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霓裳美人之汉宫未央 > 第35章 4东汉开国皇后-郭圣通

第35章 4东汉开国皇后-郭圣通


我叹,做了皇后还终究抵不过寻常百姓家,我要的不过是生病卧榻之时,我的良人在我身边揽着我、呵护我,我想,在他的身边可以边撒娇、撒痴.

        可惜,终究我不过是沙漠里的一粒沙而已,良人?夫妻?

        不是,不是,错了,都错了。

        他的良人向来都是阴丽华而已。

        只是一个女人一旦爱上一个男人,便会欢喜的把一颗心奉上,心甘情愿的为他来回在鬼门关生儿育女。

        在洛阳城汉宫,我与阴氏皆为他生育五子,后宫佳人中,只有许美人,得菩萨眷顾,也有一子刘英,其他诸人皆无子.....

        建武十三年,刘秀将阴丽华所生长子刘阳称为“吴季子”,那吴季子高风大德堪当天下孝悌之人表率,我知道刘秀已生他念,他委婉的表达了想要废掉我所生嫡长子疆儿改立那阴氏之子刘阳为太子的心思,只是没有言明。

        建武十五年,刘秀大封阴丽华的哥哥和母舅,阴氏一家更加的飞黄腾达,彼时,我郭家的人没有任何封赏。

        (建武十五年刘秀已经有废后的意思,开始大肆分封阴丽华的亲属,郭氏一族的爵位荣宠赏赐还是当年所封,建武十五年开始,阴氏一族开始越过郭氏一族,建武十七年废郭圣通以后,刘秀为了给天下人看,待郭氏一族也很好,那意思好似:你看郭氏当皇后时候,阴氏一族我厚待他们,如今阴丽华当皇后,你郭氏一族我也厚待。但是刘秀在作者君眼中依旧是个渣)。

        同年刘秀为所有的儿子分封,我大儿依旧暂时还是太子刘疆,二子刘辅被封沛献王,三儿刘康被封济南安王,四儿刘延被封阜陵质王,幺儿刘焉被封中山简王,只是只有封号,没有封地。

        后宫佳人中,有一个许美人,得菩萨眷顾,也有一子刘英,同样只有封号,没有封地,被封楚厉王。

        而阴氏五子皆有封号兼封地,长子刘阳被封东海王,东平宪王刘苍,广陵思王刘荆,临淮怀公刘衡,琅邪孝王刘京。

        只是时局,时间,都不是任何人能左右的了的。

        建武十七年冬十月辛巳,我的良人,那个我爱了一生的的人,犹如建武二年般下了一道天下皆知的圣旨......

        风寒刺骨,已不及心凉.....

        只是,那废后诏书与立后诏书是同一道诏书:“皇后郭氏圣通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节,其上皇后玺绶。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阴氏丽华,雍容大德,蕙质兰心,宜奉宗庙,为天下母。”

        我一人寝食难安的多年,终于等到了这样一个早已预料到的结果。

        刘秀他早就该废后了,他早就想废了我,只是,刘秀,你何必要让我经受这么些年的惶恐、忐忑?

        刘秀啊,你废我,并非因我有错,并非我担不起大位,也并非我负天下人臣民任何一人,只是因你太爱另一个女人。

        我何其辜?刘秀啊,你让我们的疆儿日后何处?

        诏书言我:“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

        我仰天一笑,有吕霍之风?真是滑稽,那又是谁逼得高祖皇后吕雉那般狠辣,她为何将戚夫人弄成了个四肢残缺的玩意儿?那还不是戚夫人与高祖欺人太甚,吕氏母子的一切差点被那戚夫人取而代之,试问,当时吕氏不信任娘家还能信任何人?仪仗满门王侯的娘家做后盾难道不应该吗?难道要单打独斗得来本该属于她们母子的江山吗?

        再说霍成君何辜?刘病己得霍家扶持登基大位,到头来到还成了霍氏毒辣,真是可笑,那刘病已既然不愿霍成君为后,当年就好好与那故剑情深之人好好的在未央宫一帝一后比肩俯瞰天下,就不该诏其他女子入宫。又想落得个情深,又想落的各仁义之名。真是污秽,何辜牵扯无辜,屠戮霍家满门,将霍成君拘禁在昭台宫?

        刘秀,我为你养育五子,现如今你说我‘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倒是对谁毒辣了?还是我郭氏、真定王府的姻亲祸乱你的江山了?

        当年我带我河北真定王府十万兵马助你,你可如何说的?

        如今功成,天下安定,我到成了‘吕、霍之风’,刘秀啊,你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我不是大汉朝第一个废后,也不是大汉朝最后一个废后,我只愿大汉的好女子都不要沾染刘家的人,大汉自建立伊始,嫡后、继后一个个废弃,还要留一笔所谓的‘恶名’于那所谓的史书给后人看。

        早知今日这般痛苦,当初就不该相遇。

        我在洛阳城皇宫居住了十七载,关雎宫有我的孩儿们常伴我,我也不甚孤独,只是连着最后的乐土,刘秀与阴丽华都要毁了它,是关雎宫的这三字刺痛了你们的双眼吗?

        我心中不甘,却也明白,帝王旨意昭告天下,我如任人宰割的羔羊般,卸下凤冠、衣饰,我带着我的儿子们随着内侍与宫婢去往了北宫。

        刘秀那天还说,封我为中山王太后,待我幺儿中山王刘焉长大,给他封地,将来让我随他去封。

        只是,明封暗贬,我如何不知道!

        中山王太后,真是可笑!

        -----------

        《听闻唯有崇尚忠直的太子太傅张湛,称疾不朝。沉默是为抗争,沉默更是为洞悉。建武十七年郭后既废,太子之去,还会远吗?在意志无可转移的现实面前,这位太子太傅,自毁形象,当堂便溲,自断仕途。

        与此同时,太子讲师郅恽对光武帝上言道:"臣闻夫妇之好,父不能得之于子,况臣能得之于君乎?是臣所不敢言。虽然,愿陛下念其不可,勿乱大伦,使天下有议社稷者。"帝曰:"恽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也。"

        郅恽借用司马迁的名句,既"婚姻关系的缔结,夫妇之间的相处,好的,可以兴夫旺国,不好的,可以毁家灭国",来向光武帝表明:夫妻关系,儿子不能控制父亲的,更何况臣子对皇帝呢。所以我不敢就这样的夫妇私事发表看法。但是,希望陛下考虑这是不可以的,并且不要乱了大伦(夫妇之伦),而让天下对社稷多有议论啊。

        刘秀则表示:绝对不会再次出现这种违背人道大伦的行为。

        只是刘秀诏书已下,心意已决,纵使那太子太师辞官,也不能领刘秀收回旨意。》

        ----------

        我迎风而立,最后看了一眼关雎宫,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阿圣,娶得你乃我三生有幸,此生定不负你,待我大业定,定建一所关雎宫,你我同乐世间,白头偕老.....’

        天际的残阳洒在整个洛阳城,关雎宫的湖面上,再也看不到万千荷花争相开放,以及那大片大片的荷叶郁郁葱葱,更是看不到来年波光粼粼的水面有鸟儿在上面驻足嬉戏。

        此刻北风呼啸,湖面已结冰,洛阳的冬,依旧天寒地冻。

        阖上双眸,任由那放肆的寒风吹拂我的脸颊,裙裾随风飘荡,已不是百鸟朝凤的华裳,一步步下了凤阕阶,日后大汉的河山、天子刘秀、天下百姓......日后关雎宫的一切,从今再也与我无关。

        北宫一隅,清冷落寂,我是不喜欢这里的,可是那时天子旨意,众生都要俯拜他,何况我一个被废弃的皇后,北宫一隅,对于三尺白绫、一壶鸩酒来说,刘秀已然觉得是对我是天大的恩典了罢!

        此时,我膝下,除了我大儿刘疆长成七尺高大的男儿,他的几个弟弟都年幼,他们亦不清楚究竟那一道废后的旨意意味着什么。

        只是没想到,还有一人来探我,她是许美人,膝下亦有一子,她裹着狐裘进门,依旧恭谨:“皇后娘娘,后宫里任是谁都一样,万不可动心,谁动了心就会伤心。”

        当时我看着门口进来的人,轻轻一笑:“难得许美人肯来见我这个废后。”

        许美人如常恭谨有礼,徐徐说道:“早年承蒙皇后娘娘大恩,妾终生不忘,无论娘娘身处何处,妾只要活着一日,便会来给娘娘叩安。”

        十年前许美人生子,痛了四个时辰,天子与阴氏去南阳揭亲,宫内外的医官医娘,我都如数请来,命他们务必保住许美人以及她腹中孩儿,我坐镇许美人寝殿外,那些医娘们不敢不用心,那时候似是给了床榻上那许美人极大的勇气,终于又过了一个时辰,母子惧安。

        我看着她:“难得你还记得。”我看着她牵着那个刚满十岁的小殿下刘英,说道:“日后你母子还是不要来北宫见我了,免得祸水引上身。”

        许美人与我盘坐在榻前,似是见我与天子多年恩情如今一朝都能皆负,她的心似是再也生不出任何波澜,说道:“妾过几日就去请陛下为我英儿划分封地,我想随着我英儿一同去封地,再不回洛阳城。”

        后来我在也没见过许美人与她的儿子刘英,我想她们母子一定在封地好生安乐吧。

        我在北宫寂寞度日,只是刘秀他欺人太甚,他明知道,疆儿是我的命。

        疆儿本是嫡长子,忠孝仁义,口齿伶俐,聪明机灵,他是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我的儿子让我引以为傲,他承继了我所有的优点,早年间,我也找人给我儿算命,算相看过疆儿,直言道:“汝家小儿乃是吕洞宾炼丹命,仕途钱财无忧,后半生却秋草逢霜,夫妻不睦,儿女承欢膝下不得,六亲无靠,长寿不得之命。”

        奈何佛禅里说,人世间最苦,情字伤人。确实罢!刘秀负了我,负了我们的孩儿.......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79/79874/42347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