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滇南阴缘 > 第138章 谜一样的家族

第138章 谜一样的家族


放下电话,姜玲玲问我:“我老板回来了,我现在要去机场接他,正好你们也在,一起去吧?”

去就去!兜了这么多圈子,最后还不是因为这个神秘的家伙,开始我们还以为是那个胡三奶奶呢,还得我们跑到放牛沟去。

下楼之后,我们并没有开车,姜玲玲叫我跟她一起,开着她那辆雪弗兰,出市区,上长吉高速,到机场的时候也才十点左右。

等了不多时,姜玲玲和远处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人打招呼,这人看上去五十岁左右戴着墨镜,拉着行李箱,看上去就是一个商务人士。

姜玲玲给我们介绍说:“这位是郑先生,我的老板!”

老头只是微微的冲我们点了点头,没有多说话,当然我和阿罗和没必要巴结他,所以也就是象征性的打招呼。

上了车以后,回到市区,并没有沿着原路回姜玲玲的住处,而是变了一条道,这里好像是从另一个方向出城了。

我有点晕,不过也没好意思细问,省道走了十多公里查到小路,有走了几公里隐约看见一片庄园。

其实在东北的郊区,这种庄园并不少,不过大多数都是做生意,开个垂钓园什么的。不过这个显然不是,因为看不见一个钓鱼的人。

汽车开进院子,一个穿着唐装的老头主动迎上来,给这位郑先生拉车门,提行李。

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看样子就像民国时候的管家模样。

姜玲玲介绍:“陈伯,这两位是老板的朋友!”

陈伯也冲我们俩点点头,算是行礼了,我和阿罗点头回礼。

进了厅堂,房间里还有两个穿着西装的小伙子,见我们进来,连忙恭恭敬敬的站在一边。

大厅并没有冯博坤家的别墅宽大,也没有那么华丽。但是对于城郊的私人宅院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毕竟我们也不知道这位郑先生到底是干啥的,毕竟这世上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冯博坤。

“二位请坐吧,玲玲去给客人倒茶!”郑先生面无表情,指了指旁边的沙发,自己把西装外套闪掉扔给其中一个小伙子。

“郑先生,您不用麻烦了,有什么事您就赶紧说,我们还有很要紧的事情!”我连忙说。

中年人一摆手:“坐下聊,你着急有什么用!不听我说清楚,你们回去也是瞎着急,坐下!”

郑先生说话的语气根本不容我们反驳,我也只好乖乖坐下。

“我听玲玲说过了,你们都是南边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个我才找你们合作。”郑先生说着话,目光不禁落在我的左手上面。

我有意的往回缩了缩,按理说五月下旬东北也开始热起来了,街上穿短袖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我忌惮于手臂上的纹身,不敢穿短袖。

可是即使穿着长袖衬衣,纹身的图案还是会露出一点。

我知道他盯着我的纹身看,我连忙缩了缩手,说:“我只想问,您找我合作的事情,是不是跟大黑山姚家有关?”

姜玲玲在一边说:“郑先生不就是为了这件事才连夜赶回来的吗!所以谢先生别担心。”

郑先生也说:“本来这次我是去北京会了会老友,不曾想姚家人来的快啊,我这就连夜赶回来了,说说吧,谢先生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对于昨晚的事情,姜玲玲也只是知道个大概,而事情发生的时候这位郑先生想必也在飞机上,更是一无所知。

我把事情大概的描述了一遍,两人一边听着一边点头。

最后我也说,我只想知道,我跟姚家人无冤无仇,甚至根本就不认识,余琳儿更是刚刚走出大山,从来没有涉猎过外界的恩怨。

姚家人凭什么无故抓人,他们到底是什么目的!

郑先生微微一笑,站起身来,慢慢的踱步到我身边。趁我不注意,一下子拉住我的胳膊,把我的袖子拉了上去,金黄色的大蝎子赫然露了出来。

“郑先生,您这是?”我有点发懵,同时心里一抽,莫非他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回事?

“谢先生的纹身很别致,一看就是南边的手艺。”说着又把我的袖子盖了下来,我心里有些打鼓,也不知道他说的什么意思,到底知不知道这蝎子图案的意义。

郑先生重新落座说:“几天前,我夜观天象,发现南端一个新星闪烁放光。其实我对天象也只是略懂,或许是我才疏学浅,这颗星星我从来没见过。就像平地里冒出来的一样,为了这件事,我还特意飞去北京找一位老先生请教。”

“哦?那郑先生现在有答案了吗?”我故意问,因为我感觉到,这家伙在跟我打哑谜,或许他早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老先生说了,南方新星冉冉升起之时,天下必将大乱。也就是昨天,我闻听姚家人来了长春,我心里隐隐觉得,恐怕要被老先生言中了……”郑先生说着,凝重的看了一眼我,就像还有后半句没说一样。

这次我没有继续问,反倒是阿罗沉不住气:“姓郑的,你有话就说嘛,别吞吞吐吐的,我现在只想知道,什么狗屁的姚家,和我妹妹有什么仇!”

阿罗语气并不是很礼貌,可是我也没拦着,因为我此刻和他一样的心情,我也有点受不了这个中年人罗里吧嗦的讲话方式了。

郑先生脸上闪过一丝隐蔽的微笑,接下来他大概说明了一下姚家的情况,也顺便介绍了一下自己。

话说这个姚家,前面姜玲玲给我简单的介绍了一点,一个隐居在长白山深处,和尸体打交道的家族。

其他具体的,一概不知,也不知道是姜玲玲没说,还是她也不知道。

在这里,郑先生讲述了他知道的。

传说姚家早在清末的时候就是内地响当当的世家,祖居在福建一带,而且听说那个时候姚家也根本就不姓姚,听说是姓马。

清末民初的时候,全国各地狼烟四起,凡是有点道行的人看来,目及之处到处都是冤魂,在那个年代,死个人有多简单。

马家世家就在福建山区做着跟尸体有关的活动,说到这里,我有个疑问,要是说赶尸不应该是湘西吗?在福建的大山里,也有赶尸匠吗?

郑先生摇摇头说,姚家可不是赶尸的,他们更高级一些,这个后面会说。

本来马家一直很低调,当然也很有能耐,所以才能一代一代的传下来,成为世家。

不过,人怕出名猪怕壮,马家声望越来越高,知道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地的军阀的老父亲死了,请马家人操办阴阳生。

这里面先不说专业不对口,而且也有点太过大材小用了,你让赫赫有名的异能人士,给你去做阴阳生,几乎等于侮辱职业。

当年的马家大当家的也是太傲气,断然的回绝了,这不算,还说了几句难听的。

那个年代,军阀就是土匪,当地的王法。谁敢跟他们做对,那也就是活腻了。

军阀下令满门抄斩,当然想杀马家人也没那么容易,大当家的利用法术,让老爷子诈尸,活活掐死了大军阀。

虽然大军阀死了,可是本地也呆不下去了,总会有人找他们报仇的,而且这么大的事情,一家人谁也别想好。

于是他们家就连夜搬走,从南到北,从关里到关外。一直来到人迹罕见的长白山,不过那个时候日本人已经在东北活动了。

从此,他们一家人就隐姓埋名,跟着当地村子里的大姓一样,改姓姚了!

近百年到现在,大黑山姚家一直从事着和尸体有关的活动,说是为了人间道义,鬼知道他们为的是哪门子道义。

归根结底,这事情到底和余琳儿有什么关系呢?

郑先生说:“只因为您这位朋友不一般啊!”

一开始我并没有理解他这句话,可是仅仅过了几秒钟,我心里咯噔一下,忽然想起余琳儿的特殊来了。

没错,余琳儿看上去也平常人没有区别,可是明眼人是可以看出,她的魂魄不全,也就是传说中的“活死人”。

活死人就是有着活人和死人共同的特性,这是一个及特殊的存在。

莫非姚家人把余琳儿当作尸体收走了?那么之后呢?我最想知道的是,他们所说的维护人间道义指的是什么!

郑先生说:“这就是我找你合作的原因,原本以为,你不会轻易答应,所以才让姜玲玲想出这个办法,呵呵,试图‘要挟’谢先生,可是现在看来我们有了共同的敌人,我想谢先生无论如何也不会拒绝吧?”

“只要能救回琳儿,您说吧,要我怎么做!”我坚定的问到。

郑先生说,当务之急是先要找到姚家人的行踪,而且,这次来从此的不知道是他们家什么人,据他所知,姚家的传人,有真本事的也就两个了。

一个是姚国远,另一个是姚国远的儿子,姚东。别看只有父子俩,可是依旧在圈子里有威慑力。

可是,说了这么半天,我还不知道郑先生到底是干啥的,他和姚家又有什么过节,为什么要连和我和他们过不去呢?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76515/76515447/141412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