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穿越明朝之未来 > 第二十章 林丹汗的筹谋

第二十章 林丹汗的筹谋


林丹汗正踞坐在自己的金帐里,凝视着手上端着的银碗里乳白的马奶酒。

        作为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孙,他十三岁的时候就成为所有蒙古人的大汗。

        只不过他少时骄纵,不仅好酒贪色,而且派人抢夺了自己叔叔的牛羊。这让他丧失了不少在蒙古各部的人望和威严。

        等他年长振作时,不少蒙古部落已经不愿再遵从他的号令。

        于是他开始用直接掌握在他手里的精锐的察哈尔(汗之宫殿的侍卫)八部开始东征西讨。

        祖先留下的察哈尔八部再次证明了自己的骁勇。他们让林丹汗看到了蒙古各部如羊群般的孱弱。

        林丹汗又一次让蒙古大汗的尊严雄踞与漠南草原。即使远在漠北的喀尔喀蒙古也不得不再一次开始遵从蒙古大汗的令谕。

        蒙古草原上只有科尔沁还对重新雄起的蒙古大汗阳奉阴违。所以林丹汗带领着察哈尔八部征讨科尔沁。

        这一次不再顺利。围困科尔沁的城池久久没有让科尔沁臣服,却招来了科尔沁的亲戚和盟友女真人。

        那本来是他第一次和黄台吉的较量。只是他的消息不够准确,听闻女真援兵快要到来,就立即撤离了。实际上那次黄台吉只带领了五百骑兵。

        而那次之后,科尔沁彻底的背叛了他这个蒙古各部的共主,投向了女真人**哈赤——他并不知道,科尔沁从那时开始,一直与**哈赤及**哈赤的子孙们建立的清国互为依仗,满蒙一家,直到清国的灭亡。

        之后由于女真的欺骗和煽动,那么多的蒙古左翼部落都背叛了他。

        但是他仍然是蒙古草原的大汗。

        连年的征战,让察哈尔八部损失惨重。

        于是在东征后,他想到了西征右翼蒙古。

        首当其冲的是察哈尔西边的永谢布部落。

        这个不懂谦卑的部落,尽然敢截杀蒙古大汗派往宣大与明廷市易的察哈尔部落的使者。

        强大的察哈尔八部的勇士面对着卑微的永谢布战士举起了他们锋利的马刀,冒着箭雨勇往直前,永谢布一鼓即下。

        之后是土默特。在阿拉坦汗的时代强盛一时的土默特部落。虽然有丰州滩上富饶的良田和牧场,终究因为继承人之间的连年战争内耗,衰败不堪。土默特的末代顺义王虽然纠结了永谢布和鄂尔多斯两个部落,集结了十万战士。

        仍然在强大的察哈尔八部勇士的马蹄前摔下马来。

        林丹汗不仅拥有了这三个部落的人口、牧场和明廷每年的几十万两白银的市赏。而且占领了壮美的归化城,更是恨恨的将归化城里银佛寺的大佛身上的银子都刮掉。

        他们的大汗信奉的是红教,而不是黄教。黄教的教义不能让这个全蒙古的大汗兴奋起来。

        年初,本来正在宣大边墙外正寻机向明廷逼要赏银的林丹汗。突然听到几个从科尔沁逃出来的仍然敬奉蒙古大汗的牧民说后金又联合各部起兵十万要来攻伐自己。

        他觉得后金简直是无耻。自己已经将自己的亲卫部落全部迁到宣大以西,包括土默特和鄂尔多斯部落以前领有的丰饶的归化城、河套和青海等地才是自己现有的逍遥地。

        虽然每年都声称将要去攻打女真后金国,向明廷强逼军费白银。但是自己都根本没有向后金进军的意图和行动。

        你在辽东,我在蒙西,大家相安无事不是正好?

        既然如此就不要怪我不跟你客气了,莫非你还能几千里外把我追到青海去?

        蒙西到河套直到青海,地方大的很,凭你十万人能都占住吗?

        就算你占了宣大、占了归化城、占了河套,你不还得返回你的辽东吗?

        你去我来,我自带着我的察哈尔八部在这些草原上悠悠放牧。

        拖也拖跨你后金国。

        于是林丹汗带着察哈尔部落举着黑缨大坐旗,戴着红缨帽,内穿柳叶明甲瓣子盔的勇士向西进入了河套地区。来往于黄河两岸的丰饶牧场。

        蒙古人的财产绝不是那些高高的城墙和泥土夯筑的土屋。而是飘着清香的牧场、冒着炊烟的毡包还有骑着健马在草原上长声放歌、放牧牛羊的有着油汪汪的红脸膛的壮硕勇士。

        只等着后金的军队到了归化城或者更进一步,来到河套劫掠一番后退走。察哈尔部的勇士可继续游走于宣大和河套间。(明朝兵部档案显示,林丹汗确实在1632年黄台吉攻占归化城劫掠退走后,又于1633年三月初重新出现在归化城和宣大边外,同时积极在河套黄河练船。林丹汗就是打着和后金游击战的主意。)

        但是没想到,来的居然不是后金的军队。居然是一些全拿着火铳,据说是来自于漠北的一个奴隶组成的爱玛克的军队。

        来悄悄报信的牧民还说这个奴隶爱玛克竟然俘虏了漠北最强大的土谢图汗,把车臣汗孤身赶出了克鲁伦河。

        连发的火铳、威力巨大的火炮。四千人。塞牙缝也不够啊。

        不过既然你闯入了蒙古大汗的土地。就把你们全都杀掉,不过是一些流浪的奴隶和牧人。

        哈哈,能有能够拦阻察哈尔勇士胯下战马的东西?

        也许那些连发的火铳和火炮真的能有点威力也未可知?还是要留下一点这些奴隶的。

        万一有用,就让他们将这些东西教给我的察哈尔勇士来用。

        所以他现在坐在这里沉思,不是在为以往的失败沮丧。

        他只是在考虑接下来这一仗如何打。确切的说是在考虑怎么才能让那些冲锋起来不惜生命、又以割下敌人头颅为荣的勇士,将那些奴隶留下来一些。

        “来人!命令全军明早太阳升起时出发!后日早上开始进攻。此次不以头颅论功,以俘获活口数行赏!”

        晚上十点。吃过晚饭的十二旅的战士们,沉沉的睡着了,即使是在夏日,草原的深夜,寒气还是会透进战士们单薄的衬衣里。所以所有的战士都选择了在睡袋里睡觉。不是的无意识的拍一下正在身上吸血的蚊子。

        炮营的战士们有的在保养着炮车,有的在喂马。

        虽然白天没有使用,炮车也配有炮衣,但是定期擦拭、保养有助于延长炮车的使用寿命。

        再说他们白天也都休息了,并不困。他们比起龙骑兵来说好多了。他们虽然比龙骑兵们晚到了近一个小时,但是他们大部分人白天都轮着在弹药车上休息了。

        十二旅旅长王柱正在拉着电报机的马车旁边。他已经将今天的行军情况发给了师部,正在等待师部的回电。

        他是跟随在一团行军的。前面就是一**出的作为前卫的一营。

        上午十点出发,虽然有点晚,但是战士们也都没有停下来吃中午饭,饿了的人就在马上吃冷食,喝凉水。

        自从过了黄河,他们还没看见一个毡包和牧民。他也看得出来,这一路也就北边黄河岸边的几里地还适合放牧,往南全部是沙漠,根本不会有牧人在这里驻扎。

        但是今天他们在下午三点的时候碰到了一股几百人的拦截队伍,一营很轻松的就将这股敌人消灭,抓住的俘虏供认,他们是之前鄂尔多斯部落的。

        虽然现在臣服在林丹汗帐下,但是林丹汗现在在黄河以北,察哈尔部落的人主要也在水草丰茂的黄河两岸。

        这些鄂尔多斯部落的人正准备去投靠传闻中要来的后金,因为他们的鄂尔多斯世袭的首领济农大人已经在之前投靠了后金。

        据他们说,现在很多远离林丹汗大帐的鄂尔多斯中小部落,都希望能再归到土默特或鄂尔多斯原来的首领帐下。

        王柱将这个情况向师部做了汇报。但是一直没有回音。他在考虑这一路上会遇到多少像这样的部落。如果这样的部落多了,不仅影响自己的行军速度和造成弹药损耗,而且这些遇到的部落牧民会白白的丧失生命。

        首领曾经在指挥课上说过,人,才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资源。爱玛克现在什么都不缺,唯独缺人,哪怕来百万人、千万人都不够。

        除了那些与我们为敌的,所有人都可以纳入爱玛克里。

        所以他在给六师汇报情况的时候建议,是不是从东胜卫派出一部分人来鄂尔多斯部里招揽这些人。免得这些人在不了解爱玛克的情况下,走上了对抗爱玛克的道路。

        那就太可惜了!

        现在整个自由军对自己的武器都充满了自信。因为他们每个人之前都是自己部落里的战士。他们深深的知道弓箭和半自动步枪的差距有如老鼠与苍鹰的区别。

        他们现在在接到作战任务后,不怕打强硬的不怕死的敌人,就怕碰到不该杀而必须杀的平民。他们现在看所有敌人都是俯视的。

        “旅长!师部回电了。”值班参谋从马车上探出身子,将抄报纸交给王柱。王柱借着马车里射出来的光,凝目看着电报。

        “你的电报已转往首领处。首领看后说建议很好。正在考虑这个工作怎么进行。

        你们急行军辛苦了。祝你们一切顺利!

        你和十三旅之间要注意保持通讯畅通和行动协调。一切根据战场实际随时调整你们的作战计划。六师长。巴图。”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41/41913/24493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