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繁花尽时 > 第3章 夏末初识

第3章 夏末初识


“垂柳滴水岸,小湖映少年。去有数年月,不识故人颜。”

        花绫站在阁楼上,迎着小湖上吹来的凉风,低声吟道。

        湖边有小院,小院名小湖,这里是皇室避暑之地——小湖别院。最近几年,花绫的夏天,大多数时间都在这里度过。

        因为一些特别的原因,她的地位有些超然。锦绣大帝为了祈求神明保佑,将花绫塑造成了神女的形象。从小到大,这种形象在百姓心中渐渐变得根深蒂固。

        然而在这种表象之下,还有更深层的意义。锦绣大帝能统一六国,除了勇武过人之外,更清楚什么是深思远虑。

        花绫是花国的公主,他的皇兄是花国现任皇帝。她在这里,自然便无人敢来打扰。

        当然,除了湖边的那个少年。而少年之所以能待在湖边,自然也是她的授意。

        十岁的时候,花绫第一次来到小湖别院。那是一个无聊的夏天,虽然没有花都之中炎热,但是除去有些嘈杂的蝉鸣,又显得太过安静。

        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安静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后来,湖边出现了一个少年。

        少年应该是从什么地方奔跑而来,每次出现时都是满头大汗。他会在湖边用湖水洗去脸上的汗水,而后顽皮的爬上岸边最大的柳树上小憩。

        从那时起,花绫也开始学着午时小憩。等到她醒来的时候,便会看见少年在湖边笨拙的练武。少年与她年纪相仿,都还是孩子,虽然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却依旧显得有些滑稽。

        毕竟作为公主,她见识过很多高手。

        从那时起,她的夏天不再那么无聊。少年每天都会准时出现,然后又准时离开。就如同专门为她排的一场戏,虽然内容一成不变,但是在这小湖边,却多出一丝灵动之感。

        微风拂过,花绫捋了一下耳畔垂下的秀发,样子端庄典雅,嵌在这亭楼中,更像是一幅画。

        凉风中已经感觉不到丝毫暑意,似乎在提醒人们:夏天,马上就要结束了。

        夏天要结束了,意味着她要回皇宫了。算不上长久的思念,她觉得与少年已经成了故人,只是还互不相识。

        “公主殿下,我们可以出发了。”

        统领花文卿出现在阁楼上,恭敬的说道。他的眼光瞥见了外面的那个少年,眉头微微一皱。然而作为臣子,即便是统领,他也知道这不是自己应该管的。

        花绫收回目光,眼睛一闭一睁,去了柔情,变得孤冷。她深吸一口气,像是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统领在此稍等,本宫还有点事要处理。”花绫转过身来,那样子,全然看不出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

        “是!”花文卿恭敬的回道。

        花绫不由再次瞥了湖边的少年一眼,将白纱遮面,而后才朝着亭楼边的楼梯走去。

        亭楼一半建在湖上,一半靠在山前。亭楼之下还有一个花园,此时一片五颜六色。花绫没有流连这缤纷的光影,径直出了花园。侍卫们纷纷行礼,她只是淡淡的点头回应。

        到了下方,因为山壁的遮挡,看不到了那边的风景,需要绕过一小段距离。她的步伐说不上轻快,反而显得有些不安。

        这天下的百姓,都不过是自己的信徒。他,也不例外。

        花绫心中这样告诉自己,可是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摘下了脸上的面纱。她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是公主。峰回路转,明媚的柳岸再次映入眼帘。她踩在着有些湿润的草地上,留下浅浅的脚印。

        每一个脚印都像是模子刻出来的一般,整齐划一。那是经过长期的宫廷教育,而变成习惯的礼仪表现。

        此时她没有在乎这些,目光直直的看着不远处的那个人影。

        那个少年还在那里,相对于四年前,他已经长高了很多,武功也是大有长进。他的拳脚在柳树下来来去去,引得柳枝摇摆,不时有柳叶飘落。

        在花绫见过的习武之人中,已经算是到了高手行列。

        或许是因为习武之人的警觉,少年很快就发现了岸边多出了一个人。只是当看清那个人影时,不由愣在了原地。

        他觉得那个人有些眼熟,但是心里又很清楚以前肯定不曾见过。仔细想了想,才回忆起以前家里珍藏的一幅画,来人便如同画中的美人一般。

        他的动作一下子变得僵硬无比,如同木头一般的收回自己的拳脚,而后像木桩一样立在那里。

        微微低着头,眼睛却时不时的往上瞄。

        然而即便如此,他的双手并没有显得不知所措。两手一前一后,看起来谦卑有礼,同时又有着很好的起手之势。

        花绫就这样平缓的走了过来,而后站定,微微一礼。

        “公子有礼。”

        少年的打扮看不出丝毫贵气,甚至有些寒酸,但是花绫还是以公子相称。她觉得对方虽然穿着清寒,却有着常人难有的气质,必然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

        少年急忙双手抱拳回礼,“姑娘有礼。”

        两人第一次对话,如此平淡,就如同湖上的春风拂面,平淡却又舒适。

        “姑娘来此,所为何事?”少年微微一顿,已经站直了身子。然而他并没有盯着身前的姑娘看,那样显得不太礼貌。

        他看了看不远处的亭楼,猜测花绫是从那里走来,却不知道那里住的是谁。

        “公子又为何在此……”

        花绫微微一笑,言语轻荡,像是鱼儿跃出水面的水花四溅。然而其中又好像带着一丝上位者的口吻,那是身为公主自然而成。

        少年看着对方的笑颜,礼貌的开口回道:“不瞒姑娘,在下不过来此活动下筋骨,请不要介怀。”

        他猜测对方从那亭楼之中而来,便下意识的以为是为了来驱赶自己。说完之后,他不由再次看向对方的表情。

        花绫并没有要赶人的意思,不然这个少年又如何能出现在这里。她微微转身,看着涟漪飘荡的湖面。

        “夏天快结束了。”

        这是一个陈述句,不需要回答。少年看着那个背影,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实际上两人年纪相仿,然而他却表现得有些谦卑。除了因为礼貌之外,还是因为他觉得是自己闯入了别人的地盘,引得别人不满。

        花绫没有猜测少年的心思,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微微一愣,而后拱手回道:“小武。”

        这个名字很假,假到一听就不是真的。花绫笑了笑,没有拆穿,而后轻轻开口:“小武,谢谢你。”

        说完这句,她便转身朝着亭楼而去,留下少年愣在原地。少年仔细的想了想,觉得自己并没有施何恩惠,这句“谢谢”受之有愧,便想要还拒。然而等他回过神来,那个人影已经走远。

        突兀的道谢让少年有些摸不着头脑,或者说短暂的对话都显得有些莫名。莫名而简单,简单到不应该花心思去猜测其中是否另有深意。

        他只记得那个女子飘然脱俗,如同落于九天。仔细想来,却又不记得那具体的容颜,只知道很美,惊心动魄的美。

        只记得在这样一个夏天,有这样一个姑娘,来了又去,只为了对他说句“谢谢”。

        少年终究年少,还不明白什么叫伤感。他淡淡的带着笑,在这个夏末午后,因一场迷人的相遇而开心。一见如故之后,也不管以后还是不是还有重逢。

        ……

        现在的花都,在六国时期是属于璃国的领土。锦绣大帝统一南部后,将此定为花国首都,同时重修皇宫,历时六年后才完全改造完成。

        皇宫在整个首都的中央,四面城墙隔离,作为城中城。东南西北四面城墙上各有一门,依次为:山岳门、九鼎门、重河门、四谛门。

        穿过最外围的城门,皇宫内部还有两道城墙,每道城墙又各开两门。最里面的是君天门和皇土门分居东西,中间的太上门和临仙门则朝向南北。

        三道城墙,将皇宫分为三层,每一层都有严密的部署,可谓戒备森严。

        皇族的居住地是在皇宫的北面,小湖别院在花都的南面,所以花绫回家,基本上等于要穿过整个皇宫。

        她坐在马车上,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夏天过去了,意味着她闲散的日子也要结束了。

        作为花国的公主,更是作为花国的神女,随着年纪的增长,她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从去年开始,在宰相的授意下,花都四神合庙的修建工作已经交给她管理。这原本是工部负责的差事,但是因为其意义重大,又显得不太一样。

        花国各地都有四大神的神庙,但是每个神庙都只供奉一个神明。四神合庙将同时供奉四大神,在这个封建社会,意义可想而知。

        信仰需要的是忠诚,不同的信仰之间,注定会有不同的偏见。四神合庙要将四神齐聚,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但是这一工程因为有神女的存在,而又变得可能。

        但是如果其中出现任何差错,必然将会引起百姓强烈的不满。让花绫来负责这件事,看起来合情合理,但是如果搞砸了,也许她的形象便也会毁于一旦。

        到了临仙门,花绫叫停了马车。

        城门的守卫纷纷跪地,她只是摆摆手,径直走到门边。

        那里有一块石碑,一块并不规则的石碑。石碑的上面有两行字,刻痕深浅不一,看起来不太舒服。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48/48856/26454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