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嫡女谋略:妻主魅力大 > 第221章

第221章


嬷嬷瞧着柳姨娘的神色和缓了些,便又笑着劝道:“姨娘,并不是在乎那几两银子,这可是您在府里的脸面,您想,连那两位姨娘都得了年赏,独您没有,这府里的下人能不说嘴么,到时候可就……”嬷嬷有意停了下来,让柳姨娘自己去想,柳姨娘还不算笨,很快便想明白过来,只说道:“嬷嬷,服侍我换衣裳吧,就拿前阵子大小姐送来的料子做的衣裳。”

        柳姨娘的嬷嬷欣慰的笑道:“是,奴婢这就去取。”很快柳姨娘便穿戴好了,挺着肚子去颐年居领年赏了。

        到了颐年居之后,柳姨娘见院子里站了十几位嬷嬷,站在这些嬷嬷们前面的便是周谢二位姨娘。在整个伏威将军府,韩老将军于女色上从不在意,年轻的时候又常年在外征战,便没有纳过姨娘,等韩老将军解甲之时,他都是有孙子的人了,也没了纳姨娘的心,因此老一辈的姨娘韩府一个没有,韩远关也只有李氏一人,只有韩远城刚四十来岁便纳了三个姨娘,与韩老将军和韩远关怎么看怎么都不象是父子兄弟。

        柳姨娘走到前头,原想站到周谢二位姨娘的中间,借机显示自己是贵妾,与周谢二人是由丫鬟抬的姨娘不同,可是周谢二人靠在一起站着,柳姨娘根本就插不进去,她抬头看看周谢二位姨娘,两个姨娘根本就不理会柳姨娘的眼色,只是笑笑,柳姨娘心中生气,便挡着周谢二人,站到她们的旁边,谢姨娘见了便轻声唤道:“柳妹妹,你该与我们站在一排。”

        柳姨娘被谢姨娘这么一说,俏脸发红却又不敢发作,只能憋着满肚子的气走到周姨娘身边站下,如此一来,也算是按做姨娘时间先后排序了。

        隔着窗子,韩老夫人对看着外头的青瑶说道:“瑶瑶,看出什么没有?”

        青瑶摇着韩老夫人的胳膊撒娇道:“请奶奶指点青瑶。”

        韩老夫人笑道:“咱们家人口算少的,其他人也都还算本分,就是这个柳姨娘掐尖儿好强不容人,你那个糊涂爹啊,心思都用错了地方。瑶瑶,似这等人留在身边就是祸害,要早早的打发了才行。”

        青瑶忙应道:“是奶奶,青瑶明白了。不过青瑶以为这柳姨娘便不足为惧,只这么点子小事心里都存不下,依青瑶所见,她也不是能上高台盘的。奶奶,您说青瑶说的对不对?”

        韩老夫人含笑点头,正要说话的时候却见菱花走过来屈膝道:“老夫人,人都到齐了,您该放年赏了。”

        青瑶扶着韩老夫人站起来,去了院中放赏,一院子的人都跪了下去,因没有韩老夫人的特别允许,柳姨娘也不得不跟着跪下,她那双眼睛里便含了几分怨意,韩老夫人瞥见了,却不当回事,她才不惯柳姨娘这毛病,不就是怀个孩子么,有什么大不了的,还真把自己当成金尊玉贵的娘娘。

        青瑶唱名,被点到名的上前从韩老夫人手中接过年赏,她们每人都得了一只绣着如意吉祥的荷包,每个荷包里装的东西自然是不同的,有人荷包里装的是金锞子,有人装的是银锞子,数量也不尽相同。柳姨娘偷眼打量别人的荷包,特别是周谢二位姨娘的,与自己的荷包一对比,柳姨娘心里的火气就腾腾的蹿了上来。

        周谢二位姨娘手里的荷包都是沉甸甸的,特别是谢姨娘手中的荷包因为系绳没有拉紧,还露出些微金色,一看便知道里面装的是金锞子。而柳姨娘手中的荷包便轻了许多,隔着荷包试一试,里面只有两只小小的锞子,柳姨娘估计大概是对八分的锞子,就算是金锞子,也没有多少。

        大家再次跪下谢过韩老夫人,韩老夫人又笑着说了几句慰劳鼓励大家的话,这才让众人散去。在回去的路上,柳姨娘打开荷包一看,鼻子差点儿气歪了,这荷包里竟然只有一对小小的银锞子,竟然连五两银子都不值。恰在此时,远远的,一句话飘到了柳姨娘的耳中,“孙嬷嬷,你得了多少年赏?”

        “我今年干的比去年卖力,所以也比去年得的多,今年我得了四个金锞子呢,这回家里过年,可宽裕多了,老夫人真是好人啊!”

        一个嬷嬷竟然都能得四个小金锞子,柳姨娘知道,就是算是再小,一个金锞子少说也得有二分,四个金锞子怎么也要值十两银子,她好歹也是一个为韩家生了一个孙子,现在肚子里又怀着一个的,却只得了不到五两银子的年赏,这让柳姨娘如何受的了。她气鼓鼓的将荷包向跟着她的嬷嬷手里一丢,怒道:“赏你了。”

        那嬷嬷以为不妥,便推辞道:“姨娘,这是老夫人赏您的,回头万一老爷问起来……”

        柳姨娘气道:“他问?他问就拿给他看,说出来也不怕丢人,堂堂伏威将军府,连赏个下人都给十两银子,我还是个主子,却只有这么点儿,竟连个下人都不如了。”

        柳姨娘的话让从对面走过来的沈嬷嬷听了个一清二楚,沈嬷嬷心里很不高兴,同时还觉得非常丢人,因为此时沈嬷嬷正引着永定侯府的梁嬷嬷进来,梁嬷嬷又替她们大夫人孔琉玥给青瑶送信来了。

        梁嬷嬷当然听到柳姨娘的话,不过这是伏威将军府内部的事情,她只能听到装没听到,而柳姨娘身边的丫环看到沈嬷嬷引着一个别府的嬷嬷走来,便悄声提醒了柳姨娘,柳姨娘才算住了口,气哼哼的回了远逸堂。

        梁嬷嬷见到韩青瑶,先行了礼,然后便将孔琉玥的信呈上,青瑶打开一看,原来是田田向她求助,便立刻对沈嬷嬷说道:“沈嬷嬷,你陪梁嬷嬷去吃茶吧,孔姐姐这封信回起来用的时间要长些。”

        梁嬷嬷忙欠身道:“不敢不敢,奴婢就在外头候着。”

        小满笑着说道:“嬷嬷您只安心的吃茶吧,我们小姐总要慢慢的写了回信才是。”

        梁嬷嬷来了韩府几次,次次都见到小满,也算是有缘了,便笑着拿了一个荷包给小满,说是给她买糖吃,小满最清楚青瑶和孔琉玥有多么要好,便大大方方的收了下来,扶着梁嬷嬷到外头用茶了。

        孔琉玥向青瑶要二十道菜的菜谱,为了避免重复,还把永定侯府的一百零八道菜名都写了上来,青瑶看过一遍之后笑着自言自语的说道:“这有什么难的,别说是二十道,便是二百道不重复的菜出难不倒我,唉,偏上田田遇上这种事情,从前她是最不爱在这上头花心思的,我得写的详细再详细才成,若是写的不清楚让田田办砸了这趟差使可就麻烦了。”

        拿出厚厚一叠信笺,青瑶很仔细的写了起来,写了一会儿,青瑶放下笔自言自语道:“给田田十二道稍微简单点的菜谱让她拿去教给厨子做,我再做八道复杂的,压得住场子的菜在大年三十送过去,狠狠扇那个该死的傅三婆娘一耳光,还敢撂挑子使绊子难为我家田田,真想一脚揣死丫的,省得给我家田田添堵。”

        按着田田的要求写好了菜谱,青瑶又把自己这些日子写的日记都拿出来,用湘色绣金哆罗呢包袱皮儿包包好了,才叫小满引梁嬷嬷进来。

        梁嬷嬷看到那一包袱的信,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替她的大夫人高兴,能有象韩青瑶这样一个闺中蜜友,真是一件幸事。虽然梁嬷嬷有时候也会犯猜疑,大夫人在柱国公府的时候和韩小姐根本没有任何往来,怎么嫁到永定侯府之后却突然和韩大小姐好的象一个人似的,不过梁嬷嬷在柱国公府当差多年,自然知道什么是该想的什么是不该想的,因此便也将这个念头撂下来,甚至在芜香院的董嬷嬷有意无意的打听时,她还会很自觉的替孔琉玥说话,只说韩小姐在大夫人出阁之前,便已经常常有书信礼物来往了。

        送走了梁嬷嬷,沈嬷嬷才进来将柳姨娘在路上说的话回了青瑶,只等着青瑶的应对。

        青瑶想了想才说道:“马上就到年三十了,这大年下的若是闹出点什么事反而不好,这样吧,回头你去远逸堂申斥柳姨娘一番,点出她的错处,并让她好好反省,若然不改,再敢大放撅辞,过了年奶奶自会收拾她。”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67/67139/36496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