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片段 > 第四十二章 片段之《编钟之铭》B

第四十二章 片段之《编钟之铭》B


.ntp*{:-:-;t:;}.ntp;n;}

        卢汉总说自己没文化,没读过书,不像李颖这样的,还是公务员,肯定学习特好,而自己连唐诗就会背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颖问:“书读得少,没事,女朋友多就行呗!”

        卢汉刚要洋洋得意,看见李颖的九阴白骨张已经暗暗运功,便马上说:“我不是那人!”

        行,逃过一劫。

        李颖不懂什么叫“越位”,卢汉说就是向前传球一瞬间,自己本方最靠前的球员在对方最后一名球员的身后。

        “包括门将?”

        “不,除了门将。”

        “那这个规则定得不好。”

        卢汉很惊讶,问怎么就不好了。

        “你刚才说的是最后一名球员,然后又说是除了门将,那就说明门将就不算球员,门将师傅那么辛苦,他整场基本就在那站着,没人说话没人理的,到头来连个球员的名分都没捞到,这规则太不人性化了。”

        卢汉听完想了好半天,不自觉地点点头,就像李颖说的真有道理似的。

        李颖白天上班,卢汉就在家里看比赛录像,然后蹭到下班的点去接李颖,两个人吃顿饭,或者找个地方去画画,周六李颖陪着卢汉去比赛,风雨无阻,日夜兼程,两个人像两条有规则的曲线,时而交汇,时而分离。

        卢汉的球队叫“八风”,取八面威风之意。八风的老少爷们都说卢汉找了个好媳妇,他们评判一个队友媳妇好不好的标准只有两个,一是会不会帮着捡球,二是起哄时会不会脸红。

        卢汉说这一周要去外地比赛。

        “哪里?”

        “河北。”

        “联赛?”

        “对,网上报名组织的。”

        “几日回来。”

        “三天。”

        “好,我等你。”

        卢汉在周四这天踏上了去河北的列车,一行十五人,浩浩荡荡,犹如进城。

        卢汉临走时说:“你要适应我这种经常外出的生活。”李颖点头,在卢汉面前,李颖开始不再较真和霸道,这让306的姐妹们颇为惋惜。而每次分开前,李颖能做的事,只有一件,就是叮嘱卢汉踢球时注意安全,每次叮嘱十遍。

        卢汉对足球的爱,在李颖的心里,是隐隐感到的,虽不那么强烈,但却怀有极大的崇敬,现在对于三丫头来说,足球就是她至高无上的神灵,她要每天参拜,要虔诚信奉,不能有一丝的懈怠和质疑。她安静地画画和喝咖啡,一个人听音乐,度过了悠闲的下午时光,等着三天后卢汉的回来。

        三天后,卢汉出现在了李颖的面前,两个人在车站紧紧拥抱,队友们简直不忍直视。

        “给你带样东西。”卢汉说。随即取下背包,从里边抽出一深红古色盒子,打开对着李颖——是一只画笔的木雕。

        李颖在这微小的木雕前停顿数秒,然后又深深地拥着卢汉。

        后来,两个人在过圣诞节的朋友聚会上,再一次回忆当初在一起时的情形,卢汉再一次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感叹,他又一次发问:“我没文化,没工作,没房子,你喜欢我什么?”

        李颖沉思片刻,趴在卢汉耳边说:“喜欢那天你和我第一次打招呼时,你编钟一般的嗓音。”

        “什么?编钟?”

        “战国时期的青铜编钟。”

        “不知道,那东西好听吗?”

        “好听,一字一顿,一字一音,听上去,很清晰。”

        “敢情你喜欢我不是因为我的球砸到你。”

        “废话,你见过被害人喜欢上杀人犯的?”李颖摇身一变成了曾经的那个三丫头。

        “真是撞枪口,我没文化,这个我却知道,还真有被害人喜欢杀人犯的!”

        “不信!”

        “变态心理学的一种。”

        李颖“呲”了一声,没理他,表示鄙视。

        满地白雪成了两个人这个冬天爱情的最好见证,因为这一年的雪特别大,李颖很开心,她开心的不仅仅是可以堆雪球,更开心卢汉的比赛因为天气原因,经常取消,所以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这个未来的老公在一起。快过年了,两个人也煞有介事地办起了年货,卢汉帮李颖家扛东西,李颖给卢汉的妈妈织围巾,一切都那么的顺理成章,浑然天成。

        这天李颖在雪地里和卢汉堆雪人,李颖一边拿石头子往雪人脑袋上按,一边嘴里说:“大球星,你可以答应我一件事吗,过年了,就当我许个愿吧。”

        “说吧。”

        “先答应我”

        “你先说。”

        “先答应。”

        “好吧。”

        “我们二十五岁那年,就开始找工作行吗?”

        “为什么?”

        “我的大球星,你是这个时代下难得的理想主义者,但是你更需要油盐酱醋的物质生活,这些话没有人会告诉你,只有我,你这个小老婆。”

        卢汉哈哈大笑,说你可不是“小老婆”,你是我正室。

        李颖把脖子梗起来,说“小是形容词,形容本丫头小巧玲珑,纯洁可爱!”

        “你哪小?我看不小,该大的地方挺大。”

        “滚!”

        卢汉一溜烟跑了……

        春节的哄闹还没有散去,李颖便和家人有了一次激烈的争吵,原因很简单,家人对卢汉不满意。

        “为什么?”李颖问,其实她自己知道答案。

        “还用说?爹妈不求有房有车,只求安稳过日子,得有个工作吧!”

        李颖气不过,没话说了。

        “说话啊你!”母亲咄咄*人。

        “说什么!你们不懂!”

        “你懂!”母亲气急了。

        “工作都没有,社会上的混子!”

        李颖冲着家人喊:“他不是混子!他是最难得理想主义者!”

        “姑娘,你知道什么叫理想主义?”父亲低沉地说。对于大学教授的父亲,李颖不敢反抗,她知道反抗也无益。

        “姑娘,爹不说你,生活要你自己去悟,等你结婚了,就知道什么叫理想主义。”

        “什么,还让他结婚?结婚之后知道不知道有什么用?晚了!你个糟老头别在那装知识分子了!”母亲又从里屋走出来。

        李颖坐在沙发里,埋着头,不再发出任何声响,骨子里对卢汉价值观的矛盾态度在争吵中渐变成了同一种感觉——绝望。

        第二天卢汉问李颖是不是心情不好。李颖笑着回答:“没有啊!我的大球星!”

        三月,地上的雪一天一天地化去,卢汉的比赛开始恢复了正常,李颖送给了卢汉一对护腿板,还别有用心地在上边画上了两个卡通小人,那就是他俩。卢汉对这个礼物满意不得了,以至于穿上它第一场比赛都发挥失常了,八风的队友问卢汉怎么了,是不是阳痿了,卢汉说是幸福来的太他妈突然,不信你们试试。

        八风队长老韩说,当幸福送上门来的时候,不要开门,也可能是搞传销的。

        李颖突发奇想,说要用相机拍下来卢汉踢球的画面,然后画出来,挂在自家的墙上。

        卢汉说这主意好是好,怎么感觉我像死了呢,年纪轻轻,照片就上墙了。

        周六这天阳光很好,比赛是在下午的4点钟,卢汉参加完全队的热身,便匆匆换上衣服,到自己的右边卫位置上,等着开球,还冲李颖竖起了大拇指,李颖想了想,眼眉一挑,竖起中指以示回应。

        比赛开始了,卢汉异常活跃,他知道李颖正在拍自己,自己一定要拿出最好的状态,要不然自己的遗像还要上墙呢,这都最后一张照片了,还不得好好照照,摆摆造型啥的。

        李颖坐在场边,拿着相机,伺机抓拍,拍了几张,想看看拍的效果,阳光太足,她把相机揽在怀里,用手挡着,专心地整理。结果听见场上一声惨叫,她猛一抬头,卢汉已经躺在那了,李颖心想,完了,这回照片真他妈上墙了!

        李颖冲过去,只见卢汉抱着一条腿嗷嗷直叫,李颖啥了,身边一帮大老爷们叽叽喳喳地说,有的说抽筋了,有的说是撕裂了,李颖根本不懂什么撕裂不撕裂,还是队长老韩经验丰富,说应该是骨折了,赶紧去医院吧。

        事实证明,老韩是对的,卢汉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卧床休整。

        卢汉像皇上似的,一边吃李颖喂他到嘴边的鸡蛋糕,一边问:“媳妇,我想知道,你说当时我摔倒那一瞬间,你脑子里想什么?”

        “你敢听实话?”

        “想听。”

        “我想,你这回照片真上墙了!”

        卢汉听完都要哭了。

        卢汉的父母见到了李颖,说说笑笑几分钟就喜欢上了三丫头,卢汉母亲当着李颖的面,说儿子你最好赶紧找个工作吧,把咱三丫头娶到手,爹妈就放心了。

        卢汉用嗓子昂了一声,表示轻轻的不耐烦,说你儿子这么优秀,她跑不了!

        李颖冲着卢汉母亲嘿嘿一笑,一口白牙,锃明刷亮。

        卢汉骨折的消息,李颖一直瞒着家里,否则爹妈不会同意她每天照顾卢汉到很晚,她说的理由无非三个,一个是加班,一个是聚会,最后一个才是和卢汉去画画。而她最辛苦的就是第三个理由,这意味着她每天都要在医院画一幅画,带回家,这是证明。

        “你每天还在画什么?”

        “画你啊,我还要参赛呢。”

        “参赛?”

        “一个运动主题的画展。”

        “那你可得把我画好点。”

        “我画的就是你即将跌倒的一瞬间,但表情却大义凛然,跟要就义了似的!”

        “现实呢?”

        “现实?你还好意思和我说现实,那天你都狼狈死了!”

        后来,狼狈的卢汉问:“你家人同意我吗?”

        每次这时,李颖都阳光地一笑,说:“我还没问呢!”

        在李颖的眼里,她最赞同的是卢汉那句“你的青春别被狗吃了”,坐在机关办公室里,李颖在二十三岁的年纪就过上了“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日子,她羡慕卢汉,羡慕他在这个时代下,坚守信念,即使一切看上去遥不可及,又玩世不恭,但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对行走在这个烦躁的世界上的人们来说,却有着多么大的诱惑力。

        李颖问卢汉如果有一天找工作,最想做什么。

        “焊工?理发师?开个饭馆?出租车司机?都行。”

        李颖削苹果皮的手停下来,想了想,又默默地对卢汉笑了笑。

        眼看进入到了六月份,卢汉终于可以下床行走了,李颖每天依旧过来帮着卢汉锻炼,卢汉说自己都二十来岁了,很难想像是怎么从当初两三岁这样学习走步到今天能在球场上肆意撒野。母亲在一边说:“你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我和你爸是最有发言权了。”

        李颖在一边,听完觉得心里特甜。

        然而就在卢汉的病快要康复的时候,李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却病倒了——她的奶奶。

        李颖关于自己所有七岁以前的记忆都是在奶奶这里。奶奶家住农村,李颖跟着奶奶每天抓鱼,然后进城去卖,山上有几亩良田,李颖小时候就坐在苞米地旁边看蓝天白云,光着脚丫子满地跑,唯独让她害怕的就是蛇,有时候走着走着,就看见几条小青蛇盘在那里,看着她,她便吓得一动不动,每次都是奶奶屏住呼吸带着她走过去,奶奶说:“你不看它,它就不咬你。”然后又接着说:“这做人也是,丫头你记住了,等你长这苞米杆子这么高了,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难题,别心里总琢磨,只管低头做自己的事,困难就自讨没趣地没有了。”

        李颖每次都使劲点头,表示自己听懂了,似乎如果不懂,那蛇就会爬回来找自己似的。但直到今天,李颖却发现,奶奶这句教诲,她依旧没有完全参透。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50/50080/26320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