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兰羽恋 > 第12章 远赴长安

第12章 远赴长安


刚上马车,公公便命奴才传话给李季兰,让李季兰与他同乘一车,如此以来,好为其讲讲宫中规矩。

        李季兰向那传话的奴才道谢过后,便上了公公的马车。

        谁知李季兰刚在这马车坐下,那公公就跪了下来,并说道:“恩人在上,请受奴才一拜!”

        李季兰忙伸手扶起那公公,开口道:“公公快快请起。我还未感谢公公的提点之情呢,公公怎的先给我跪下了。您一直说与我是旧识,说我为你求情……适才人多口杂,不便直说。只是,公公,您所言之事,季兰当真不知!”

        那公公吃惊道:“恩人,当真不记得?”

        看见李季兰摇了摇头,那公公便说:“那年姑娘奉命入宫。我当时还只是一个端茶送水的粗使奴才。那日,姑娘与几位妃嫔,在我主子宫中,谈诗论道。我给静妃送茶时,不慎将茶水打翻……那静妃本就与我主子在后宫争宠多年,我主子在宫中一直谨小慎微,从未给他人留下话柄。这好容易捉到把柄的静妃,岂肯善了。静妃将我带到皇上那里,说我主子与我狼狈为奸,要谋杀她。幸好她发现及时,才得以活命。皇上听到勃然大怒,要赐我死罪。姑娘你当时便替我求情说,那奴才不过是无心之失,小题大做有失皇室风度,还望圣人三思。陛下听了您的进言后,彻查了那个案件。后来,那静妃被查出与人私通,被赐死罪。临死前,她竟毒害了我的主子。大家见我遇事不惊,又有你为我求情过,便将我留了下来,近身伺候了。若不是李姑娘,我早被斩首了。”

        “原来如此,那公公可知时隔多年,圣人如今又为何传我入宫?您又怎的特意提起那绿绮?”李季兰自是不信,公公会无缘无故说绿绮。如今车内只有他二人,便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刚才,我只用寥寥数语,将那些个事儿,草草带过。期间细节,姑娘细细回想便知。大家能因为您为我求情过,便把我留下近身伺候吗?不是!而是圣人对您动了心呀!当年,若不是静妃从中作梗,你哪能离开皇城?册封你为兰贵妃的圣旨,早就拟好了。静妃与人私通的事,早不事发,晚不事发,偏偏你离京之后事发!还不是缘于她使计把你赶出了京城。宫里知道这些事儿的人,这几年都莫名其妙地没了。我是得你恩惠的缘故,才捡回了一条命!自古帝王多薄情!你回江南不久后,大家便新纳了一个妃子。那时我还为姑娘开心,终于不被大家惦记了。我这话许是太过大逆不道……但杂家知道姑娘心不在皇城。可谁知姑娘你……哎,这让杂家怎么说才好。姑娘博学多识是好事。可偏偏是你在诗会中,做的那些诗句,被有心人传给了圣人……姑娘,此次入宫,杂家怕你再也出不来了……带着那绿绮,该怎么用,姑娘聪慧……”

        听了那公公的话,李季兰陷入了沉思!

        那年,在宫中,唯唯诺诺,为了避免节外生枝,除了陪嫔妃、公主吟诗作赋以外,就只是待在房中,或翻阅典籍,或抚琴奏曲。一日,正抚琴时,有一公公进来,捧了把琴,说是他主子听闻我琴艺了得,便将此琴赏与我。那琴便是这绿绮。后来有一天,静妃邀我一同去淑妃宫中吟诗。一奴才给静妃送茶时,被静妃身边的婢子使坏摔倒。那静妃竟恶人先告状,污蔑淑妃谋害她!我不忍无辜者枉死。便求皇上彻查此事!后来,静妃传皇上口谕,允我回江南。那时只觉得,终于逃出那金鸟笼,重获自由。如今细想起来,其间纠葛,竟这般复杂。只是可怜了那淑妃。多么文静贤德的一个人,却因为那些个隐晦事,白白丢了性命。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陷入回忆中的李季兰,杏眼挂两行清泪。

        突然,只听铛的一声,一只箭,透过马车两旁的阁窗,射了进来。眼疾手快的公公,在千钧一发之际推到了李季兰。李季兰虽摔得吃痛,却逃过了一劫。

        “停车!来人呐,抓刺客!”

        公公推开阁窗看了看外面厮杀的场景,大喊道:“留一活口!其他,杀!”惜字如金!李季兰不知道的是,这公公只对她才那般娓娓而谈,滔滔不绝。即使是在淑妃,皇上面前,公公也是沉默寡言。他能在宫中有如此地位,正是得益于此。

        不过,经此一事,李季兰终于发现,这公公对自己是多么的关怀备至。若不是公公推了她一下,那箭可就不偏不倚的,正中她的心脏。

        稍顷,兵戈声止。

        “姑娘先在这车中,饮饮茶,压压惊。杂家去会会这不要命的东西。”公公说完这句话,得到李季兰点头示意后,神情严肃的下了车。

        公公下车后,直奔山林。

        山林中,一翩翩少年,着白锦衣,佩翠玉簪,负手而立,气宇轩昂。

        公公见到这人,毕恭毕敬地跪在地上,禀告道:“报告主公,姑娘毫发无损,只是受了些许惊吓!”

        那人拿出一只瓷瓶,“将此物泡给她喝!”

        闻言,公公忙双手接过瓷瓶,说了一句“奴才遵命!”后,便走出山林了。

        随后,公公看了看马车旁地尸首,心中大叹“主公神机妙算”,便朝着唯一活口走去。

        摘下那人的蒙面,公公问道:“说吧,你是宫里哪位妃子的手下?”

        “别以为乔装成流寇,公公就不晓得你的主子是谁。休想自杀身亡。我挑断了你手筋脚筋,打掉了你的牙,你除了招供,别无选择。”站在一旁的武士开口道。

        “你杀了我吧……”

        “公公能问你是主子是谁,便是猜到了,你这般嘴硬,也无济于事。”站在一旁的小太监说道。

        那公公的行事作风,在宫中令人闻风丧胆。被捕之人,本以为能蒙混过关,可谁知难于登天。于是便一五一十招供了。

        公公返回马车,想要将审讯结果说给李季兰听。可刚一上车,便看见李季兰眉头紧蹙,倚着胳膊,睡着了。公公复而出去,轻声吩咐车夫小心赶车后,便回到马车里将瓷罐里的东西泡好,等着李季兰睡醒。

        一行人,便这般继续上路了。若不是车里的那只还未取出的箭,谁会想到这样一只小心翼翼赶路的队伍,刚刚经历过生死搏斗。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80/80051/41024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