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贼寇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山高云深无觅处

第二百一十六章 山高云深无觅处


“咦?咱们盟主大人呢,怎么不来喝酒?”

        “哈哈,盟主大人如今乃是童子之身,本领高强,酒量却是一般,喝不了那么许多……”

        贼寇多嗜酒如命,这一晚许多人喝至东倒西歪,口不择言。

        “哼,哪里是喝不了那么多,不过是急着去见那位公主殿下罢了……”厅中一角,张珊儿也有了几分醉态,手执酒杯,喃喃说道。

        微醺之下,俏脸上更添几分令人沉醉的嫣红,一旁罗先勇瞥见,莫名生出了几分心慌,待对方妙目转来,急忙低头浅饮,全当什么都没听到。

        ……

        “六年前,秦伯来告诉我,父皇驾崩了,四哥也死于兵乱之中,过了没多久,远嫁突厥的皇姐……然后兄弟阋墙,大哥也死了,几年后,得偿所愿、继承大统的二哥也病死了……”

        宅院深处一座阁楼厅中,烛火映着泪滴,安宁公主的语调平和中透着凄凉:“原来以为报应已经足够,没想到胡兵又杀入了皇城……大梁皇族盛极一时,如今只剩下几个孤女幼子。”

        “天地至中,不周山下,九星连珠,轮回巅逆……父皇当年为求长生,不惜大兴兵伐,却令子孙落得这下场。而长生的造化,似乎落在了他人手中……”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一道“侏儒”般的身躯静静站立于厅中一角,并不在意公主殿下言语中的深意,自顾追忆道:“当年一切安排乃是西域陀迷绝僧设下的一个局,幸亏道门两位真人力挽狂澜……”

        “当时天子陛下本不该死,至少我亲眼见他与太子殿下等人一道离开了地莲洞……该死的是我,我被那陀迷绝僧亲手击中,身躯残破,危在旦夕,奈何天命却另有安排,反令生者赴死,死者复生。”

        “如此说来,当年宫中传言是真的,父皇驾崩与二……当年的太子殿下有关……”公主殿下眼眸中清泪滚落,悲戚之色更甚:“逆子弑父,手足相残,这便是报应么……”

        “逆子弑父,手足相残……”听到这样的字眼从安宁公主的口中说出,莫怀远顿时一阵恍惚,抬起手掌,凝视了许久,喃喃道:“天命,报应……”

        “我乃莫怀远,又是陈家独苗,依真人所说,前者应劫,后者应命,一体两命……圣者乃一国之重器,干系重大,既然如此,我便先应劫止戈,尔后应命而生,我非我,但我还是我……”

        夜月高悬,阁楼之内,二人各有所思,待四目再度相对,安宁公主怔怔良久,忽而“噗嗤”一笑,问道:“你如今的模样,倒是有趣得很,听说又多了一个名号,叫做‘侏儒圣者’?”

        “随他们叫好了……”莫怀远将铜首面具复又扣在脸上,由于忌惮被蛮夷圣者猜出来历,他如今轻易不以真容示人,就连见过他真实模样的众贼首也被严令勿要对外泄露,若非如此,只怕称号该是“童子圣者”才是。

        却说长安一战之后,胡蛮大军退却,中原群龙无首,朝局动荡,又复陷入夺嫡之争中,各路义军与黄河之北的胡蛮军马攻伐数次,互有胜负,亦陷入僵持之局。

        此役之后,据说被掳走的大梁皇族之人倍受折磨摧残,下场十分凄惨,乃至最后全部被枭首示众,令中原汉人对胡蛮憎恨更甚一层。

        “越是如此做派,越发说明那两名蛮夷圣者并未得到《陀迷心经》的线索……”凤鸣山颠,玄虚真人盘膝抬首,似在遥望远处的皇瓦红墙。

        莫怀远站立于一旁,有些疑惑地道:“可是孙兄的消息说,吐蕃与突厥两国并无大军集结的情形,似乎并不打算再进军中原……”

        “他们在等……”玄虚真人解下腰悬的酒葫芦,轻轻一晃,发觉美酒无多,不禁微微有些失望。

        “等?难道是……”莫怀远略一思索,心中顿时有几分苦涩黯然,悄悄看了看身旁之人的干枯白发、满面皱纹。

        “等到老道身亡的那一天,才是他们卷土重来之日……毕竟无论是那吐蕃上师,还是突厥天狼,年岁都要远逊于老道,偏偏我中原武林又后继无人。”玄虚真人将残余的酒液尽数倒入喉间,显得意兴阑珊。

        “真人道法高深,定能与彭祖同寿……”莫怀远急忙说道。

        “老道活得已经够长,等待也已够久……等到你真正出凡入圣那一日,老道余愿足以。”玄虚真人摆手道:“如今既然短日内再无蛮夷圣者侵入之虞,你也该重归寂静,再随老道修习道法了。”

        “是,真人教诲,岂敢不遵?”莫怀远立时应声,只见玄虚真人点点头,尔后喝道:“既然如此,那便是老规矩,赶紧替老道去沽一壶上好的美酒来……”

        “这……”但凡佳酿处,必有江湖人,玄虚真人嗜酒如命,须日饮一壶,从前莫怀远替他沽酒倒也无事,不过如今他矮身铜面,身形装扮极易被辨认出,再去酒巷中沽酒可就有些不便了。

        岂料寻到一处酒肆,那伙计只淡淡扫了他一眼,并无特别的表示,待提酒走出,路过一处巷陌时,却见一名孩童举着一面与他几乎一模一样的铜首面具,匆匆而过。

        待瞧见一名货郎敲着铜锣,边走边道“新到的‘侏儒圣人’面具哎,快来买喽”,莫怀远不禁哑然失笑,暗道原来如此。

        圣者乃国之重器,经过长安一役,中原百姓才开始真正对所谓武林圣者刮目相看,传颂之下,就连孩童也知晓了道门玄虚真人及那“侏儒圣者”的名号。

        更令人欣喜的是,被大梁朝打压数十年的道门信徒日多,竟有几分重新崛起的端倪,往日废弃的道观重燃香火,避隐山林的修道之人复归其中。

        转眼三载,又到了中原武林十年一度的武林大会之期,江湖中风云涌动,各派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好让本派中人在武林同道面前露脸,为门派博取声誉。

        “长江后浪推前浪”,武林中“雏龙会”的主角自然是年仅弱冠左右的后辈俊杰,武林大会却是已过而立之年的各派好手露脸的地方,前者有“雏龙榜”,后者排榜更多,不仅一众高手要比武切磋,连各大门派都要排序论先,大致分出个先后高低来。

        自道法沉沦之后数十年,武林中一直都是佛门少林独占鳌头,从无能与之匹敌的门派出现,便是鼎盛之时的蜀中唐门亦是不及。不过近十年来中原历经了一场浩劫,佛门诸圣闭门不出,不理世事,坐视蛮夷入侵,却被武林各派广为诟病,此番盛会,少不得要掀起一番波澜来……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41/41978/25254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