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人无情山无陵
纳兰如意震惊来自于周浮生的反应,明明周浮生已经身在瓮中,偏偏能不乱于心,不困与情。就拿么闲庭信步的一步从“忘情书”中走出来。
不舍将来,难忘过去,还能如此安好。
难道”忘情书“是假的?根本不可能。
再说周浮生,浑然不觉的是身在”忘情书“中,他把一切都当做是自然自在的,只不过,所有的美好,都是有主人的别人的世界,自己只是路过。
心底莹然,本来不是。
既然是路过,就不会心动。自自然然的把自己当做过客,眼前就都做了浮云。路走到尽头,自然就出了”忘情书“,简直简单的再容易不过。
在径小路的尽头,周浮生一步跨出,面前却是是一座书房。
神思转换间已经明白,梦幻空花,天上人间。刚才的一切,自己认为真的,就是真的,真的不能再真。绝对是一处仙界秘境。可是自己从里面出来,他就是一张画,挂在书房墙上的一张画。
青天朵云,之外什么都没有的一张画。
书房里,纳兰如意在研磨,一为书生打扮摸样的人在写意。
周浮生之所以准确感到书生是在写意而不是写字,是因为书生打扮摸样的人,素签淡描,墨香静思,视觉里只有字香清幽,如梦如画。恰恰,一点两点似画,一横两竖似字,意境上是作画,行为上是写字。
再仔细看,那一点两点,那一横两竖,就仿佛行云流水无痕无迹天马行空自由翱翔的灵魂,在他面前,天可以老,地可以荒,海可以枯,石可以烂。
无情天地之始,无情天地而终。
大写意就是黑白之间,无情恣意,人伦的最终目的就是无情惟一。
这与冷漠无关,已经把仙路走到尽头,寻找到的唯一出路却是歧路。
这是九天仙界天道先天的局限性,就好比养在鱼缸中的鱼,就算称王称霸,依然天道没有天大,鱼缸的道就是它的道,鱼缸口就是它的天,只有跃出鱼缸,才有一线天机见识天到底有多大,可是,根深蒂固的浅显道基,注定一场空。
无情的意境刚一出现在周浮生的星神宇宙,就想秋风扫落叶一样,把周浮生的星神宇宙九转狂飙,一圈又一起圈不停地旋转,无始无终的旋转。
一圈又一圈的运转,奔溃恢复,湮灭诞生,如此循环往复,无休无止。
有情未必多情客,无情未必就忘情。
情根深重,只是缘浅。
一重重意境如冲浪,一层层波浪九转不休,就像一个九色旋转的陀螺。
周浮生孤单的一生,积累起来就是两个字“修炼”。这个九色旋转的陀螺就是他成长的轨迹,一圈一圈的旋转,看似始终在原点打转,实际上气势和底蕴早已经上了不知道多少台阶。
鸭子始终是鸭子,只能随波逐流不能展翅高飞。
空花仙就是一只不会飞的鸭子,就算是明明知道高天的诱惑,境界的不足就是羁绊。
周浮生的顿悟,至此而绝。
仅仅如此,早就惊的一地鸡毛。
“书到用时方恨少,百无一用是书生。“
书生收笔,素签浅墨却不着一痕,就像从来不曾有过。
周浮生傻傻站着不敢出声,书生的境界已经不是自己可以揣摩的。虽然不知道是谁,但绝对是九天仙界之巅的大能,只是一见面,自己就受益不浅。自己与之相比,就是米粒之光于皓月的对比。
莫名的书生自言自语又是一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无关风与月。”
周浮生心生玲珑,心灵剔透,结合前言后语,瞬间就明白书生大道有缺的根源。
年少热衷求仙问道,一日大道得偿,曾经相约“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如今却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千年如一日,情痴变成了无情客。
无情的是道不是人,才有了感叹“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无关风与月。”
要是纳兰如意知道周福生的想法,估计马上拜他为师。
她自一出生就被送到这里,感到的只有“无感情无义气无趣味”“枯燥,死板,冷酷”,这里只有人形动物而没有人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完全变成“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二十一年的岁月荏苒,不如周浮生一朝顿悟。
但是,周浮生知其所以然,不知其所然,更不敢表漏出来了然。
学会放下,始终是修心的不二法门。
人生在世,谁又能真正的清空自己。
寂寞,颓废,生无可恋,一下子从书生的身上逸散出来,又茫然猛然的收了回去。
病人可以医,而死人只能相陪。
心无可药救,就是死人。
在周浮生一波接一波的古怪意识中,潜意识眼前的人病的不轻,无药可医。
“你能悟透‘云经’第一层‘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就算云门唯一传人。按照’九天字解‘,云门传人出现,云门的大劫难就会出现,劫难之大超乎想象,是关系九天兴亡的大劫难。目前,九幽山已经出现雏形,’云经‘第二层,必须用九幽泉水冲刷身体的尘垢,才可以大成。现在。九幽山还是雏形,你必须抢在前面得道九幽泉水,否则,九幽一旦成熟就是第十天,浑元境界也打不破九天与九幽天的空间壁垒。那样,你将一事无成。
九幽山牵扯九天仙界宇宙平衡,我们不能干涉过多,只能送你过去,祸福自求。“
书生说的随便,周浮生却不能随便。他福至心灵,马上跪下磕头。不管眼前是谁,先落实靠山。
他不知道,眼前何止是一座靠山,完全就是宝山加靠山。
书生也不多做解释,淡然受拜。
周浮生至此,才肯定,自己修炼的九天经藏,赫然包括“云经”,自己已经炼成“云经“第一层心法。第二层心法,却要到九幽山,用九幽泉水冲刷身体的尘垢。
他问,“怎嘛才能去九幽山。”
书生说,“你看着。“
纳兰如意研墨,先前素白的签上,笔写春秋,一座无陵的山丘,如墨泼上,宛如一块黑石。
“此山有陵,生灵涂炭。此山无陵,天地相合。九幽天成,末劫诞生。你一定要抓紧时间,入内不得超过十年。’云经‘第二层修成,我自会接你出来。“(未完待续,求点阅求推荐求收藏求支持)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77/77493/40303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