮子猫,有价无市,珍贵无比。矜太妃自己讨了一只来都舍不得养,只交给了自己最亲的侄孙女。三天之后,临清狮子猫被颜琼玖养成了“泥花猫”。
对此颜苏子的母亲膛目结舌,说了句:“您就让她可劲儿的糟蹋?”
颜琼玖就是那么一个在文玩界或者珍宝界收藏者眼中,堪称罪不容诛的千古罪人。
至于为何颜琼玖今日闯了祸,原因是这样的:颜琼玖这几日得了闲空,回了颜府与父母姐妹团聚,这本该是件高兴的事情。就在今天颜苏子偷偷溜出府的时候,这位小妹妹觉得百无聊赖,正巧听到了颜大人跟自己的故友谈论这几天刚刚寻到的一枚玉蛋。
足有两个拳头加起来的玉蛋,剔透无裂纹,玉质光滑。颜大人的故友很是感慨的夸了一句:“这玉蛋……嘿,足以孵出玉玺来!”
这本来就是夸一句这枚玉材是足以做玉玺的好料子,但颜琼玖信以为真,她将那枚玉蛋偷了出来,扔到了鸡窝里想要看小玉玺是否真的能被孵出来。
听了老嬷嬷这么说,颜苏子无言以对,她沉默了很久道:“没事,我们家供得起琼玖随便玩乐,但她是有点脑子不灵光。”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80/80217/41122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