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一直很安静
对于这首歌,很多人都太过熟悉。我们几乎都曾迷过《仙剑》当时看着逍遥和灵儿爱得那么艰难,那么坎坷时,也会跟着心痛,跟着流泪。
阿桑把这首歌唱得更加悲情,让人总会把它归类在那些适合一个人静静聆听,静静感受的情歌里。
梦是个导游,带团时,我们常常会给游客们讲很多当地的爱情故事。也许是这首歌很伤感吧,听到这首歌,梦第一个会想到的就是关于苏小小的爱情故事。
这个苏小小不是苏东坡的妹妹,她是江南的一代名妓。梦总觉得,苏小小的爱情是凄美的,可也是孤独的。
南齐时,钱塘西泠桥畔一户姓苏的人家生下一女,取名小小。这女孩长得眉清目秀,聪慧过人。父亲吟诗诵文,她一学就会,亲戚朋友都夸她长大后必成为才女。
小小六岁时,父亲不幸病故。为了生计,小小的母亲忍辱为妓。几年的精神折磨,使她身心交瘁,小小十岁时,母亲竟一病不起。临终时,母亲把小小托付给贾姨妈时曾说:“我的心是干净的,但愿小小莫负我!”
几年过去了,小小已长成一个美丽的少女。
小小从小喜爱读书,虽不曾从师受学,却知书识礼,精通诗词,出口成章。
每天,小小总在西泠桥畔散步。山路曲折迂回,游览辛劳,她便请人制作了一辆小巧灵便的油壁香车。
车子灵巧,人儿娇美,穿行于烟云之间,恍如神女下凡。沿路行人议论纷纷,啧啧称奇,猜不出她是何等人物。
渐渐地,很多风流倜傥的少年和文人雅士们来往,常在她的小楼里以诗会友,她的门前总是车来车往,苏小小成了钱塘一带有名的诗妓。
一日,苏小小乘油壁车去游春,断桥弯角处迎面遇着一人骑马过来,那青骢马受惊,颠下一位少年郎君。
小小也吃了一惊,正待下车探视,那少年郎君已起身施礼。小小过意不去,报以歉然一笑。
这名少年名叫阮郁,是当朝宰相阮道之子,奉命到浙东办事,顺路来游西湖。他见小小端坐香车之中,宛如仙子,一时竟看呆了。直到小小驱车而去,阮郁才回过神来,赶紧向路人打听小小的来历住处。当他得知小小出身于妓家时,不禁叹一声“可惜”。
阮郁回到住处,小小的身影总是浮现在眼前,茶食无味,辗转难眠。他想,既是歌妓,与她相识一番,也是人生乐事!
第二天一早,阮郁骑着青骢马,叫人挑着厚礼,径直来到西泠桥畔。
阮郁到苏小小家拜访,受到美人的礼遇,晚上便同榻而眠。苏小小从此与阮郁形影不离,每日共同游山玩水。
阮郁成婚的书信送到家中,阮道气得差点昏倒:堂堂宰相之子娶了歌妓,岂不被天下人耻笑!但山高水远,一时又奈何不得。
阮道老谋深算,强按怒火,写了封信,连同一份厚礼,派人送至钱塘,交给阮郁。信中写道:小小既是品貌双全的才女,他并不反对这门婚事。还提醒阮郁不可贪欢于夫妻之情而荒了学业。阮郁、小小见阮道说得通情达理,才放下心来。
过了些时日,阮郁又接到家书,说阮郁的母亲因受风寒卧床不起,催促阮郁早日回去探亲。
阮郁信以为真,匆匆赶回京城,回去之后才知道,原来母亲根本就没有生病,这一切的说辞,只不过是骗他回来罢了。
进了家门的阮郁,再想出来,哪有那么容易!
苏小小整日企盼,却不见情人回来,终于病倒了。
幸好她还不是爱钻牛角尖的人,一些可心的文雅公子进屋来,陪苏小小聊天,她渐渐恢复了车马盈门的往日生活。
在一个晴朗的秋天,在湖滨她见到一位模样酷似阮郁的人,却衣着俭朴,神情沮丧,闻讯后才知此人叫鲍仁,因盘缠不够而无法赶考。她觉得此人气宇不凡,必能高中,于是主动提出为提供钱物上的帮助。鲍仁感激不尽,满怀抱负地奔赴考场。
佳人薄命,苏小小在第二年春天因病而逝。这时鲍仁已金榜题名,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时顺道经过苏小小家,却赶上她的葬礼,鲍仁抚棺大哭,在她墓前立碑:钱塘苏小小之墓。
“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负一生爱好山水”是苏小小的遗愿。
苏小小的一生帮过很多人,最后却是郁郁而终。
其实,阮郁走后的日子,即便小小重新恢复了车马盈门的生活,可她的心却已经凉了!
阮郁回去后,家里终是帮他重新娶妻纳妾,而小小呢,却是孤独终生!
一直很安静
阿桑
空荡的街景想找个人放感情
做这种决定是寂寞与我为邻
我们的爱情像你路过的风景
一直在进行脚步却从来不会为我而停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
来交换你偶尔给的关心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
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你说爱像云要自在飘浮才美丽
我终於相信分手的理由时候很动听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
来交换你偶尔给的关心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
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
我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
以为自己要的是曾经
却发现爱一定要有回音
我们的爱情像你路过的风景
一直在进行脚步却从来不会为我而停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
来交换你偶尔给的关心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
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
除了泪在我的脸上任性
原来缘份是用来说明
你突然不爱我这件事情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67/67201/36558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