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三河酒厂 > 第296章

第296章


3. 熟悉而陌生的老厂

江程琳叫吧台的大姐购买了儿童的泳裤,便开始当起了教练。孩子非常喜欢浮在水中的感觉,他始终紧紧抓着江程琳的手,跟着她在水中慢慢的游行。这和陆地上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对于这个孩子来说,这真的是个新的世界,充满了欢乐。

在休息的间隙,江程琳和李钊不由自主的聊到了三河酒厂,以及江程琳接下来的打算。

“现在的情况不太好。我听之前的同事说起过,上市公司的股价几乎算是崩了,高层入狱的入狱,消失的消失,被派来接替你的张总想要调回去都招不到门路和机会。而且现在,他开始变本加厉的搜刮各项资金和费用,根本不顾厂子和职工的死活。”李钊说起来也觉得唏嘘不已,明明是一盘好棋,怎么就突然走成了这个局面。

“对不起。”江程琳沉默了,提及三河酒厂就会让她想起伤心的往事和伤她心的男人,那个男人现在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而自己和三河酒厂的普通职工一样,感受着无助和焦虑。“其实,做企业需要工匠精神,这样才能守住本真,把事情当做事业做下去,才会被认可,也会有出路。可惜,我当时鬼迷心窍,否则,有你在身边,也许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这件事也怪不得你。我在这里呆了十多年,看到三河酒厂的今天也是非常的痛心和难过。不过,其实这也是偶然中的必然,所以你不用自责。”李钊看着一旁的儿子说,“在我出国找你的过程中,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三河酒厂会有今天的局面呢?我觉得有几点原因。

第一,从传统的国企转制过来,始终没有完全摆脱旧有的体制和风气,思维僵化、官僚,落后于先进的管理方法;

第二,裙带关系错综复杂,往往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在关系和背景面前,规章制度成为了一句空话和套话,制度只能制约那些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的人,劣币驱逐良币,所以内部矛盾重重,执行力很难保证;

第三,整体人员素质偏低,人才储备明显不足,引不进人才,也留不下人才,最终在市场的竞争中只能败下阵来;

第四,生长的土壤太过贫瘠,那个小城实在谈不上有任何的养分,商业环境越差,就越难以发展,越难以发展就越受到地方的制约,进入一个死循环,走不出这个怪圈;

第五,外来资本的抵触因为毫无投资价值而形同死水,你当初收购三河的时候我已经倍感惊讶,而现在上市公司的并购更加说明,没有人会真正把资金投入到这里,更多的是搞噱头、赚快钱,玩一玩就走,根本不是为了投资这里,因为这里确实没有什么投资的价值。

第六,偏僻的地理位置和冗杂、过度的地方干预,也会让人望而却步。所以,出现今天的局面,我并不感到意外,只不过有很多的同情和痛心。”

江程琳看着他,眼中满是敬佩。没有想到,这个男人把问题看的这么透彻,不仅想通了自己的人生,还把企业和地区的发展看的这么透,也许是当初选择的平台耽误了他的发展,否则,很难说他不会风生水起,叱咤风云。

“我现在越来越欣赏你了。远比我想的要厉害的多。”江程琳笑着说。

“一个人走过了太多弯路,自然而然就理解弯路和直行的区别和拐点了。我只算是个笨蛋,否则也不会弄的家庭破裂,儿子缺少关怀。”李钊叹了口气,也许,自己的确走了很多弯路,甚至有时候一意孤行。“不说这个了,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我想,做自己的酒。你还记得江琳吗?那个品牌的商标权和使用权还在我的手里。在我离开三河的时候,这件事始终没有划分清楚,在并购的时候也没有明确,算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吧,现在三河办事处的徐鹏飞还在继续运营,把这部分利润上交给三河。但是如果我想要拿回来,应该没有太多的阻碍。”这个品牌当时是江程琳的任性之作,没想到鬼使神差,居然还会成为一个火种。

“你还是要做酒吗?我和你说过,这似乎是个夕阳产业。”李钊说。

“也许未必,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未必就是夕阳产业。不过我不想把摊子铺的太大,保持原有的客户和渠道就足够了。我只销售固定数量的酒,即便供不应求也不盲目扩大生产,这样也就没有那么大压力和疲惫了。”江程琳思考着说,“而且,有你这样的人才帮我,我不信做不好。”

“饥饿营销吗?我暂时只想陪着我儿子。”李钊摇着头说。

“我可以替你陪你儿子,然后你帮我运作。”江程琳忽然有点调皮。

“过一段再说吧!我得好好想想。”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63827/63827034/192580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