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之后
终于改完了!
从连载完结到如今修改完成,也就是两篇后记之间相隔了近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
其实最初的想法只有修改第一部,但改着改着就不对劲儿了。知道之前写得不好,可没想到这么烂,连错词、病句都一大堆。
可能唯一没有太大错误的只剩故事情节的编排了,也就是大纲没错。
当意识到全文修改将是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后,也不只一次想过放弃。
后来认真一想,写作的本质就是提升“编写”能力,既要会“编”,更要会“写”,也就是将故事用文字呈现。即使放弃修改再开新作,有好的想法无法落实文字恐怕也是同样的结果。所以其实没有别的路可走。
在修改文章的过程中发现了非常多的不足之处。非常矛盾的是改得越累,越不想修改,而这同时也说明问题更大,更需要修改。
当我想通了写得不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知道哪里写得不好时,就只能沉心静气、摒除杂念继续修改了。
改文的好处之一就是之前的文字就像清晰的足迹,哪里有错误一眼就能发现。同时这也成了改文的唯一动力,能发现自己的进步。
回想本作的创作冲动源于灵光一闪的故事,在不知笔力的情况下又补充了很多奇思妙想,宏大的背景、热血的故事、个性鲜明的人物,还有一些琐碎的情节、搞笑的对话,有的三言两语就能讲完也被一并记录。
大纲完成时就觉得这绝对是一部鸿篇巨著、旷世杰作,引起轰动的那种!
完本必神?那还用说吗!
然后写作期间真的是要多折磨,有多折磨。文章卡得夜不能寐,思路混乱产生严重自我怀疑,改了无数遍的文章哪怕最后眼睛都花了仍不尽人意……所以不得不说,知道如何修改文章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整个连载期间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时至今日,不管当初的创作冲动如何、过程中经历了什么,也不管结果怎样,这样一部“鸿篇巨著”终于完结了。
第一遍完成已是不易,之后又经过认真修改,改动幅度超过八成。
所以这部小说我是认真地完成了大纲中的故事,也对作品中的人物负起了责任,没有遗憾。
未来,我也许会创作更多的作品,但肯定无法取代本作的地位,因为它有很多独一无二的东西。
有小说本身存在的特质,比如在不知道要写什么、能写什么的情况下表达了一些很纯粹的东西;也有创作期间发生的事,比如环境、心态、思考带来的成长。甚至包括那份在外人看来很低级,在我看来却弥足珍贵的莽撞、青涩。
通俗来讲就是从“雏儿”变成了“老鸟”。
所以这部小说对我来说是个宝藏,日后的作品肯定会有很多它的影子。
本作完结就像结束长征,既有磨砺又有突破,我也终于能自信讲好一个故事了。
想讲好故事,基础的表达能力肯定要过关,也可以说是理解能力,因为只有理解了,才能准确表达,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含义清晰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小说三要素中,环境用简单的文字描述典型特征即可,比如环境是冷、是热,是恐怖还是安宁,字数一多就显得累赘,还容易模糊感受,最好的方式是环境与心理变化相结合一步步加深描写。
故事多种多样、千变万化,无论内核是什么,也无论是对话还是战斗,本质还是服务于情绪。让角色产生某种情绪,使读者共鸣,有时一种强烈的情绪就能立住一个人物。好的方法是让情绪递进,从平静到激烈扣住读者心弦,一步步推高烈度,最后达到故事高潮。
人物与故事相辅相成,小说是写故事,但本质还是写人,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很多时候忘了故事,却还能记得人物。塑造人物一定要突出性格特点,现实中每个人都有不同,抓住特点就能让角色令人印象深刻。
综上,控制环境变化、控制故事走向、控制人物性格,究其根本还是控制文字,写作就是控制文字的能力。
想要提升文字的控制能力,关键是加强逻辑思维能力。
句子要讲逻辑,逻辑通顺才能便于理解,在描写环境时就像一幅清晰的画作,动起来就是一组流畅的镜头。
对话要讲逻辑。如果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就像鸡同鸭讲不知所云无法代入。
故事要讲逻辑。前期搭台,中期爆发,后期总结与承上启下,将动态的故事讲得流畅也离不开完整的逻辑链条。
塑造人物更离不开逻辑,一旦行为逻辑错误就会导致人物崩坏,致使整个故事变得不可信。有的小说为了人物不崩,不敢让角色冒险,特别是主角只有一个标签:好人。做事四平八稳,行为就像没有七情六欲,这是非常取巧的做法,但也会让人觉得无趣。
所以想要获得“控制文字”能力,就要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这很像训练AI,人的大脑也需要训练。
通过精炼文字加强理解能力,凝练故事脉络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一旦文字臃肿,形就丑陋,逻辑再乱,神就散了。再丰盛的美食搅在一起也成了一锅泔水。
本作是科幻题材,创作期间查阅了很多资料,也产生了一些思考,念念不忘又不吐不快的是“大过滤器理论”。
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宇宙中有那么多星球,我们却没有见到外星人?
概括为一句话,文明在发展期间会遇到不同破坏力的灾难,就像孔洞大小不一的过滤器,将绝大多数文明“过滤”了。
这是我们见不到外星人的原因之一。
可是在外星人眼中,我们也是外星人,所以外星人是否也有同样的疑问呢?
地球已经被证实的物种灭绝就有数次,人类若想不被过滤,能在未来开启星际时代成为外星人见到的外星人就必须提升对抗灾难的能力。
文明的发展程度越高,应对灾难的能力就越强。以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为例,在古代人类也难逃此劫,而现在是有能力早期发现并摧毁它的。
灾难何时降临,以何等破坏力降临都是未知,但必须未雨绸缪。
按照大过滤器理论,人类文明的下一等级是星际时代。从发展规律来看,人类的未来也必将迈向宇宙星空。
而开启星际时代有两个前提。
一是躯体。人的身体适应地球而生,难以适应地外环境。
二是工具,也就是宇宙飞船。在可以预见的近未来,核能也许是星际航行的第一步,可能也只有等到人类离开了地球,随着对宇宙认知程度的加深才能有新的突破迈出下一步。
以上两点也是埃隆·马斯克在做的事,也就是脑机接口与星舰计划。
在完成本作后对“星际时代遥远且美好”这句话有非常深的感触。
放眼更大的时间尺度人类不能缺少危机感,在努力突破枷锁的同时更不能给自己戴上枷锁。
写作期间记录了一件脑海中冒出的奇妙故事,在遥远的未来,可以是百万、千万年后,会不会有母亲教育不听话的孩子这样说:“别抱怨了,想想古人吧,流血会死、不呼吸会死、只有可怜的不到百岁寿命,挤在一颗星球上生活,连引力都无法挣脱。”然后小孩子一听这话马上就变得“严肃”了。
最后,因为修改小说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就更感谢编辑了。完结一部作品,踏上网文之路,当初投稿了许多次,最后被辉夜收留是这一切的开端,在此深表感谢。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既已入门,就要努力修行。
因为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无论如何,只要进步就是好的。
所以,继续努力吧!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47644/47644975/215773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