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重生之另类农民 > 第二十四章 新年俗

第二十四章 新年俗


二哥秦明的订婚宴很热闹。院子里搭起了带火炉的暖棚,许多亲戚都来了,村里的熟人好友也全部到场,摆了十几桌,鸡鱼、丸子等肉菜摆的满满的,大家吃的很开心,好多人脸上红扑扑的,小小的院子里到处散发着白酒的味道。

        大伯大娘坐在屋子里的炕上,看着未来的儿媳给自己倒满杯中酒,再带着羞涩轻声叫一声“爸、妈”,脸上的皱纹一时间都舒展开来。虽然彩礼多了点,但这个女子他们很满意,一看就不是那种厉害的角色,是个知冷知热的人儿。

        “大伯大娘,别光顾着笑啊,红包赶紧拿出来吧!”秦昊在一边笑着打趣。老人家太高兴了,红包就放在手边,也忘掉递出去。秦明站在自己未婚妻身边,有些着急,恨不得伸手把红包从父母那儿抢过来。

        坐在炕上的媒人上下打量秦昊,然后对秦父笑眯眯地说:“秦明他二叔,你家小子还没对象吧?我这里正好有个女孩子,也在乡镇上班,就是岁数大了点,好像比你家小子大三岁,不过不要紧,女大三,抱金砖嘛,你看要不要介绍他们见一见面?”

        秦昊母亲赶紧接过话头说:“他王叔,有没有别的?岁数合适点儿的?昊子春节放假正好有时间,平时特别忙,对了,他现在是乡里办公室副主任,就是秘书,秘书知道吧,管好多事呢……”

        “哎,妈,白酒您放哪了,快去取一瓶,我哥和嫂子他俩还要去院子里敬酒呢。”秦昊头有些大,赶紧把母亲支开。这是二哥的订婚宴,怎么又扯到自己身上了?

        这年腊月没有大年三十,二十九就是除夕。大清早起来,把院子里打扫了一遍,和父亲一起在大门口贴上春联,在屋檐下挂上了红灯笼,把长长的鞭炮点燃扔到院中间,让它在地上噼里叭啦地炸响,看着满院子红红的碎纸屑,年的味道一下子涌上来。

        云堂一带地方有这样一种传统,年三十这天,每家每户都要趁早贴春联、放鞭炮,因为年终岁尾,讨债的人很多,要是看这一家的大门上已经贴了春联,要帐的就不再上门,而会把债务放到下一年。这个说法一代代传下来,年轻人已经淡忘了早起的初衷,却还在忠实地执行老辈人的规矩。

        村子不大,一眼能看到街道的尽头,小孩子欢天喜地的跑来跑去,不时有调皮的男孩子把拆散了的鞭炮用香头点燃了丢在空中,炸响后发出叭的声音。突然的响动,惹的后面的小女孩大为不满,扁着小嘴想要哭一鼻子,想想又把泪花忍住,大过年的不许哭,这是妈妈刚刚才说过的话,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个小炮仗么,我也会响。

        大年夜的晚上自然要看春晚,已经是第十六届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这个时候依旧占据着每家每户的电视频道。节目很好看,一些小品后来一直在各个电视台反复播出,比如一个北方著名笑星演的小品,“没病走两步”等经典对白经久不衰,屋子里不时传出父母开怀的笑声。

        家里的电话响了,母亲迫不及待地冲过去抓起话筒。“喂?玉玉吗?”

        “妈,是我,看晚会没?晚上吃饺子了吗?我看天气预报说这两天要降温,你们多穿点。”妹妹秦玉清亮的声音连珠炮地从电话那头传过来,母亲不断点头,眼里有了泪花,脸上却带着笑意。

        秦玉比秦昊小三岁,在外地读大二。寒假时和几个女同学一起到一家公司里做了二十天兼职,一是锻炼一下准备迎接毕业后的职场挑战,二是挣几个零花钱。妹妹很懂事,知道秦昊上学时已经把家里的积蓄花的所剩无几,所以一向省吃俭用,用自己赚来的钱补贴生活费。

        本来秦玉是打算春节前回家的,但赶上春运购票的高峰,售票窗口根本排不到队,黄牛手里倒是有票,可一转手就要多花500块。一向精打细算的秦玉干脆继续留在城市做兼职。

        从父亲手时接过电话,秦昊咳了一下,上回见到妹妹还是在15年后,她已经结婚生子。秦昊清楚地记得,秦玉出嫁那天自己把她抱上婚车的感觉,有些失落,有些愤怒,直到在婚宴上把那个操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年轻家伙灌的不省人事,心里才稍稍舒服一些。

        “这两天别上班了,休息一下,在同学家住的习惯吗?给自己买了新衣服了吧,别太委屈自己,多吃饭,多吃菜,多……”

        “哎呀哥,几个月没见,你乍成了多嘴老太太?放心吧,我好着呢,吃的饱穿的暖,明年暑假就回去了。你上班也小心点啊,赶紧抓紧时间给我找嫂子,刚才妈都说了。对了,别找比我漂亮的啊,我才是家里最漂亮的,这个结果要一直保持下去!”

        放下电话,秦昊冲着母亲做个鬼脸,妹妹秦玉还是那样,一副牙尖嘴厉的伶俐样子。只是苦了她了,大年三十一个人孤身在外,虽然有同学陪伴,但那毕竟比不上在自己家。

        春晚还在继续,秦昊坐在母亲身边嗑着瓜子,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里一群歌舞演员卖力的扭动身体。几个儿时的小伙伴此时正在一起喝酒聊天,秦昊拎了两瓶酒送过去,在众人的笑骂声中转身回家。朋友相聚时间还长,多陪陪父母才是生活的真谛。子欲养而亲不在,那种欲哭无泪的感觉,秦昊在别人身上看到过,十分不好受。

        新年钟声敲响那一刻,短信几乎要爆棚了,收发都很困难,手机铃声不断响起,有些应接不暇。

        “祝席主任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过了几分钟,席心回了短信:“小秦同志,好好干,我很看好你!”

        …………

        秦玉说的没错,果然降温了,而且天空中还有大片的雪花飘下来。新年第一天就下雪,这一定是个一年风调雨顺的好兆头,到村里亲戚家拜年时,那些老人们都是这么说的。

        谈论完了天气,大家便继续关注秦昊的婚姻大事,听着各位婶子大娘叔叔嫂嫂的好心唠叨,秦昊只得不断点头,做洗耳恭听状。拜年“三问”:一问“挣多少钱”,二问“什么时候结婚”,三问“什么时候生孩子”,这也算是新年俗了吧。同样,这也是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过春节的一大原因。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42/42090/22158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