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快穿炮灰她不走寻常路 > 第155章 六零炮灰小村姑8

第155章 六零炮灰小村姑8


老杨家众人暗戳戳的观望之下,自那封信寄出已经将近一月有余,眼见迟迟没有消息,三丫也从每日忐忑不已的在村口扒望,变成了每日雷打不动的垂头丧气。

总之,迟迟没盼到人来,三丫这娃近日来连出新故事的兴致都没了。

“唉!话说妹你就不担心吗?”

午后,瞅着眼前一如往常努力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的小妹,照常看了眼空空如也的村口,杨三丫整个人半瘫在床上,活像一把已经被晒蔫的老腌菜……

话说为了保险起见,她们姐妹俩这次的连环小人画总共寄了足足有四家报社。光是邮票都花了好几毛,结果一直到现在,竟是连一家回信的都没。

总不能几家都被退了吧!

这怎么不打击人呢!

尤其等到58年七月,姐妹俩顺利考入县里的一中,不说旁的,光是每年学费,外加住宿费都是不小一笔。

这段时间,家里不说杨大伯母,就是杨老头也是隐隐不咋乐意。

至于自个儿的小金库,不说能撑上多久,小妹说的对,真给露出去铁定麻烦不小。

眼瞅着日子一日日过去,三丫也愈发急切了起来,就在三丫险些忍不住打算拿手里物资偷摸卖出去时。

这一日,破破烂烂的大木桌上。

按照老杨家的惯例,在杨大伯娘再一次暗戳戳挤兑,杨老二惯常沉默时,三丫刚想出口怼上几句,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车铃声。

“请问是杨晚同志在吗?”

杨晚,同杨安宁一样,是入学半年后杨三丫自个儿给改名字。然而除了在学校,老杨家里却极少叫出这个名儿。

听到这里,三丫整个人一个激灵,不等老杨家一众人反应过来,已经一把拉着自家妹子冲了出去。

速度,比村里最麻利的飞毛腿还要再快上几分。

“妹……妹,咱们成了,真成了!”

客客气气将送信小哥送走,死死捏着手里足足“十五块”的巨额汇款单,有那么一瞬间,三丫甚至觉得不大真实。

就连安宁也忍不住松了口气。

拉着自家小妹回到屋里,重重将小破门摔上,没有理会门外正望眼欲穿的老杨家头一众。姐妹俩正聚在一块儿巴巴地浏览着手里关于这份《南方故事汇》编辑的回信。

在看到对方切切实实的连载邀请后,杨三丫险些笑出声来。

安宁则是仔细看着对方给出的薪资。

作为新人,姐妹俩稿酬其实并不算高,足足一整页画稿拢共也才五块钱,当初为了能入,她们俩足足寄去了三页,几乎是整个小故事的十分之一。

就这,也才十五块。

但在这个连学费都才一毛钱的年代,区区十五块就已经是县里一个临时工人小一月的薪资了。

何况不出意外,她们这个小故事结束,不说能不能有幸出版,哪怕下一封没有录上,这一百五十块巨款也足够姐妹俩省着读完初中学业……

“呜呜……妹……”

“太好了!”

不用当文盲真是太好了!

瞧着一旁三丫又哭又笑,安宁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了声来。

等姐妹俩从房间出来已经是小半个时辰后。眼见上工的时候都要到了,可这会儿,不止向来懒散的杨老三屁股从始至终都没挪过窝,就连上首杨老爷子,也是同样巴巴地坐在上头。

时不时还要吸上一口手里老旧发黄的烟。

总之,两姐妹出现的一瞬间,堂屋内,几乎所有人目光都齐齐射了过来。

最先开口的依旧是杨大伯娘:

“哎呦,三丫五丫过来啊!话说刚才那是省城来的信吧,那信里都写了啥啊!”

再是见识小,杨大伯娘也晓得,这年头人家城里头还有靠笔杆子吃饭的能耐人。尤其这段时日,眼见姐妹俩折腾,别看杨大伯娘一副嘴上不信,实际上出去没少暗戳戳打听。

也是因此,姐妹二人异想天开给人家报纸寄信的消息早早已经传出了家门儿。

不过大多数跟杨家人仿佛,村里人听听也就过了,最多咂巴上一句小娃娃就知道糟践银钱。

然而这会儿,只瞧三丫那丫头高兴成那样,就知道这钱铁定不少呢!

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然而这会儿任是一旁杨建国再怎么示意,杨大伯娘本人却没有再开口下去。

更没有当场急吼吼地提出要钱的想法。

这会儿跟往常不一样,这俩侄女儿眼见是真能耐人儿了。真去上赶着得罪,杨大伯娘其实也不大敢的……

万一这日后……

总之,稿费到达的第一日,老杨家这顿早饭难得有些和谐。

不提隐隐激动的亲娘李小草。

没了出头的杨大伯娘,杨建国本身声名狼藉,自然不敢在这档口从侄女儿手中捞钱。而杨老头,明显也不是那等能拉下脸来的。

何况瞧了眼愈发出挑的姐妹俩,杨老爷子复又狠狠吸了口烟叶。

蓄力了好半晌,本以为还要舌战诸儒,努力保住口袋里稿费的杨三丫:“……”

将嘴里险些就要脱口而出的骂战无趣收回,简单用过小半个干巴巴的窝窝头,杨三丫当下就带着自家小妹直奔县城。

顺带还有帮着取钱的亲妈李小草一枚。

有了固定收入,不论杨三丫,还是安宁出手都阔绰了许多,不仅将手里仅存的布票用了彻底。安宁还特意往小姐妹家跑了一趟,成功置换出几张票据。

恰好今儿后台当值的正是黄小桃亲妈。

七月,供销社还不到忙的时候,作为会计,安宁姐妹挑好东西过来那会儿,江华还正翘着腿,悠闲的织着毛衣。

“江姨!”

安宁照旧甜笑着上前。

“是小阿宁啊,呦,今儿买的东西不少呢!这是去学用的吧!”

听到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江华这才从手里一堆大红毛线里抬起头来,对着来人笑着应了一声。

作为闺女最要好的小伙伴儿,对安宁这个小姑娘,江华自然也是认识的。不过这会儿……

只瞧了眼几人明显带着数个补丁,甚至洗到发白的衣服,再瞧瞧手里大包小包的东西。

知晓对方家境的江华明显愣了一下。

只当没瞧见对方的愣神儿,熟捻地将手里的一小包包的格外好看的点心递到对方手上。

在对方推拒的当口,安宁忙又塞了回去,一张鹅蛋脸上满是感激:

“姨可别不好意思,还是多亏了姨前阵子帮忙带的画笔!要不然我跟我姐这学怕是没法子哩!”

“听小桃说姨之前最喜欢吃这个桃酥,我跟姐特意去买的呢!”

等等,画笔跟入学有啥关系。

能当上供销社会计,江华明显也是个聪明的,几乎瞬间就反应了过来:

“阿宁你是说……”

不是吧,这才多大,竟然都能上报给自个儿挣学费了……

安宁笑眯眯点头。

眨眼的功夫,只见江华就已经从桌上坐了起来:

“哎呦,这可真是大好事儿啊,来来,快跟姨仔细说说,入的是哪个报纸,等到时候姨可得好好买上几份儿,跟同事们都好好唠唠!”

“对了,阿宁你们来的正好,打巧前些日子上头才下来了一批瑕疵布,放心吧,只是边角有些染色不匀不是啥大问题,也用不着布票……”

半个小时后,看着手上只破了一个小口的瓷杯,几乎跟完好的没啥区别的红花脸盆,足足好几方各种式样的瑕疵布……

林林总总,原本三丫还担心来着,十几块都未必够的东西,这会儿十五块钱,手里竟然还能剩个七八块………

更别提,知晓她们手里票不凑手,这些都还是特意没有票的瑕疵品。

话说小桃妈人竟然这么好的吗?

回去的路上,母女三人牢牢抱着手里的巨大包裹,三丫还止不住感慨:

“唉,这江姨,人可真是实在啊!不愧是能当会计的!”

安宁:“……”

请问这前后,有什么必要联系吗?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75735/75735399/199596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