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黑道 > 第399章 无间暗战,现转机

第399章 无间暗战,现转机


林耀东和张泰本是不同世界的人,一个循规蹈矩,一个桀骜不驯。

命运却在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点将他们的轨迹交织在了一起。

那是林耀东最落魄的时候。

他的小生意刚刚起步,一场莫名的冲突就将他辛苦积攒的根基尽数摧毁。

在走投无路之际,他想起了这位曾经的同窗。

在南城的道上,“平事”是张泰他们这种人常接的生意。

那一次林耀东找张泰帮忙,他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不是出于某种情谊,而是看中了林耀东身上那种难得的特质。

这个决定成为张泰最英明的抉择之一。

事后,他邀请林耀东加入自己的公司。

有了林耀东加入的泰盛公司如同一支离弦之箭,迅速在南城站稳脚跟。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差异也愈发明显。

张泰始终保持着他的行事作风,狠辣果决,不计后果。

而林耀东即便身在黑暗,却始终保持着某种克制,这种克制源自他心中那个温暖的港湾。

在城东一处高档小区里,林耀东过着另一种生活。

他的妻子在本地最大的商场担任经理,女儿今年刚迈入小学校门。

每个黄昏,当南城的灯火次第亮起,他都会准时放下手中的事务,回到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家。

晚饭后,一家三口在小区的林荫道上散步,远处高楼的灯火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这种双重生活赋予了林耀东独特的视角。

在他的世界里,既有道上的冷酷算计,也有普通生活的温情脉脉。

正是这种平衡,让他在张泰的阵营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准则,也让他在处理事务时多了一份审慎。

毕竟,对他而言,每一个决定背后都关系着一个完整的家,一份难得的幸福。

这本该是个平常的夜晚,像往常一样带着家人去散步。

可当林耀东来到楼下的时候,妻女的身影不见了。

正当他四下张望时,一个青年无声地靠近,手里捏着一部正在通话的手机。

青年眼神阴冷,不发一言地将手机递来。

林耀东心头一沉,喉咙发紧。

接过手机时,他的手指微微颤抖。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冰冷:“想要老婆孩子平安,就把泰盛的投标资料给我的人。”

话音一落,通话便戛然而止。

汗水沿着林耀东的脊背滑落。

多年来他始终谨守着一条界线,尽量不碰泰盛的见不得光的生意,就是为了给家人一份安全。

可如今,这道界线还是被打破了。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睁开时眼神已恢复清明。

“在这等我。”

他对青年说完,转身大步走向停车场。

泰盛大楼依旧灯火通明,他轻车熟路地进入办公室,从保险柜里取出标书资料。

看着手中的文件,他嘴角浮现一丝苦笑,这些年来小心翼翼守护的原则,在妻女安危面前不堪一击。

回到小区,他将资料交给那个青年。

也是这时,妻子带着女儿出现在了他面前,丝毫不知方才发生的一切。

“耀东,刚才去哪了?”李玲端详着丈夫的脸,眉间带着一丝担忧。

林耀东看向这张朝夕相伴的面庞,挤出一个微笑:“去公司拿了点文件。你们刚才怎么突然不见了?我还有点担心。”

他的语气刻意放得轻松。

“哦,刚下楼物业李阿姨就叫住我们,说有人捡到东西,让去认领。”李玲抱着女儿朵朵,手指轻轻整理着孩子额前的碎发,“去看了一眼,是别人家的,白跑一趟。”

林耀东站在原地,注视着妻女的一举一动。

朵朵扎着两条羊角辫,正扯着妈妈的衣角说着今天学校的趣事。

路灯将他们的影子交叠在一起。

他突然上前一步,将妻女拥入怀中。

这个突如其来的拥抱让母女俩都愣住了,朵朵的话音戛然而止。

“耀东?”李玲的声音里带着困惑,“怎么了?”

林耀东收紧手臂,仿佛要将这份温暖永远铭记。

他抬头望向远处高楼的灯火,声音低沉而坚定:“你不是想让朵朵去省城读书吗?我想了想,我们搬去省城住吧。”

这句话在夜色中久久回荡,带着某种决绝。

李玲还想追问,但丈夫眼中那抹深沉的神色让她把疑问咽了回去。

朵朵在父亲怀里扭动着,天真地问:“爸爸,省城有大海吗?”

……

夜色渐深,废品收购站办公室的灯光依然明亮。

杨鸣翻阅着面前一沓厚厚的文件,目光在每一页上细细扫过。

这份由黄海手下送来的资料,远超他的预期。

不仅有泰盛公司千方百计搞到的标底数据,连评标委员会的详细名单、招标代理公司的内部信息,甚至关键人物的私人背景都一应俱全。

作为泰盛集团的核心人物,林耀东一直试图在黑白两道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

他那份刻意与地下势力保持距离的谨慎,在黄海眼中反倒成了最显眼的破绽。

黄海对待这次合作的态度,让杨鸣略感意外。

那个外表粗犷的男人,在对付张泰的问题上展现出惊人的智慧。

曾经奉若圭臬的江湖道义,在多年前那场背叛后被他彻底抛弃。

运用了一个小小的把戏,就撬开了泰盛公司最坚固的大门!

类似这种工程投标流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交保证金和买标书,就像买房要先交定金一样。

第二步是准备投标文件,这个文件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明标,就是商务标,里面写着公司的资质、业绩、注册资金等信息。

另一部分是暗标,就是技术标,这部分特别讲究,必须用统一的纸张、字体、格式,而且不能有任何能暴露公司身份的信息。

比如说,如果你公司之前建过一个很有名的地标建筑,在技术标里就不能提这个项目,因为一说大家就知道是你们公司。

这就像是匿名学术论文的评审,评审专家只能看到论文的内容,不知道作者是谁。

第三步是开标,到了规定时间,所有参与投标的公司代表都要到场。

工作人员会给每份技术标编号,比如1号、2号、3号,然后密封起来。

评委看到的只是一份份编了号的技术方案,不知道是哪家公司的。

第四步是评标,评委会先对技术标打分,完全根据方案的质量来评判。

等技术标评完了,才会公布每个号码对应的是哪家公司,然后再看商务标,最后综合评分决定谁中标。

而这种看似公平的竞争中,操作空间也很大,例如通过关系知道标底价格,投标报价与标底越接近,得分越高。

可以说知道了标底,中标的概率就会大幅度提升。

如今杨鸣拿到了标底,和泰盛公司的方案,只要在这两者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竞标方案,基本上就能够做到十拿九稳!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65724/65724646/198879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