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陛下密旨,开始赈灾
第二十四章 陛下密旨,开始赈灾
深夜,马皇后居所内,已经四更天,房内却依旧灯火通明。
除了马皇后和太子朱标外,房内还有几个个人。
徐达,常茂,沐英全都是朱元璋手下的心腹大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胡子微微发白一身儒雅气的中年男人,正是军师刘伯温。
眼看人都到齐了,马皇后遣散了左右的太监婢女。
随后一脸凝重:“诸位,此次召诸位前来,是陛下有密旨要宣告……”说完就从袖子里拿出一枚信封摆在了桌子上。
几人凑了过去拆开信封逐一看后,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湖广大旱,流民都已经逃到了苏青县,那可是天子脚下。
刘伯温看完密函后一脸不可思议:
“皇后娘娘,怎么会这样?陛下不是已经拨粮赈灾了?”
常茂一听立刻不耐烦了:
“皇上不是已经说的清清楚楚了,赈灾粮食全都被狗官还有当地的世家大族私吞了。百姓没有见到一粒米。”
沐英长叹一口气:“我就知道那些淮西的文官肯定要借着这次机会好好敛一番财。没想到他们居然这么恶毒,赈灾粮全都被他们贪了,一粒米都不留给百姓。”
徐达看完以后更是怒不可遏,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怒吼道:
“这些狗官都改杀,胡惟庸李善长他们简直要上天了,如果再不治一治他们恐怕这大明朝就要改姓了。”
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全都鸦雀无声,也只有徐达敢这么说话,换了别人估计早就被诛灭九族了。
眼看气氛尴尬,众人沉默。刘伯温率先站了出来:
“魏国公,话虽如此,李善长他们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
这一次多半是因为所受灾情的地区是他们的封地。当地官员和世家有了李善长等的支持,才会如此胆大妄为。
现如今我大明朝百废待兴,如果将涉事的官员全都处死,灾情不会有半点减缓。
不过……”
话锋一转,刘伯温盯着那张密函笑了笑说道:
“陛下这条计谋真是妙计……”
听刘伯温这么一说,徐达,沐英等人才注意到密函后还有一页内容。
刚才几人全都震惊于旱灾的严重,看的匆忙完全没有留意到。
等到几人看到了刘伯温所说的妙计时,众人全都脸色难看。沐英带着一脸的不解率先开口:
“皇上这是……那可是灾民啊。皇上居然命我往调拨而来的赈灾粮食里掺沙子,石子甚至是米虫……”
刘伯温一听哈哈大笑,马皇后倒丝毫不意外。朱元璋在密函之中没有说具体的理由,他相信不用细说刘伯温就能全盘猜出。
现在看来,朱元璋果然没有想错。
“诸位,听我说。皇上这么做也是被逼无奈,陛下何尝不想让灾民吃上上好的粮食,可是上好的粮食分发下去到不了灾民手里。
皇上这么做就是为了让那些贪官污吏看到如此恶劣的粮食,再也提不起半点贪墨的心思。如此一来,粮食虽次,但至少可以充饥。
当务之急是先安抚灾民,那些贪官有的是时间慢慢和他们算账。”
刘伯温笑呵呵的看着恍然大悟的几人,抬手向着马皇后躬身问道:
“皇后娘娘,皇上居然能想到如此妙计,真是难得啊。”
徐达看着密函有些狐疑:“皇后娘娘,这条计谋真是皇上想出来的?”
被众人这么一问,马皇后脸不红心不跳:
“没错,是我和陛下一起想出来的。”
众人一听全都不敢再说什么,但眼神中满是狐疑之色,显然是不太相信老朱会想出来这样的妙计。
太子朱标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开口问道:
“对了,母后,我父皇怎么没有和你一起回来?为何要以密旨的方式召诸位叔叔伯伯来?”
马皇后一听先是一愣,你这孩子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她总不能当着众大臣的面说朱元璋现在被压在大牢里了。马皇后一介皇后是痛哭流涕加卖惨才从大牢里出来。
“陛下还在苏青县微服私访,不过你们放心有专门在暗中保护陛下,之所以用密诏传出,也是为了不让李善长等知道这件事,以免惊动了他们手下的贪官污吏打草惊蛇……”
话音刚落,众人纷纷点头。
“陛下谨慎,的确应该如此。”
马皇后想到还在牢房里的朱元璋也是有些哭笑不得,朝廷里有那么多事还要处理。
老朱却心甘情愿的呆在苏青县的牢房里,他的脾气马皇后再清楚不过,活脱脱一头犟驴,因此马皇后也不费口舌劝解他了。
眼看众人心里都有了底,马皇后正襟危坐,沉声说道:
“诸位!是时候了,奉陛下口谕。这几日由太子朱标代理朝政,对外就说皇上外出游玩,偶感风寒。
沐英,筹措赈灾粮之事就由你全权负责。
这一次大旱一定要干净利索的解决。北面的蒙元一直蠢蠢欲动,这才是我大明朝最紧迫之事,万万不能因为内忧妨碍了北伐的计划。”
此话一出,众人齐齐跪下:
“明白。我等必不会让陛下失望。”
……
第二日,朝堂之下,群臣纷纷交头接耳谈论昨天发生的事情。
“我听说昨天一天死了两任锦衣卫指挥使,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还能有什么事,两人办事不利,先后被皇后娘娘和太子下令诛杀了……”
说话间,一个太监跟随太子朱标走了出来。
众人一看站在龙椅前的居然是太子,正纳闷。太子则开口说道:
“前几日父皇出游,偶感风寒。这几日不能上朝,朝政由我全权代理。”
话音刚落早就蓄势待发的徐达,沐英等人纷纷上书表示湖广交界处旱灾严重,必须加派赈灾粮。
朝野之上太子一派事先得了通知,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淮西文官们更是不会反对。
此刻朝堂之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所有人意见统一全都同意要继续赈灾,只不过有些人表面支持赈灾,实则心怀鬼胎。
朱标拿出了早就拟定好的赈灾方案,和之前几乎一模一样,从各地和国库内征调粮食,由管道运往灾区,再由当地官员发放到百姓手中。
唯一不同的是筹措粮食的事情全权委任给了沐英。
许多不明就里的臣子痛心疾首,这一次和之前的赈灾有什么不同?这些粮食到不了百姓手里就被当地的官员贪墨了个七七八八。
朝廷之中,淮西一派的官员全都乐坏了。
“又是调拨粮食赈灾。这下好了,又有的贪了……”
正好皇上染上了风寒,太子朱标出来代理朝政,这些贪官污吏多半支持的其余皇子,在他们眼里这可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他们只需要吩咐手下,就能将赈灾粮食全部收入囊中。表面上看是贪官,实则是皇权之争。
到时候灾民没有得了粮食,牺牲一些手下而已,他们是死罪,太子赈灾不利也是一大罪过。
就算皇上不惩罚太子,那太子的威望也必然遭受重创,这可是喜事一件。
他们岂能不得意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8047/38047149/141413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