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四合院:从看小说开始无敌 > 第112章 棒梗死了

第112章 棒梗死了


七月十五,豫州三号农场。

去哪个农场免费劳动,一是异地农场,二是随机分派。

棒梗被随机到豫州的三号农场免费劳动,恶习不少的他,经常跟人打架。

下午一点左右,棒梗又跟人打架,结果被打中了要害。

哀嚎十几分钟,棒梗双眼一闭,双腿一伸,不再动弹。

同样的力道,打在不同的位置,杀伤力有天壤之别。

调查取证,打死棒梗的那人,增加了十年免费劳动的福利。

与此同时,全身冷透的棒梗,装进一个棺材,送往几百公里外的北城。

“不好了,不好了,贾家的棒梗死了。”杨瑞华大声叫喊。

“棒梗不是你家的吗?”陈蓉问道。

“是啊,三大妈,秦淮茹嫁给了阎解成,棒梗是你的孙子。”一个邻居附和。

闻听此言,杨瑞华呆愣当场。

秦淮茹跟阎解成领了证,阎解成是她的亲儿子,秦淮茹是她的儿媳妇。

秦淮茹的儿子棒梗,按照如今的焱法,是她的孙子。

想到棒梗的后事,需要不少钱,杨瑞华皱了皱眉头,不情不愿的去轧钢厂找人。

得知棒梗死了,秦淮茹泪如雨下,阎解成故作伤心。

听到宝贝孙子死了,张翠花心痛不已。

在张翠花的心里,养老钱最重要,其次就是棒梗。

年近十五岁的棒梗升天,院里不少邻居叹息。

得到消息的东方鸿,心情十分平静。

棒梗死与不死,他又不在乎。

他的心里,装着自己的家人,以及焱国百姓。

给秦京茹打了个电话,说了说棒梗升天的事。

不到半个小时,秦淮茹的父母,就知道棒梗死了。

自从嫁给贾东旭之后,秦淮茹总共回了五次秦家村。

要不是农民定级,秦淮茹回娘家的次数,可能还要减少两次。

找阎埠贵随了礼,东方鸿借口工作,没有留下帮忙。

如今已是夏季,冰棺还没普及,棒梗第二天就入了土。

“贾东旭死了,聋老太太死了,谭桂香死了,易中海死了,棒梗死了,短短几年时间,禽院死了五个,院里的日子,少了很多乐趣。”

吞云吐雾的东方鸿,看了看手表,进入海岛空间。

棒梗刚死的时候,秦淮茹和张翠花还很伤心,不到一个星期,她们的心情就好转了。

每月几十块钱的工资,每天吃肉都用不完,棒梗在与不在,区别不是很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张翠花嫁给易中海之后,她就是易家的人。

秦淮茹嫁给阎解成之后,她是阎家的人。

贾家名存实亡,贾家绝不绝户,又有什么关系?

贾当改名阎当,贾槐花改名阎槐花,贾家早就没人了。

......

躺在沙发上的东方鸿,一边享受金莲的按摩,一边观看番茄系统里面的小说。

他的番茄系统之中,已有十一本四合院同人小说。

纵然每本同人小说,他都看了一遍,每次再看的时候,都有或多或少的感悟。

一次次看小说的他,一次次得到小说里面的东西。

热血冲刺全身,东方鸿为了让热血平静下来,只得施展武技。

“某些修真小说之中的主角,借用天地之力,淬炼自己的身体。”

一念至此,东方鸿决定尝试一下。

本着安全至上的原则,先从安全电压电流开始。

雷之意境感悟,早已刷到圆满,他免疫电能的能力,让他感到震惊和惊喜。

“能让普通人碳化的电能,居然伤不到我分毫?”

改造淬体设备,东方鸿继续测试。

经历电能淬体的他,辗转海岛空间、禽院、秦家村,一次次使用火能、水能......风能淬体。

“不用意境之力、罡气、真气,单凭身体力量,就能举起五十吨重物。”

“这都八月初了,身体强度难以提升分毫,过犹不及,暂时就这样吧。”

摒弃脑海里的杂念,放下重达五十吨的金属,东方鸿游乐游泳。

回到禽院,已是凌晨三点,一觉睡到早晨六点多。

上午去参加了一次会议,在食堂吃了一顿,开车前往秦家村。

媳妇孩子都在岳父岳母家,只要有空,他每天都会去一趟秦家村。

“好多年都没钓过黄鳝了,去钓黄鳝?”

以前的北城,水稻种植面积很少,最大的原因,北方缺水。

自从运河、灌溉渠增多,北方很多区域,相继开始种水稻。

秦家村种植水稻只有两年多,田里的泥鳅黄鳝不多,而且还很小。

东方鸿带上自制的装备,弄了一些蚯蚓,来到河边钓黄鳝。

雷达系统搜索定位,精神力辅助,找到一个个有黄鳝的洞。

秦京茹带着东方英和东方雄,站在不远处观望。

东方豪和东方杰,跟着秦京茹的爷爷奶奶,在村里串门。

农村某些地方的儿童游乐场、老年活动中心,已经投入使用。

秦家村的儿童游乐场和老年活动中心,正在修建中。

公园项目主要是在城里,农村到处都是绿水青山,用不着建公园。

名胜古迹,名山名水,沦为景点,划给神盾局管理。

按照东方鸿的想法,景点以后不收门票费,收入以租金为主。

在各个景点周围,建造一些住房、商铺、酒楼等,今后收取租金,用于景点的维护。

胡门在焱国的势力和据点,早就被神剑局和神盾局铲除了。

在滚滚洪流面前,不劳而获不堪一击。

焱国各地的景点,全部实行免费参观,游客太多会造成拥挤?提前在网上预约!

“这条黄鳝,都快一斤了。”

“这条黄鳝,只有三两多。”

钓了两个多小时,开挂的东方鸿,收获十几斤黄鳝。

黄鳝肚子不饿,不吃蚯蚓?

精神力辅助,让吃饱的黄鳝咬钩。

在媳妇孩子的陪同下,带着收获回到岳父岳母家。

东方鸿游刃有余的处理一条条黄鳝,随后亲自下厨,做了一顿晚饭。

吃饭闲聊,晚上八点多,东方鸿驾车离去。

自从禽院门口装了监控,院里邻居一致决定不锁门。

不再负责开关大门的阎埠贵,少了一些好处。

半个月后,厨艺难以寸进的何雨柱,带上行李,前往火车站。

“傻柱,你去了津城,就给你三师叔打电话,我都跟他谈好了。”

看了看眼前的儿子,何大清反复叮嘱了几分钟。

大部分人都有手机,何雨柱在津城的工作,何大清早就给他联系好了。

拜师学习川菜的时候,何大清有十几个师兄弟。

谭家菜的菜谱,是何大清的父亲传下来了。

但何大清的川菜厨艺,却是在外拜师学到的。

何雨柱心里很清楚,他继续留在院里,再找一个媳妇,难如登天。

今年三十三岁的他,还想过上媳妇孩子的生活。

黄昏时分,回到禽院的东方鸿,遇到了阎埠贵。

“东方鸿,明天周六,出去钓鱼吗?”

“可以,明天什么时间?”

“早上七点去,怎么样?”

“行,明早我来喊你。”

“你知道吗?傻柱走了。”

“走了就走了吧。”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9911/39911236/187831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