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调控房地产,我赵立春敢为天下先!
“值得吗?公平吗?”
赵瑞龙最后的两连问,把赵立春给问沉默了。
书房内,也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赵立春微昂着头,久久凝视质问自己的宝贝儿子。
突然之间。
他不觉得儿子的两连问,有多么难回答。
只是觉得无比诧异。
作为权贵子弟的儿子,居然会提出这种问题。
各地养成土地财政依赖,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
这难道不是权贵子弟,想看到的吗?
这对有房产开发业务的惠龙集团来说,不是很有利吗?
以惠龙集团在吕州市,投资开发的湖畔花园小区为例。
整整85万平米!
每平米多卖100元,都能多赚8500万。
要是能多卖1000,那就是八亿五千万!
这可是合法合规,实打实的利润啊!
所以从利益角度出发。
儿子赵瑞龙应该是巴不得房价越高越好才对。
然而……
既是权贵子弟,又是房地产商的宝贝儿子。
居然不利用普通人做梦都梦不到的宝贵机会,在与沈总的聊天中,为自身利益说话,反而提出要调控房地产市场。
甚至还质问位高权重的自己,为了短暂的经济腾飞和权贵资本的利益,榨干透支无数人的财富和未来,是否值得、是否公平。
深吸一口气。
赵立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你先坐下!”
端起茶杯,赵立春喝了一大口浓茶。
看着神情严肃的宝贝儿子,他脑子飞快思索,儿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和态度。
想一想,平日里两人之间的交流。
再想想,儿子出狱从商以来的种种做法。
很快。
赵立春便想明白了。
“我这宝贝儿子,真不是一般的权贵子弟。”
“他对钱不感兴趣,根本不为自身利益考虑,一心想要造福于民!”
“否则要真痴迷于赚钱,那他又何必把国外弄来的一千多亿米元,都用来投资高科技,助力汉东发展高质量经济?”
“而他这么做,显然也不仅仅是因为格局大、体恤百姓,也更不是单纯为了名利,而是想要帮我干出一番成绩,还能有长足进步啊!”
从政多年的赵立春,当然是洞悉人心、无比聪明。
体谅到了儿子一番好心后,赵立春主动递上一支烟。
“这确实不值得,也很不公平!”
“咱们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就应该处处为民着想。”
“咱们奋斗的目标,与其说是国强民富,倒不如说是让十几亿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而仅仅只是不愁吃穿,显然还不够,咱们还必须要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亿万老百姓也有都过上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谁不想吃得好、住得好、有车开、有钱花,不愁看不起病、上不起学……”
赵立春注意到儿子神情有所缓和后,抽了一口烟才话锋一转。
“不过儿啊,你给沈总分享观点没错,建议调控房地产市场也没问题。”
“但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我觉得你的期望,恐怕要落空啊!”
赵瑞龙眉头冷凝。
“为什么?”
赵立春苦涩一笑。
“你别忘了,从八十年代开始土拍以来,各地尝到了土地财政的甜头,就像嗑药上瘾一样,开始大搞基建、疯狂扩张。”
“上面也不是没叫停,七年前你还在监狱,就曾采取过行动,要求各地控制土地供应、禁止滥用滥占耕地、征收高额的房地产税,试图降温。”
“但许多政策都没起到多大效果,耕地面积依然持续下降,四年前亚太州金融危机爆发,外贸出口受挫,为了刺激经济、消化过剩产能,就更放任不管了。”
“企事业单位纷纷取消了福利分房,房地产市场越来越火,光是全国各地的开发区,就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了数千个,每年耕地减少更是高达上百万公顷。”
“时至今日,主要面向建筑业的营业税,已经成为了地方的第一大税种,据说有的地方占比已经高达40%,土地财政就快成地方的摇钱树了,你说怎么调控?”
深吸了一口香烟后,赵立春叹息道:
“其实我们这些身居高位的,谁又不知道不能让土地财政,成为地方财税的主要来源?”
“谁又不知道,为了长远发展和民众利益着想,不能让房地产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但是儿啊,在科技不领先、工业不强大,没有占据中高端产业的大背景下,想要经济繁荣发展,岂能少得了房地产?”
说到这儿,赵立春起身走向房门。
将门反锁后,折返回来站在赵瑞龙身边。
靠着办公桌,神情凝重的说道:
“咱们父子俩,今晚就关起门来,说点不太正确,但却很现实的话。”
“你我都很清楚,资本在原始积累阶段,不是肮脏血腥,也是见不得光的。”
“咱们没条件像老牌列强那样,通过战争掠夺别人的财富、通过殖民压榨殖民地的利益,完成原始积累,咱们能咋办?”
“再怎么勒紧裤腰带,也不可能搞好建设,便只能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依靠无数农民的贡献,完成工业基础积累。”
“有了工业基础,想要经济发展,又该咋办?教育、国防、基建、民生等等,哪样不要钱?光靠吸引投资和外贸出口,显然不够!”
“在这样的背景下,没有多高科技含量,还能消化过剩产能、吸纳大量就业、带动不少行业发展、为地方贡献大量财税的房地产,自然就成了香饽饽!”
赵瑞龙默默点头。
放眼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在发达之前,都有过一段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房地产行业的时期。
因为官方出让土地,就能获得大笔收入,用于城市建设、社会民生、医疗教育等。
而房地产开发商,要勘察设计、要施工建设、要营销推广,又能带动建筑工程、工程装备、建筑材料等行业发展,更能吸纳大量的工人就业。
老百姓能全款买房的毕竟是少数,按揭买房开始供房贷,银行也有了稳定收益,而装修房子、搬家入住,又带动了装修、建材、家具、家电等行业。
所以……
经济要发展、城市要建设、大量中低端工业产能需要消化、许多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力需要就业、无数民众进入城市生活也需要房子、有钱人又愿意投资房产赚取稳定收益……
在多方需求的叠加之下,房地产自然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重要行业。
从零星发展到迅猛增长,再到彻底饱和……
每个发达国家的房地产行业,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不过龙国的情况,还有点特殊。
千百年来,龙国人对土地和房产,有着更深的执念。
有房才有家的思想观念,可以是说根深蒂固。
西方的民众,有相当一部分觉得买不如租,认为租房也没什么不好。
但是在龙国……
有‘买不如租’思想的人,绝对少之又少。
即便有一小部分人愿意一辈子租房,但也过不了丈母娘那一关。
有房才能结婚,有房才算安稳,有房才叫事业有成……
种种思想观念作用下,龙国人本身就有强烈的购房诉求。
再加上股市大涨大跌,跟赌场一样不太靠谱,也让拼搏努力,好不容易有点积蓄的老百姓,觉得炒股还不如买房。
而各地为了多卖地多收税,各大房产商为了多卖房,炒房客为了多赚钱,权贵们为了多捞好处……
众多既得利益者,也十分乐于想方设法的炒高房价。
他们总能想到办法,制造噱头、创造需求。
不管是为了结婚成家,还是为了医疗教育。
亦或者只是单纯跟风,觉得投资买房能稳赚。
总有一个需求,能刺激到民众神经。
哪怕掏空家底、背上房贷,也要咬牙买一套。
至此。
房地产行业的弊端,也就开始暴露。
除了导致过度投资、资源浪费、工业污染、低端产能过剩、产业升级转型困难等缺点之外。
最大的缺点,便是造福了一些人,也害苦了更多人。
尤其是那些掏空家底给了首付,背上沉重房贷,房价却不涨反降,房子甚至还烂尾没有交付的。
而房价一旦炒到了极高,物价也必然会不便宜。
高昂的房价物价,让生活成本极高、生活压力巨大。
其结果便是,不少年轻人放弃拼搏,不恋爱结婚也不生孩子。
结婚率和生育率持续下降,跌得惨不忍睹,人口不仅老龄化还负增长……
隔海相望的樱花,便是活生生的典型例子。
像赵立春这样身居高位的,又怎么可能看不到?
“儿啊,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更难!”
赵立春长吁了一口烟气。
“你不是常跟我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吗?”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谁不想大力发展房地产?”
“而且很多人也只顾自己,只管自己挣了钱或者升了官,哪管以后洪水滔天?”
赵瑞龙淡淡一笑。
“我当然知道,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不说其他省市了,就说咱们汉东,土地财政也是极为重要的财税收入来源。”
“就像咱们脚下的京州,没有蓬勃发展的房地产,没有丰厚的财税收入,哪有钱搞好城市建设、开出大量优惠条件招商引资?”
“而不搞好城市建设,没有足够多的优惠条件,也没办法招商引资,不能持续吸纳大量的外来人口,也无法支撑房价持续上涨。”
赵立春苦笑道:“所以这已经形成一种循环了,想要轻易打破是不可能的。”
“我没说要打破循环啊!”
赵瑞龙弹掉烟灰后,郑重其事的说道:
“我从来没说过,不允许房地产发展。”
“谁也不想一家老小,蜗居在又老又旧的小房子里,甚至整个楼层共用卫生间。”
“就冲老百姓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有改善居住条件的诉求,房地产行业就应该允许发展。”
“况且咱们还有大量没啥文化的农民,需要干活挣钱,机械、建材、家电等许多行业也需要房地产消化产能。”
“我给沈总说的是,咱们应该强劲有力的调控,让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让各个城市不盲目扩张,降低各地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赵立春眉头紧锁的问道:
“那你觉得,他会同意限贷限购的调控政策吗?”
很早以前,父子俩其实就是探讨过房地产调控。
因为汉东发展高质量经济,赵瑞龙又投资了上千亿米元。
大量的项目落地、外来人口涌入,让汉东的房地产行业也如同打了一针鸡血。
买房的人多了,房地产商们为了多赚钱,自然趁势上涨房价。
像京州市,本身就是汉东的省城,还有大量的高科技项目。
相比于去年,房价已经上涨了三成。
个别新开的楼盘,甚至已经敢叫价每平米五千。
而现在京州绝大部分工人,每月加班加点的干,工资奖金到手也还不到三千。
虽然还没到工资三千、房价过万的恐怖程度,但如果不加以遏制,估计也快了。
“沈总高瞻远瞩,肯定会同意。”
“不过就算他同意,想要变成具体政策实行,恐怕也需要很长时间。”
戳灭烟头,赵瑞龙扭身看向父亲。
“不过咱们汉东,可以充当先锋啊!”
“咱们作为高质量经济发展试点,本身就有一定的自主权。”
“为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和长远发展,压制投机炒房,切实减轻老百姓购房负担,咱们调控房地产也是理所应当。”
“最关键的是,当初沈总大力支持咱们搞试点,咱们要是调控成功了,就不仅给其他省市充当了表率,还让沈总脸上有光,更有底气全国推广。”
“到时候,房地产不再过热发展、各地的土地财政收入也有所下降,是会伤到一些人的利益,他们必然会痛恨你,可是亿万老百姓却记住你了呀!”
赵立春当即点头。
“有道理!其他省不敢做的事,咱们汉东偏要第一个吃螃蟹!”
“老子这些年之所以能平步青云,一大原因就在于敢打敢拼,敢为天下先!”
“不过具体怎么调控呢?总不能一上来,就全省限贷限购,让不少市县的土地财政收入大幅暴跌吧?”
说到这儿,赵立春下意识的瞥了一眼房门。
“还有,一旦调控,房价短期内必然下降。”
“要不,等你几个楼盘都卖完了再出手?”
赵瑞龙一怔。
看着赵立春那认真的目光,关切的眼神。
恍然意识到,人果然都是有私心的。
打个时间差,就能多赚不少钱。
宠溺儿子的赵立春,又岂能不动心?
“果然,有权就是爽啊!”
“不过一千多亿米元,我都舍得拿出来投资。”
“只要能尽快调控成功,少赚几十亿,又有什么关系?”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69637/69637714/185555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