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扶桑靖国神社
这个时候蒋高振示意了一下钟无道,钟无道顺着蒋高振所指的方向望过去,发现在前面不远处有一条似乎由青石搬铺成的路。钟无道带着众兄弟跑了过去,隐藏在路边的树下,仔细地注意着周围的动静。
这一条由大约由五十见宽,一百公分见长的青石铺就的路,整条路宽也许只有十多米,但是长却有五、六百米。整个青石路面非常光滑,不时地反射着月亮的光芒,钟无道估计平时可能有许多人踩踏才打磨至此。
路的一边是一个高十数米用一尺见方青石建筑的“开”字形建筑,钟无道冷眼望去有点古代的贞节牌坊。钟无道现在的位置就距离这个建筑不到十米的地方,路的另一边是大群的房舍,钟无道看到的灯火就是从那里发出的。
整个房舍隐匿在这片密林中,显得幽暗神秘,一条青石路在月光和雪光的映衬下充满了诡异的光芒。钟无道按照刚才自己这些人所跑的距离来计算,这片密林估计得有好几万平方米。
这到底是哪里,该不会是扶桑的国家公园吧,钟无道在心里念叨着,印象中只有墓地才有这么多的松树。而且大部分的松树长得异常高大,树围足有一个成年人合抱那么粗,按照这个样子估算这些松树得有上百年的历史。
钟无道印象中在介绍扶桑东京的旅游景点中似乎没有这样的一个地方啊。
这时钟无道注意到在距离“开”字形建筑不远处有个很大的石碑,钟无道顺着青石路边就跑了过去。钟无道发现在这条青石路两旁共有两座塔形的石碑,两座石碑上面密密麻麻的写很多类似华夏碑文的东西。
两座石碑大概有十多米高,钟无道过等人来到其中最左的一个石碑。上面除了刻有很多小文字外,还刻了几个很大扶桑文字。由于扶桑文字有很多都是华夏汉字相同的,所以钟无道只认识第两个字,第一个字“靖”和最后一个字“社”,中间的就不认识了。
钟无道看了石碑后,缓缓地说道“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蒋高振禁不住脱口而出“没有想到咱们竟然摸到小扶桑的墓地里来了。”
靖国神社,前身是“东京招魂社”,最初的意图为了给在明治维新内战(戊辰战争)中,为辅佐天皇而死去的三千多官兵“招魂”。
1879年6月,“东京招魂社”改称“靖国神社”,成为扶桑国家神道的核心。靖国”是“镇护国家”的意思。因此,靖国神社不同于一般的神社,是专门祭祀死在战场的军人的神社,它在扶桑大大小小8万多个神社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改称靖国神社后,虽然继承了当初“慰灵”的做法,但同时开始强调表彰功绩的性质和功能。通过表彰、颂扬为天皇、为国家而死的所谓“英灵”,来灌输天皇主义思想。
在1945年以前,“靖国神社”一直是国家宗教———神道的最高设施。天皇不仅在合祀新的战死者举行临时大典时亲自参拜,在每年春天和夏天举行例行大祭时也派代理人参拜。通过天皇的参拜,靖国神社作为宗教教育设施的功能得到了强化。它将这样的观念灌输给人们:只有为天皇为国家尽忠的人才能放在靖国神社供奉,受到虔诚地祭祀。要想得到天皇陛下优厚的恩惠,必须向供奉在此的人学习,为天皇为国家尽忠。
在三四十年代,出于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军国主义者们编织出种种神话,用“靖国思想”驱使士兵在战场上冲杀。“靖国思想”要士兵们相信,效命沙场如樱花飘落,其魂可在靖国神社内找到归宿,作为“靖国祭神”万世不灭,受人景仰。在此谎言的煽动下,无数士兵暴尸于异国荒野。
二战结束后,扶桑军国主义的遗老遗少们一直在寻找把甲级战犯亡灵“魂归靖国”的时机。1978年10月,这帮人终于利用秋祭的机会,把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等14名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处极刑的甲级战犯的亡灵,以“昭和殉难者”的名义偷偷塞进靖国神社,另1000多名被处决的乙级和丙级战犯也被合祀其中。至今,靖国神社供奉着246万多个灵位,其中210万个是二战亡灵。
钟无道等人没有想到误打误撞竟然跑到了扶桑的靖国神社里面来了,对于这个在亚洲臭名昭著的地方,钟无道上学的时候就知道。只是从来没有想到这个靖国神社有一天竟然会如此真实地出现自己面前。
不管那么多了,这么冷的天。先进去找个歇脚地方再说了,钟无道心里打定主意后。带领着众兄弟蹑手蹑脚地朝着靖国神社的中心地带摸去……
钟无道没有想到只因为自己的这个想法竟然惹出了又一场大风波,而整个风波的演变已经远远超出了他能控制的范围
“嘘!”钟无道对大家做了个禁声的动作,大家都随着钟无道的身形藏身在路旁松树里。不一会从前面的青石上走过来一队人,皮鞋踏在青石路面上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大家定睛一看是一队扶桑的自卫队,大概有五六个人。穿着厚重的军大衣,手里拿着手电筒,不时地向林间晃着手电筒的光柱,即使这样步伐依然整齐。
靖国神社是全扶桑唯一有自卫队守卫和悬挂扶桑国旗的神社,可见起地位在扶桑的超然。
好在路边的高大粗壮足够隐藏这些人,这一队自卫队顺着青石路往钟无道等人刚才停留的“开”字形巨大牌坊去了。等这队自卫队消失在夜色中,钟无道一挥手带领着众兄弟朝前面的黑色建筑群跑去。
钟无道等人找到一个可以隐藏的墙边,仔细地观察起整个建筑群。
靖国神社大部分建筑都是木质结构,古色古香,也只因为这样才使得整个建筑群比较完好的保存了百年前扶桑建筑的风格。钟无道感觉整个神社的建筑风格有点类似于北京的故宫,虽然局部有些地方还可以看出有人为完善的痕迹,但是整体建筑的古朴格调还是保存了下来。
首先进入钟无道视线的应该是一个占地上千平米的巨大建筑,暗黑色琉璃瓦,紫红色的柱子,一条黄色的幔帐从房屋的棚顶自然垂下,幔布的上方有淡淡的灯光。在灯光的映衬下钟无道可以清楚地看到幔布上的花瓣形图案。大殿前面的广场四周零星地矗立着几尊雕像,只是夜色太暗了,看不清楚雕像样子。
钟无道不知道这个建筑就靖国神社的主体建筑之一的“拜殿”,拜殿的后面是主殿,这两个大殿是整个神社主要的参拜地点。在整个神社右侧的建筑叫“游就馆”,占地上万平,里面展示着扶桑历代战争的遗物,如火炮、军服、遗书等。展馆内供奉着一些臭名昭著的军人的遗物。偷袭珍珠港、掀开扶桑和米国太平洋战争序幕的山本五十六在展示橱里一身披挂,耀武扬威。“游就馆”外,陈列着扶桑军队在对外侵略战争中使用的各种大炮、高过人头的炮弹等,还有军马、军犬、军鸽的塑像。
现在钟无道藏身的地点就在游就馆建筑群的一个角落里,虽然拜殿里有微弱的灯光,但是无论如何也看不清楚全貌的。整个拜殿在昏暗的灯光里有一种神秘的气息,寒风不时地吹起幔布,偶尔发出一声声低沉的啸声,让人在午夜的这个时候感到一点的恐怖气息。
但是钟无道这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却一点都不在乎,钟无道揉了揉被寒风吹得有点僵硬的耳朵,一挥手带着人就冲进了神社的拜殿。
一进拜殿,钟无道等人立刻感受到和外面不一样的温度,虽然整个拜殿是暴露在外面的,但是里面还是和外面有着一定的温差,钟无道估计里面可能有空调设备,否则不能这么温暖。殿内四周放着很多类似祭台的桌子,钟无道估计应该是摆放某些牌位之类的东西。只是钟无道不知道为什么这些祭台上面是空的,甚至整个大殿连一尊菩萨之类的雕像都没有。
钟无道不知道,在扶桑的靖国神社里是没有具体的牌位,而只有记载在书册上的“灵位”,而这些灵位也只有在重要节日的时候才拿出来祭祀,不时是不摆设出来的。很多二战中的甲级战犯的名字也都在这些灵位其中,供游人拜祭。
不过钟无道发现很多祭台上还有水果,估计是白天供奉上去的。
“祭奠那些杂碎,还不如让咱们兄弟来充饥。”想到这里钟无道毫无顾忌的从其中的一个祭台上拿了一个苹果就咬了一口。
“老大,这…。不太好吧”跟在后面的蒋高振有点不可思议地问道。虽然他对扶桑没有什么好感,但是这些水果祭品毕竟纪念死人的,吃着总有些怪怪的感觉。
钟无道又咬了一口,说道“祭奠谁的我不管,但我知道我要不吃这个水果就会饿死,这个时候你还想上大街去料理啊!哪来那么多忌讳?”
“就是,我也饿了,刚才杀那么多人五脏庙早就造反了。”说着旁边的小弟倒是没有那么多忌讳顺手也拿了一个梨大口地吃了起来。
紧接着包括火凤在内的所有人都顺手牵羊地拿了一个水果吃了起来,毕竟刚才那么大体力的消耗如果没有食物供应的话,是没有办法迎接下面的战斗的。
“快走!那队自卫队又回来了。”最后面的一人注意到刚才那队巡逻的警眨又折了回来,连忙提醒大家。
钟无道立刻带领着大家离开拜殿,向着后院靖国神社的主殿悄声无息地摸去。
靖国神社的主殿坐落在整个靖国神社的中心位置,大殿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为了最大的保持原貌,整个大殿很少经过人为的改动,至少有过几次修葺。
整个主殿比拜殿更为宏伟,上千平的空间,十米多高的顶梁红柱分布在哥哥角落,使整个大殿显得异常的空旷。同拜殿一样这里也没有任何牌位,布置的非常简洁,大殿的周围有黑白色相间的幔步自殿顶垂下,上面写的很多类似符咒的东西,让整个大家的宗教气氛很浓厚。
钟无道发现在大殿正前方有两个门,其中一个门经过一个走廊是通往后院的一个花园,而另一个门就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套间。好在套间的墙壁上还有灯光,虽然有点昏暗,但是足够让钟无道看清房间里的陈设。
钟无道估计这最外面的房间应该是白天为拜祭的人提供焚香之类的地方,因为房间虽然只有三四十平的样子,但是在房间一个角落的桌子摆放着许多的蜡台和拜祭用的沉香,地上还有焚香燃烧后的痕迹,整个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6/6240/40480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