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仕途无悔 > 第三百八十三章,暗流涌动

第三百八十三章,暗流涌动


  鲁向阳一向不打无把握之仗。

  县委办历来是县委书记的一亩三分地,主任则是他的大内管家,对于韶宏伟的提拔使用,虽然是他的职权范围,鲁向阳还是想做到万无一失。

  这里固然有苏青峰部长的嘱托,有人情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韶宏伟本身。

  在鲁向阳的判断里,韶宏伟绝对是一块从政的好苗子。

  不仅为人正直、廉洁,有能力、责任心和担当;又能很好地处理复杂问题,具体问题讲究方式方法。

  虽然年纪尚轻,经验还有所欠缺,可不放在相应的位置上,又怎能快速成长。

  再者,任何有成就的人,也不是天生就具备完全的能力,都是一步步锻炼成长起来的。

  就像鲁向阳自己。

  鲁向阳谨慎的原因,包括他现在思考的,还不仅仅是这些。

  鉴于正丰县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鲁向阳不仅要实现自己的目的,还要在追求结果的同时,把控过程。

  入主正丰县已经两个多月了,查处了溪岭镇贪腐窝案后,各方面的工作已经进入到稳步发展的阶段。

  多年来的机关工作经验告诉鲁向阳,在看似波澜不惊的秩序下,无时无刻不在暗流涌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试探,鲁向阳在县常委会已经征得半数以上的支持,但以县委副书记孔兴业和县长王京生为首的两派,时而会联起手来,与自己形成某种程度的抗衡。

  对于自己所面临的局面,鲁向阳倒不觉得意外。

  自己从市委调研室主任的位置上,突然空降县委书记,无形中挡住了最有可能晋升的两人的路。

  面对“五十一”的官场焦虑,留给他们俩的机会已经不多。

  如果自己在县委书记位置干上五年,孔兴业和王京生已经分别五十六和五十五的年纪。

  到那时,最大的可能就是转向人大和政协,在县里直接退下来。

  这无疑对于已经是正县(处)待遇的两人所不能容忍的。

  未来两三年,摆在孔兴业和王京生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在正丰县前进一步,晋升为县委书记,退休前向厅级干部努力。

  要么协调到外地去接任其他县的县委书记。

  可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斗争。

  任何一地的政治环境,竞争的激烈程度,恐怕比正丰县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即使某地有县委书记位置突然空缺,当地类似孔兴业和王京生的角色,同样会像他们一样虎视眈眈且不择手段。

  以孔兴业和王京生在省市方面的资源关系,连正丰县的位置都搞不定,外派空降的难度更可想而知。

  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目光只能死死盯住正丰县委书记的位置。

  就像黄金周期间,人满为患的景区厕所蹲位,里面已经有人了,你不能拉拉这个门,又敲敲那个厕。

  最好的办法,瞄准眼前的蹲位,等里面的人拉完尿完了出来,你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去了。

  本来韩书记之后出现过一次这样的蹲位,但被一个空降来的“维持会长”给过渡了一下。

  过渡者不可怕,毕竟过渡的时间不长,就像是临时蹲位上来了加塞了一个小解的资深势力者,撒完尿很快就走。

  这期间,两人倾尽一切力量,整合所能使用上的政治资源,为自己的晋升铺路。

  过程中,两人也为了谁能上位而互相算计,都力图把握主动权。

  但在最后一刻,当从省委组织部传来由鲁向阳出任县委书记的消息后,两人在失望之余,又不自觉的结成了统一战线。

  无他,只有搞走了鲁向阳,才能空出县委书记的位置,两人才有进一步的希望,也才有继续争斗的可能。

  政治斗争历来如此,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当有了共同的敌人时,原本斗争的双方就应该搁置争议,共同面对。因为那是利益。

  鲁向阳正是促使两人暂时团结在一起的力量。

  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在县委常委里利用各自的影响力拉拢自己的力量,团结起来共同对付鲁向阳。

  在官场多年的两人深知,要想赶走鲁向阳,方法只有两个。

  一是硬,一是软。

  硬手段无外乎两点。

  一是找到鲁向阳贪腐的证据。只要有这方面的把柄,或者必要时设计一出这样的大戏,那就太理想不过了。

  可是,无论是在上阳期间的官声,还是来正丰县后的作为,在贪污受贿和腐化问题上找鲁向阳的茬,有点此路不通。

  而设计陷害,又需要合适的契机和得力的人手,不到万不得已,做不到万无一失,轻易不敢动作。

  搞不好,扳不倒鲁向阳不说,还得连累自己吃锅烙。

  另外一个硬手段则是制造事端。

  这方面虽然看起来缓慢,但却最容易实施,而又不显山不露水。

  具体办法是,在日常工作中,多留意一些突发事故和属于书记的责任事件。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难保头疼脑热。

  县里的工作纷繁复杂,保不准哪天突然鼓包。

  做为县里的一、把手虽然权力最大,但同样责任也是最大。

  最好能有一些意外事故,或者群体性事件发生。

  只要在背后反向推波助澜,就可以使县委书记陷于被动的地步。

  即使一两次能侥幸过关,但架不住每次这样的事情都如法炮制。

  经过几次这样的被动之后,无论是上峰的看法,还是群众的议论,加上现在自媒体舆论发酵的影响,最终很可能形成调整鲁向阳的结果。

  只要把鲁向阳调整走,对于两人来说,机会自然就又出现了。

  这是硬的手段。

  除此之外,就是软功夫。

  说白了,就是县委副书记和县长联起手来,同县委书记明争暗斗。

  在县委常委会上,在五人小组会上,公开持反对意见,形成制衡,使书记的很多提议得不到通过。

  背地里,再广泛散布鲁向阳干不长的流言,使下面的干部有意识地向两人的队伍里站队。

  这样,在给上级机关造成县委书记统领不力印象的同时,也使县里的很多重大决策难通过,在下面的干部中造成徘徊观望的局面。

  长此以往,同样可以挤走鲁向阳这个外来户。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75745/75745312/207680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