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别问我是谁
九天仙界将面临灭顶之灾而不自知,接受望帝传承的周浮生,纳兰如意,怒天,丁满吠陀和李卓也不知道。
“不朽者“的传承,化繁为简,直达修仙的本质本源。正是因为这样,万古仙境界的周浮生,纳兰如意,怒天,丁满吠陀和李卓领悟起来才更加费劲从而摸不着头脑居多。
“天、地、玄、黄、宇、宙”六种传承,开篇明义,“夫天者,万物之育;夫地者,万物之孕;夫玄者,万物之阴;夫黄者,万物之阳;夫宇者,不知何所来;夫宙者,不知何所去。”
五个人却是一头雾水,完全是雾里看花。
好在有望帝留影,对纳兰如意,怒天,丁满吠陀和李卓四人直接进行填鸭式的灌顶传承。只有对周浮生,望帝留影希望他自己感悟。因为,有许多领域,望帝也只是”看了一眼“而没有”据为己有“。因为,那里有望帝的希望和野望。
还有更高一级的境界,只是,望帝也没有机会染指。
纳兰如意最契合的是望帝的”地老天荒“传承,觉醒”地老天荒“本命字血脉缘法,夫地者,万物之孕,掌控生命本源密码;怒天最契合的是望帝的”炎黄六合“传承,觉醒”炎黄六合“本命字血脉缘法,掌控阳神密码;丁满吠陀最契合的是”天地无穷“传承,觉醒”天地无穷“本命血脉字缘法,掌控创造密码;反而李卓最契合”玄冥通幽“传承,觉醒”玄冥通幽“本命血脉字缘法,掌控阴神密码。
当血脉本命字缘法觉醒的一刹那,他们的境界修为就疯狂的暴涨。在望帝留影的牵引之下,血脉裂变,每个人的本命字血脉都夸张的觉醒增加到一万以上,辅助血脉更是觉醒到十二万九千六百道。
他们每个人都已经疼痛到麻木,感知里节节盘升的境界,证明他们还活着。
先是纳兰如意突破,晋级天造上仙。过来是怒天,李卓,最后才是丁蛮吠陀。
天造仙境界,之所以被称为上仙境界。一方面拥有十万年悠久的寿元,另一方面,天地有我,天任我造。天造上仙的仙海宇宙可虚可实,天地间的幻境再也不能迷惑他们。天造上仙的心底城府,已经是真实的世界,可以繁衍生息,也可以继续强化,但是,已经不能再有空间的变化,能改变的只有形状和岁月。
并且四个人的天造上仙境界是实打实的突破,刚已突破已经就是天造上仙境界的圆满状态,如非本命血脉觉醒有限,望帝留影最希望他们晋级到归寂上仙境界,那样,才有可能再以后有一席之地,眼前的他们,还是蝼蚁般的存在。
不过,因为本命血脉字缘法觉醒超过一万道,估计对上同一境界的蓝色血脉仙人,不会再没有还手之力了。
在其他几人欣喜若狂的体验天造上仙境界的威力的时候,纳兰如意的一双妙目,四处搜寻周浮生的身影。按说,有望帝留影,应该不会有事,但是,纳兰如意还是有丝丝的不安。
牵挂惦念一个人,甘愿发自内心,没有理由。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是喜欢还是好感,为他着想就如清泉般的纯净流淌,无怨无悔,莫失莫离。
关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毫无做作。
周浮生确实遇到大麻烦了。
望帝的传承,最虚无缥缈的就是”宇“和”宙“的传承。
在十方仙界,望帝凭借”天,地,玄,黄“四门天经绝学,横扫十方仙界的十方天宇宙。把仙术演化到极致,他的仙海宇宙一念十方天地,一念十方湮灭。可是,在他境界达到“不朽者”的时候,他发现,他对“道”的理解,才刚刚入门级别。
一直以来,十方仙界从诞生开始,修炼就重仙术不重悟“道”,没有任何仙人会认为这样不对。
可是,在成为“不朽者“的时候,望帝绝望的发现,他居然被十方宇宙给孤立给抛弃了。虽然,十方宇宙就在望帝的脚底下,但是,他就是征服不了十方宇宙,因为,望帝就算已经是”不朽者“了,对于十方宇宙来说,依然”是客人是外人“。
望帝就悟了,他没找到回家的路,他没在”道“上,他只在家门口打转,就是登堂入室不了。
那种感觉来的是如此的强烈,是如此的绝望。他泪流满面,深恨自己蹉跎了岁月,但是已经晚了。
那时候,黑血仙人已经有归寂仙境界诞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拨乱反正。
但是,他悟出了”宇“和”宙“的猜想。
可是,对望帝这样的“不朽者”的猜想,一位小小的万古仙,要如何来继承,难度一下子呈几何倍数递增。在纳兰如意,丁蛮吠陀,怒天和李卓四人突破成为天造上仙的时候,周浮生才刚刚有了一点线索。
因为,在他只要悟”宇“和”宙“正确的时候,他星神宇宙中的星神决和五角星图正中间”坠星殿“第九层的蒐撼之花,就疯狂的运转和成长。
在九天仙界,”宇“和”宙“还有”仙“字等有限的几十个本命血脉字没有觉醒,但是,对于这些字的理解还是有的。比如,一直以来,上下左右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移山倒海谓之仙。都是仙人贤者对于空间、时间、天地万物的理解,一切修仙法则也都是建立在这些理解的基础上产生,谁也没有怀疑过,都当做成法在用。
可是,望帝却在登上x仙道巅峰”不朽者“的时候,发生怀疑,完全颠覆以前的“仙术”,而要修正成“修道”。这根周浮生修炼“寒经”的“道”不同,望帝是从根本上否定“仙术”,是“大道”而“寒经”的“道”根子上恰恰还是“仙术”,只能是“小道”。
“大道”超脱“仙术”。
“小道”依托“仙术”。
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夫宇者,不知何所来;夫宙者,不知何所去。”望帝对”宇“和”宙“的感悟,就是无奈但不气馁。后悔但不遗憾。所以,最后拼着灰飞烟灭,把传承寄托在一座孤城和一道孤影身上。
”夫道,不知何所来,不知何所去。别问我是谁。”
“夫道,不知何所来,不知何所去。别问我是谁,我就是道。”望帝最后的挽唱。(未完待续,求收藏,求推荐,求点阅)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77/77493/40303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