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七零宠婚,嫁给第一硬汉 > 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赵家的兴旺

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赵家的兴旺


  周贵芳要开房产中介公司。
  “这几年我倒腾来倒腾去的,不算不知道,一算还真是吓了一大跳,我挣的钱比孩子们的工资还多。”
  严格说来,不是多一点,而是数十倍的多。
  “现在街上也有不少的人就拿一个纸牌子写上:房子出租,房子出售的字样挂在围墙上,然后有人看房或买卖成了她就能收一笔介绍费用。”周贵英道:“我寻思着,既然这是一个门道,不如我就将它做大做强做正规军好了。”
  周家的骨子里都是传统,是遵纪守法  。
  以前就小打小闹的折腾都能挣钱,为什么不大搞一下啊。
  “我说开公司,你姨父说我这是老了还不死心,还要去折腾。”周贵芳笑道:“要是以前,我这一大把年纪了铁定是不会再折腾了,但是我现在就有一种感觉,就是弯腰就能捡钱,我不搞一下都对不起这个时代,谁和钱有仇啊?”
  杜红英听了心里抽了抽,真的,这就是有眼光有胆识的人。
  钱挣钱是真的好挣,她在这一行干了几年,发现了规矩和秘诀就能想到开公司,做大做强,这就是魄力和本事。
  “红英,咱们家就你做生意最行,你说说,这公司可以开不?”
  “开,二姨,必须开,必定火。”
  杜红英给周贵芳打了满身的鸡血,当然也提供了一些支持,比如说有什么不太懂的就问房地产公司那边的人,遇上建房方面的问题可以问兰勇的表哥等等。
  挂完电话,杜红英口干舌燥,军师不是那么好当的!
  有时候就很感慨:为什么有钱人赚钱容易?
  是因为有足够多的资源和人脉  ,缺啥找啥,找啥有啥,圈子里的都能得到帮忙。
  上辈子作为普通人的她,真正是要啥没啥,想要干点啥,拖后腿的出手阻止的不止一个。
  就是你还没做,就被一群人拦住了,从而心生胆怯不敢放手一搏。
  做事之前总会想着:我亏了怎么办?结果就真的会亏。
  越亏越不敢干,越亏家人越反对,从此以后就收起那颗跃跃欲试的心,老老实实打工或挖地,这样似乎才是家人心目中该有的过日子的模样。
  周贵芳认为这是一个到处都可以捡钱的时代,而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工人下岗,还在为一日三餐而发愁。
  果然啊,人类的悲喜是不相通的。
  杜红英也没想到,悲的事儿就这么找上门来了。
  接到赵崇庆的电话:老爷子快不行了。
  还等什么,收拾东西回京。
  高志远自然是又回去不了,他们的任务还没完成呢。
  赵崇庆接到杜红英没看到高志远就知道他有任务在身,一声叹息。
  “我大哥回不来,志远也回不来。”
  老太太过世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老人是见一面就少一面了,或许这次就……”
  “……”
  这种事儿杜红英经历得多了自然也明白的。
  可是她又能说什么呢?
  军人从来都是舍小家为大家,任务在身家里的大小事都得靠边。
  当年她一次又一次的怀孩子生孩子,需要男人在身边的时候高志远都不在,她也委屈过,难受过,更多的却是理解!
  没有他们的付出哪能保得了大家的平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扶大家负重前行罢了。
  只不过自己家有两个负重前行的人,就显得很特别了。
  老爷子病危,赵家人史无前例的回来得很整齐了,赵二叔那一房人都回来了。
  每年满世界跑的赵浩然也回来了。
  只是杜红英看着他顶着一头长长的黄发出现在自己面前时有点恍惚:自己这是多了一个闺女?
  “你这头发……”
  杜红英想管,想想眼前是什么情况……算了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闭嘴为宜。
  怎么说呢,四个儿子一个闺女,就这个浩然一点儿也不省心。
  不管从穿衣打扮还是言谈举止上,给她的都是违和感。
  和人说话,动不动就冒两句英文出来。
  当年辛辛苦苦背的单词好像又还给老师了,根本听不懂浩然冒出来的那些洋文。
  “mom……”
  “打住打住,说人话。”杜红英直接打断他:“你可以喊我妈妈,也可以喊我娘,……”
  “妈,我爸没回来?”
  “你爸有任务。”
  “啧啧,幸好当初我没有进部队,要不然现在家里还得少一个人守着老祖宗。”
  “你给我闭嘴吧!”浩然真是什么话都敢往外冒,这种场合他还有心情闹:“你就不能学学你哥哥?”
  “学他干啥?年纪轻轻的就皱着个眉头?”
  浩宇已经工作了,从小到大他的理想就是当官,优秀的他成了政府部门的一员。老爷子病危,他下班就赶了回来,大约是工作遇上了点麻烦,眉头都还紧皱着的。
  这种情况下,杜红英也没心情关心他。
  全家的焦点都在老爷子身上。
  “医生怎么说?”
  看赵二叔从医生办公室出来,赵家众人“呼啦”一下就围了上去,杜红英都被挤到了角落里。
  看着这场景,杜红英不得不感慨一句:赵家是真正的人财两旺啊。
  “医生说老爷子年岁大了,体内没有新细胞的产生,只有衰老细胞的不断积累,生命体自然走向衰老……”
  也就是说,这是自然现象!
  赵家不缺钱,找什么关系不管国内国外都可以拥有,但是,人的生老病死是真的无法用钱来衡量和购买的。
  赵家人再不舍也得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
  老爷子走了,走得很安详。
  赵家虽然  在京城也是世家,但是老爷子的后事办得也很低调,生前单位发了讣告,生前好友都没有他活得久,只是世交亲人来送了他最后一程。
  办完老爷子的后事,赵家人聚在一起,由赵二叔主持开了一个会。
  杜红英全程听着这个家庭会议,就觉得吧,赵家兴旺是有原因的。
  祖辈积累下的财富、长辈的托举、子孙后代的不懈努力、好的家风家规的传承缺一不可,赵家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都有着自己的努力奋斗的目标和方向。聚是一把火,散是满天星。
  这一场景看得杜红英都热血沸腾。
  人啊,果然还是要多和优秀的人待在一起才会有上进的念头。
  看她在军区和一群嫂子们待久了都有点废了,这会儿就寻思着,要不自己还去做点什么?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48891/48891918/184392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