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三河酒厂 > 第281章

第281章


13. 命运多舛的小城

此时的三河酒厂仍然被阴云笼罩着。上市公司的股价仍然在低谷徘徊,似乎短期内没有重新上涨的迹象。这件事把三河之前刚刚抬头的气势完全抵消掉了。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势头和精神最旺盛的时候停下脚步,再次上路多多少少会有一丝犹豫和艰难,时机稍纵即逝,所以才无比珍贵。

张总看着上市公司的股价,脸上有点愁云密布,因为他的身价在缩水,尤其是在一波涨停之后。如果从来没有得到过,也就不会有什么妄想,但是得到了再失去,才是最大的痛彻心扉。

马东海依依不舍的送走了李钊,本来两个人亦师亦友的关系可以继续维持,如果不是这件事,也许两个人可以携手创造未来,但是现在,他毅然决然的离开了,给自己留下了一个疑惑。当初他身份卑微时,离开是迫于无奈;而现在他进退有据,却走的干净利落。自己真是搞不懂他的想法。除了这件事,马东海也在思考着自己的明天,因为这位张总显然不是行业内的行家里手,更多的是进行内部管理,自己虽然掌管销售,但是有些事总不能独断专行。让不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是一种错乱,也是一种悲哀,但是现在,悲哀就这样存在着。自己却毫无办法。

三河的所有职工本以为外来资金可以利用资本优势把脚下的平台拉高,这样就可以在更大的舞台上翩翩起舞,三河像是一只即将展翅的雏鹰,等待着输血完毕,就可以展翅翱翔;但现在情况似乎正好相反,三河酒厂反而成为了对外输血的主力,所有人没能等来上市公司的高薪资和高福利,反而却为上市公司的错误卖血求生。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很多的能工巧匠。比如先秦的鲁班和李冰,三国时期的马钧,宋代的韩公廉,明朝的宋应星等都称得上是各个领域的技术翘楚,中国的茶叶、瓷器、建筑等也以其精美蜚声海外。但是似乎到了近代,工匠精神传承和发扬越发匮乏,这也是缺乏百年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追求“短、平、快”,追求即时利益而忽略品牌效应的现象,并非个例。打造一个百年企业,需要重新拾回久远的工匠传统与价值情怀。要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从根本上摒弃“快富、暴富”的心理,放下功利心、浮躁心、投机心,投入理想、梦想、思想,才能厚积薄发,宁静致远。

一个企业和品牌历经百年,走过了时代的沧桑,走过了岁月的流转,走过了存活的无奈,更需要去发扬和珍惜,那是几代人的心血,也是几代人的期望。它们不该就此失去存在的意义,也不该沦为资本的道具。

这个小城依然平静,因为这里似乎只是一潭死水,难有波澜。尽管上市公司的并购着实让媒体们欢乐了好一阵子,但是各种酸甜苦辣,也只有经历的人才能知道。但是有一件事似乎是被证实了的:这个小城和其中的企业,从来不会是资本真正要发挥价值的地方,那些巨额的资金,也许只是从这里流经而过,顺便带走他们想要的东西,留下一地狼藉。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63827/63827034/192580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