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老祖悟九门,皇子在人间
.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庆国北部有一条千里山脉,山脉有九座主山,各有九条山路从山脚直上山间。此时一白衣长发青年正闭眼盘膝坐于其中一条山路正中。
青年身后山路蜿蜒,不见其高低,山路两旁则是密林。
他身前百丈距离有一座横断山路的木质牌坊,四只木柱支撑着年久失修的牌坊身,牌坊身和牌匾有些褪色,一些黑斑印染在上,但仍看得出主身略带朱红色,正中依稀写着“三门”字样。
在往上仍旧是路,只是山路更陡,林也更密,青年盘坐之处不见山顶。因不知多少年前,古人修建九座木质四柱牌坊于这片山脉九条山路之内,故此山脉又名九门山脉。青年便在此山中。
青年已在此盘坐三天之久,寻常人早已饥饿难耐,青年却仅仅皱着眉头,不知是有何烦心事。青年面容普通,眉毛末端略微有些上翘,眉心处有一轮倒月若隐若现。
良久,远处传来不知名的飞鸟腾空带动树叶震动的声响,青年终于缓缓睁开眼,喃喃自语“那老头说赐我一场造化,便给我这个圆盘让我来九门山脉第三山,我这三天用神识扫视此山三遍,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莫非直接这么进去?”
青年手中握着一个圆形银盘,盘两倍大于茶杯,中间窄,外圈有些厚实,没有什么光泽。青年双眼睁开平望牌坊,眉却皱得更紧。又一盏茶工夫后,青年终于站起身,抖了抖腿,看了看四周树林,便向着牌坊后的山林慢慢走去。“罢了,我不相信那老头有什么好贪图我一个穷修士的,不妨去看看,富贵险中求!”
山路看似高不见顶,但没过多久青年便迈到了山路终点,前方便是深山。没有路的山最是危险,却并不是青年此时所担心的事。
青年仅仅停留了一步便继续向前,只是速度缓缓放慢,手中银盘握得更紧。刚迈进一步,银盘左上方突然自行闪烁起白光来,青年随即僵下脚步,面无表情地看了看银盘,便向着亮点的方位寻去。
更深处的林中,树并不多,反而是大片的青草地。因此青年倒也并不狼狈,不时听到远处的野兽吼声反倒让他更为安心。路上亮点方向不断转变,青年也只好跟着寻去。
约莫一个时辰后前方视野开阔起来,竟是走出了这片树林。青年眼前是一道悬崖,没有了路,悬崖对面是九门山第四山,风景更佳。
银盘此时充满光亮,将青年的白衣映得有些淡银色,青年白皙的手更是宛如银质。青年微微皱眉,看着眼前的悬崖,明白他想找的可能就在这深不见底的悬崖下面。这很奇怪,所以他停下脚步没有上前。
思考一段时间后,青年咬了咬牙,深吸一口气向对面的山脉跃去,最终在中间时便失去冲力向下沉去。奇异的是青年身体并非快速下降,而是缓缓下沉,竟不知用了什么方法控制住身体移速。青年面无表情,只是死死盯着下面不可知的黑暗。
九门山分为九座山,互相被分割却又紧密的坐落在一起,靠南的几座主山不时有老农来打猎谋生,更有渔夫在山脚下的溪流处静坐着谈天说地。静谧的日子似与往常一样,却被溪边洗衣的妇女一声惊呼打破。
妇女愣愣地看向一个方向,竟连丈夫的布衣被水流卷走也不在乎,四周近十位男女村民不解地看着她,也随着她的目光望去。接着所有洗衣妇人都丢了丈夫的布衣。
只见远处一道银光冲天而起,竟有他们目光所能及的溪流一般长,竟比他们目光所能及的溪流还要高。所有人都睁大眼睛愣愣地望着,村妇谢嫂的胖儿子甚至张大了嘴巴。
不多时银光便忽然消失不见,山林重归平静,仿佛只是在场所有人做的一场梦,但没有人相信这是梦,所有村们立即跪下身来,大呼神迹,脸上仍存留着震惊与不解,甚至有些带着幸福的傻笑。
突然溪对面的树林“哗哗”声传来,却不见飞鸟,村民们抬起头看着对面,不见野兽,却看见一道白光急速驰来,与银光相比白光暗淡细小,只像一丝白毛线,却是他们在这世上见到的最后一丝毛线。
庆国是人间最大的四个国家之一,位于大陆东北角,再往北便是无尽汪洋,没有人知道汪洋外有什么,整片人间大陆被海洋所围,像个巨大的囚笼。
庆国不似晋国,晋国所处之地常年阴雨,因此国人尚文,以儒道为主;也不似大宋,大宋位居大陆正中汇聚天下朝气,国人以宋为傲,齐尊宋皇。
庆国尚武,历代国主以武皇为尊称,以战为根。国家体制与大宋一般,一人在上,万人在下。然则宋国贵血脉,宋室皇族一脉皆无强者,却受宋人膜拜;庆国武皇一脉习武道,皆为一代强者,有万夫不敌之姿。
庆国最著名的是武皇宫。武皇宫雄伟壮丽,朱墙金殿,号称有大小一万座宫殿,故也称万宫殿。坐落于庆国都城大庆,更是大庆人骄傲的神地,为庆国第一任武皇耗百年千匠万人所建,时至今日已有两千年历史,各宫殿的漆雕在阳光照耀下仍旧耀眼。
此时正午,武皇宫安静的有些沉闷,一座位于正殿右后方的大殿前的白石梯上有三名少年,石梯不陡却奇长,石梯间不高却拉伸极宽。大殿上的匾额写着“九门殿”,是武皇宫众多贵宫之一,然而三少年并没有多少敬畏,甚至不见一丝紧张,只是缓步向前。因为他们身份同样尊贵。
为首少年约莫二十岁不到,身长六尺有三,着一身橙袍,长发高冠,面容英武,隐有帝王之相,正是武皇二子,吉隆皇子。吉隆皇子身后并列走着一身着黄袍与一身穿蓝色将领服的两名少年,均约十七八岁,神色平静。
黄袍少年六尺不足,身材略瘦,生得颇为俊俏,眉眼中略带倦色,正是三皇子吉庆;而蓝色军服少年身材高大威猛,有六尺五六左右,膀大腰圆,一张国字脸略微有些络腮胡,眼窝深陷,鼻梁高挺,正是庆国镇南王之子吉泊。
三名宗子不紧不慢,终于是走到石梯顶端,殿门处有两名守卫,见到三名宗子,立即转身打开殿门,一人迈步进去通报,却不见有意行礼。吉隆也无斥责之意,待少时通报之人出来回应,便与身后二人走进大殿。
殿内并不奢华,挂满名字名画,老木桌椅,倒像一书房,与殿外雄奇景色显得格格不入。殿中一木椅上盘坐着一道袍老者,白发白须,紧闭双眼,眉心处隐隐有一轮倒月,却被皱纹压得不太清晰。三名宗子停在老者身前,负手而立。皇子不言,老者闭眼。
良久,老者缓缓睁开眼,皱纹更紧,不见倒月。老者双眼并无异光亦无红芒,白底黑瞳略带血丝,与基隆皇子对视,不多时许是觉得干涩便眨了眨眼,轻咳一声,缓缓吐出几个字----“黄金一代”。
基隆皇子笑了笑,抬头看了看殿顶,垂下头拱手弯腰向老者一拜,身后二人也拜。老者挥了挥手道袖,再度闭眼,三少年也不多言,直身离去。
一月之内,庆国民间流传一则消息,久居宫中的庆国老祖接见吉隆、吉庆两名皇子与镇南王子吉泊,称赞为“黄金一代”。有民间老者指出,这是老祖居于庆国后,第二次有金言传出,第一次则是当代武皇登基之事,老祖开口“君皇有大智慧,后世子孙当世代传承”。更有好事者多方调查,得知老祖并非皇族子弟,而是上一任武皇于百年前左右拜请回宫中,尊其为庆国老祖。
老祖虽非皇族出身,却是地地道道的庆国人。人间修道,庆国尚武,老祖自然是以武道著称,于百年前发迹,以一身高深的术法闻名,悟道于九门山,故人间尊称其为九门老祖。
闲话不提,“黄金一代”的消息被传出并证实后,轰动庆国,甚至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向整个人间疯传,一时引来无数青年俊杰的妒忌,不少各门各派年青一代的弟子纷纷拔剑上马赶赴庆国,欲挑战三名宗子。
这并非不能发生,庆国以强者为尊,普通民众皆舞刀弄枪,不时在菜市场互相挑战,迎战风气之强,皇子也不可避免。
此时夕阳,染红半边天。
吉隆皇子正在武皇宫自己的寝殿长身而立。不在殿内,而在殿顶。吉隆微眯双眼,负手而立,右手拇指上正带着一个墨色戒指,戒指上刻着一个橙色的“壹”字。在皇子面前,同样悬空漂浮着几个戒指,戒指非金非银没有光泽,戒指环皆成墨色,毫无光泽,戒指面则刻着几个橙色字样,分别是“伍、陆、柒、玖,拾”。
皇子一身橙色锦袍,下摆在风中缓缓飘动,正俯瞰整个武皇宫。落日余晖,武皇宫半亮半暗,雄奇壮观的景色尽在他眼中。
武皇以赤色为贵色,赤橙黄绿,所以吉隆以橙色为衣袍主色。万宫殿此景虽奇,却不是皇子看的,他所看的不在武皇宫,不在庆国,似是在天下间。
此时天下间最有趣的景色便是世间万宗向庆国,庆国之人没想到本以为震惊全国的消息却震惊了全天下。
那是因为他们虽知晓九门老祖威名,却仍不了解老祖在修道界有多盛名。百年前的老祖自号银盘子,此名虽略有不雅却无人敢提,只因银盘子手中三尺长剑无人敢敌。
百年前老祖尚且如此,百年后不知到了什么地步,整个人间能与之并称的恐怕也无几人。能从他口中得到如此高的评价,自然引得不少年轻气盛的修行少年或羡慕,或嗤之以鼻。
此时大庆外的官道上正有一人驱一黑马疾驰,马上有一名披着兽毛的长发少年。生的算不得多俊俏,却也眉清目秀。想来也是心向庆国的无数热血少男少女之一,我们的故事便从这名少年开始。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www.zhulang.com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41/41894/24449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