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贼寇 > 第一百八十九章 惊变连番何惶惶

第一百八十九章 惊变连番何惶惶


明宗陛下竟然会微服易容,亲临西域不周山,甚至步入这阴森昏暗的地莲洞内,实在令众人觉得不可思议。

        最震惊的莫过于太子殿下,他在宫中布下那么多眼线乃至密探,天子自龙体欠安、卧塌不起以来,连平日饮食用药他都细细查探过,如何今日会生龙活虎般出现在此处?!

        其实建丰十三年西域白伽蓝寺主持罗摩什入京面圣之时,“不腐金身”、“转生灵童”最先被提及,为当时在场之人所知晓,及至后来大梁兵伐西域,群臣中有些头脑之人几乎都猜测出天子的意图:必是要将不腐金身及转生灵童找到,印证涅槃长生之术。

        不过没有真正通读《陀迷心经》经文之人,自然不会知晓“天地至中,不周山下,九星连珠,轮回颠逆”之说,不知真正涅槃长生的因果造化乃是在此处洞穴之内。

        明宗陛下力排众议,不惜举国之力征伐西域,乃至将最宠爱的公主远嫁回鹘,不仅仅是要寻到不腐金身和转生灵童这么简单,而是要在九星连珠之日亲至不周山下,促成造化。

        是以才有十数万大军攻破小勃律国王城,并合围不周山,除了为搜寻不腐金身和转生灵童,亦是为了守护圣驾!而四皇子成重,自令人盗取经文那一日起,已完全沦为天子手中一颗掩人耳目棋子……

        “成元,朕令你监国,原本对你寄予了厚望……没想到你如今竟然如此令朕失望……”

        地莲洞内,天子龙颜大怒,斥责之声如钟鼓震响,回荡在空寂的洞隧之中……

        却说先前,两名准圣境强者在白虎堂内厮杀,劲气四溢,令白伽蓝寺僧众只得将这座庙堂团团包围,无人能入内相助主持高僧。

        “你们几人把守此处……”万佚普拔面色森冷,排兵布阵,指挥寺中弟子守住各处,他心知“流云剑”轻功卓绝,是以令众弟子在离佛堂五丈之外各处结阵守护,防备翟流云逃窜。

        “但愿师尊平安无事,不要生出什么变故……”不过万佚普拔却心知这般防卫乃下下之策,实属无奈之举:若翟流云不敌其师尊罗摩什,自然无需众弟子再行出手,若罗摩什战败,以他们的本领怕也留不下这位新晋御剑圣者。

        正自等待,忽听“砰”一声,原来是那白虎撞门而出,身躯上下鲜血淋漓,发疯一般扑翻几名寺中弟子,夺路狂窜去了。

        佛堂内更是幢幡碎裂,处处凌乱,连佛陀金身上都留下了道道触目惊心的裂痕,两道身影倏分倏合,争斗了许久,罗摩什眉心光芒渐渐暗淡,雄浑掌力不复之前的强横力道。

        那剑芒却愈加凌厉,不久后终于刺破罗摩什掌力的防御,斩在其胸口上,令其身躯刹那摇摇欲坠,踉跄数步方才挺住。

        剑芒敛散后,翟流云立在罗摩什的身前,剑眉紧缩,令其布满伤痕的面容更为狰狞:“以你的手段,顶多与我师尊打成平手,怎么能令他重伤离世……究竟谁才是‘陀迷绝僧’?!”

        “咳咳……”罗摩什口中鲜血溢出,手捂伤处,挣扎而立,听到这话却浑身颤抖起来,笑得极上气不接下气:“《陀迷心经》乃老衲师尊所著,除了他老人家,天下何人敢称陀迷绝僧?”

        “你的师尊?”翟流云面色立时凝重,快速将脑海里的讯息梳理一遍,确认对方口中之人早已圆寂离世,于是冷冷道:“出家人岂可以诳语欺人,你那位师尊早已圆寂,乃是众所周知。”

        罗摩什点住伤口几处穴位,止住血涌,叹道:“昔日中原道门宗主传人闯上昆仑,老衲等还怕他自昆仑掌门口中得此秘辛,尔后禀于道门宗主……没想到他误以为陀迷绝僧就是老衲,自信满满,只将讯息告知于你……此乃天助师尊也!”

        ……

        地莲洞内,几番变故,令两位皇子麾下人手心中剧震,待御前侍卫统领、左监门将军、护国天王寺首座等数名高手显露真身,将当今天子拱卫其中,四皇子麾下人马固然长出一口气,尔后个个生出几分幸灾乐祸之意,瞧向太子麾下众人。

        天子龙威自是非同小可,一声呵斥,令**羽中许多人心惊胆战,情不自禁便跟着跪了下去,只剩“龙虎山三凶”等人面色阴晴不定,目光游离,四下打量,似在估算逃离退路……

        “太子殿下,事已至此,不若搏上一回,未必不能扭转乾坤……”东宫高手中亦有人悄悄传音于太子,劝其舍命一搏。

        “成元,你可是要大逆不道?!”明宗陛下见太子等人兀自不跪,立时更为震怒,呵斥之时,衣袍都跟着抖动。

        这位大梁天子戎马半生,据说文武兼修,自幼便随大内高手学习武艺,并非手无缚鸡之力、只会指点江山的普通君王,此刻怒斥之声震撼洞窟,竟颇有几分内家高手的风采。

        太子此刻则威风尽失,面色苍白如纸,心似乱麻,任手下心腹如何催促,却难下决断……

        “好一出兄弟相残、父子相争的夺位之戏……”僵持之间,洞窟内却陡然响起一声冷笑之语,其声干涩如魃,又如幽鬼呓语,径直在众人耳中响起。

        “何人藏头露尾!”天子麾下一众高手循声四顾,寻找说话之人,但见幽洞四壁森森,除了当中相持的两方及那转生灵童、僧侣等,还有何人?

        这声音除了语调的怪异,亦无迹可寻,好似凭空而来,在岩石缝隙孔洞间震颤回荡,众人四顾不得,天子身旁两名皇宫老近侍却齐将目光扫向那座石乳莲台,悄悄对视了一眼,尔后忽然一齐纵身飞起,朝那莲台落去。

        两人常年随侍天子驾前,乃是大内中数一数二的高手,这般纵掠之下,身法自然极快,如两只苍鹰飞扑,岂料未及落脚,眼前陡然一花,掠过一道掌影,接着咽喉一紧,竟被人以手掌生生扼住!

        “这是……那圣僧坐化后留下的不腐肉身!”洞中众人瞧见这般情形,顿时个个心中发毛,胆战心惊:只见那干枯如尸一般的肉身此刻竟然“活”了过来,双手各扼住一名皇宫老近侍的咽喉,将他们提举在空中,如捏鸭鹅禽鸟一般。

        “呔!你是人是鬼!”短暂惊愕之后,数名御前高手最先反应了过来,立时将天子护在身后,并运足内力发声,警示昏聩呆立的众人。

        那具干尸般的“肉身”对这声呵斥恍若未闻,转动头颅,幽冥鬼火般的目光穿过众人,径直落在明宗陛下身上:“所谓九五至尊、大梁皇帝陛下,费了这般周折,本尊总算将你‘请’到了此处……”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41/41978/24662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