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从5000元到20元
林萧跟着叶梓莹转了几个摊位,对现在的造假技术是叹为观止,例如有个号称是西周的古董,林萧看着也挺像,但用神识一扫,发现是上周的还差不多。许多古董,制作的很是精致逼真,如果不用修真者的独特方法分辨,单纯用眼睛看,至少林萧是辨不出真假来。
其实许多高仿古玩,制作流程完全按照古代技术,在品质上更要超出许多,艺术观赏性也更强,只是古董这东西,玩的就是一个古字,它不像珠宝钻石,品质好就值钱。不是老物件,没有传承历史,再精致那也是白搭。
此时叶mm又来到了一个摊子前,拿起了一个盘子:“老板,这个盘子怎么卖。”
“美女你眼光真好,这是乾隆时期的青花盘,你看着盘子上青花颜色非常纯正,纹饰也非常的美丽,胎质细腻,包浆淳厚自然,是我这压箱底的宝贝,只要五万元,您就可以拥有一件上等的青花盘。”摊主在不遗余力的忽悠。
叶mm拿着盘子欣赏了一番,刚要找个理由推脱,就听林萧问道:“老板,这个碗多少钱。”
叶梓莹精神一振,逛了这么长时间,林萧还没有发表过意见,这让叶mm怀疑林萧到底懂不懂古董。想不到林萧在此刻出手了。
叶大美女顺着林萧指着的方向望去,这一看差点没气的背过气。原来林萧看中的是摆在摊子角落里的一个小碗,这个碗黑不溜秋,上面布满了灰尘泥土,而且这个碗的表面居然坑坑洼洼,一点都不平,似乎是个劣质产品。
虽然叶梓莹不太懂古玩的经营方式,不过基本的判断还是有的,一般古玩的摊子摆放物品,都是有分类的,真物件和仿得比较好的东西,都是摆在摊主身边的,档次稍次一点的放在外围,再差点的就属于处理货,一般都是堆在一起或者是摆在不起眼的角落里。
这个碗应该是属于处理品中的处理品,直接就放在摊子的最边角……
摊主瞄了一眼那个碗,说道:“这东西可是西周的,年代可比那乾隆青花盘早多了,不过这个碗的卖相确实不好,我给您便宜点,五千块钱,您看怎么样?”
林萧一听,很不爽:“你糊弄谁啊,还西周的,我看是上周的还差不多,你这也太不地道了,我不要了。”说罢转身要走。
见林萧要走,这摊主着急了,这碗其实是他下乡收古董,在收一户人家的货的时候,看见那家用来给土狗喝水的玩意似乎有点老旧,琢磨着是不是能蒙蒙人,就要来了。那户人家也没在意,直接当做搭头送给了这摊主。结果这个碗摆在他这里很长时间了,始终没有人要,毕竟卖相太差,而且一点古董的样子都没有,根本卖不出去。
“哎,我说您别走啊,多少钱您开个价嘛……”摊主见终于有个冤大头对这个碗有兴趣了,赶紧招呼,争取把这个碗忽悠出去。
“二十元我就要了……”林萧这价格杀的穷凶极恶,已经不是拦腰砍价,而是从脚后跟开始砍了。
围观人群惊呆了……尼玛,老子长期战斗在在砍价第一线,从来没见过这么凶残的砍价啊……
叶大美女也受精……哦不,是受惊了,姑奶奶也算是砍价达人,但也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搞法啊……
摊主听到林萧的话后,顿时目瞪口呆,“我说兄弟,我收上来都花了二千,您二十就想拿走?我给您个实诚价,三千五,要就拿走,不要拉倒…”
“20元”林萧不松口,笑话,林大修真说出的话怎么可能打折扣。当然主要还是林萧兜里正好有刚才从抢包贼那抢过来的二十元钱……所以说,大学时马哲讲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发展的,是非常准确的……小朋友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
“3000元,您看这烧制的工艺,绝对是一流的”
“20元”
“……好,2000元,按成本价给您,不赚您的钱了”摊主一脸痛心疾首。
“20元”
“……1000元,我就亏点本,就当交小兄弟这个朋友了”
“20元”
“……500元您拿走,大家都不容易,得让我把运费挣出来啊”
“20元”
“……300元,现在金融危机,我们做小生意的就拿个辛苦钱,兄弟得混口饭吃啊”
“20元”
“……一口价100元,您这可赚大了啊”
“20元”
“……50元??????”
“20元”
“……二十就二十”,摊主一脸痛苦表情的把东西递给林萧,接过林萧的二十块钱,长吁短叹,“唉,这笔生意可真是赔死了啊”心想能挣二十也好,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
林萧笑嘻嘻的拿着碗,转身拉着早已看的目瞪口呆的叶大美女扬长而去。
走了一段路,叶mm才发觉不对,自己的小手居然被林萧拉着,脸一红,把自己的小手从林萧的“魔爪”挣脱出来,嚷道:“喂,你这人怎么这样,随随便便拉人家的手。”
林萧:“哦!”
叶梓莹:“哦??”
林萧:“哦。”把手往衣服后面使劲蹭了蹭。
叶梓莹脑门上青筋暴起:……你什么意思!!!!!!
就在叶mm已经到暴走边缘的那一刻,林萧及时转移了话题,把那个破碗举到叶mm面前:“总算有个合适的礼物了,怎么样,对这个还满意吧。”
叶梓莹一头黑线!!!满意???满意个头!!!你买个破碗干什么,虽说只花了二十块钱,可这破碗就算卖2块钱估计也没人买啊。
叶梓莹刚要张嘴说什么,突然瞪圆了那双好看的大眼睛。
只见林萧的手在那个碗上轻轻摩挲,碗表面那层竟然一块块的脱落下来。
叶大美女吃惊的张大嘴巴,这是什么情况。
随着小碗表层的那些物质脱落干净,小碗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等到林萧擦拭干净上面灰尘的时候,这件古董终于露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康熙豇豆红釉瓷花口三足笔洗”叶梓莹吃惊的叫了出来。
笔洗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与水丞、砚滴、镇纸、笔架、笔掭、墨床、印盒、糨糊盒等同属文房小九品之一,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奇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其赏玩性远远大于实用功能。笔洗有很多种质地的,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各种笔洗中,最常见的是瓷笔洗和玉笔洗。这些笔洗一般为敞口,浅腹,形状多种多样,包括花、果、鱼、兽等象生造型,如桃式洗、荷叶洗、鞋洗、梅花人物洗等。
各种笔洗中,最常见的是瓷笔洗。以瓷制作笔洗始于唐宋,明清之际极为盛行,传世品丰富,并成为笔洗的主流,在文房用具中最具有观赏性。明屠隆《考槃佘事笔洗》载:“今用作洗,最佳者有官哥元洗、葵花洗”。陶洗最早见于唐代的三彩印花纹洗,而宋代瓷洗则风行一时,哥窑、汝窑、龙泉窑、官窑、钧窑等均有传世品。其形制有圆洗、方洗、六棱花口洗、三足洗、鼓钉洗、板沿洗、蔗段洗、匜式洗等。或洗面光素以釉色取胜,或有暗刻纹饰,典雅大方。不仅为当时的宫廷重宝,亦为后世楷模,千金难求。玫瑰紫釉海棠洗,为宋代钧窑烧造,洗呈六花瓣口海棠式折沿,底承以三云头足。洗内为月白色,外为玫瑰紫色,为宋宫廷用瓷,此造型的洗与鼓钉式洗在宋代较为常见。
林萧拿的这个笔洗做工非常精美,直径差不多有二十厘米,厚度大概有四五厘米,上口内敛,扁圆形腹,浅圈足。笔洗外部满施“豇豆红”釉,从底至口颜色渐深。侧面呈色不均:一面红色较深,似人醉之红晕;一面颜色较浅,似薄雾后之粉色绿纱。无论浅红或浅绿中均可散见芝麻大小的绿斑苔点,都是惟妙惟肖,淡雅红润之中闪现绿苔之色,柔和悦目,可爱怡人。洗口有一圈浅绿色的灯草口。圈足与鼓腹间有一道细小浅绿色弦纹。红釉内含深红色斑点。笔洗釉表极为光滑温润,仿佛有薄薄的一层水罩在器表。圈足呈泥鳅背状,小磕处可观为糯米胎,胎质致密、细腻、光洁。器底及内膛施白中泛浅绿色釉,华贵雍容自成一体。
随着现今收藏市场对古代文房用具的重视,笔洗也渐渐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其在拍卖市场上的价值也是屡创新高。
2012年4月香港苏富比(微博)“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拍卖会上,一款有900年历史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笔洗以2670万美元的天价成交,打破了于2008年创造的864万美元的宋代瓷器拍卖最高纪录。
“造型规整,发色深浅自然,胎白质细,薄可透视,润如覆水,应是官窑所造。”叶mm拿着笔洗,仔细鉴赏。
“怎么样,你老师应该会喜欢这个礼物吧?”林萧问道。
“肯定会喜欢。”叶梓莹点头,“笔洗具有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兼备的特点。这个笔洗不但造型好看,而且工艺精湛,形象逼真,作为文案小品,不但实用,更可以怡情养性,陶冶情操,正是我老师这样的知识分子所喜爱的。”
实际上叶梓莹知道,自己的老师很早就想收藏一个古玩笔洗了,但是之前碰到的要么品质太差,要么价格太高,虽然那点钱自己不在乎,但如果送老师过于贵重的礼物,老师并不会高兴。这就导致始终没有合适的。没想到今天居然误打误撞得到一个优质古董笔洗,而且还这么便宜,真是非常合适的礼物。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49/49556/27288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