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私制食言,找老朱找销路
第三十七章 私制食言,找老朱找销路
皇上背后有高人出谋划策,众人立刻断定是刘伯温的主意。
一想到自己手下被连 根拔起。
李善长咬咬切齿的说道:“这个刘伯温,没看出来居然如此恶毒,想出来这么一招……”
除了刘伯温外,朝廷之中还真没有第二个人能想出来这么一招损招。
胡惟庸却摇了摇头:
“柱国,刘伯温是什么人你又不是不清楚。我看不像是胡惟庸所为。要真是他,肯定要斩草除根,现在你我二人估计早就在大牢里呆着了。”
“对啊,刘伯温可以说是我们的死敌了。要真是他,肯定会乘胜追击……”
李善长皱着眉头:“除了刘伯温难道还有其他人?”
胡惟庸一听冷笑一声:
“柱国,您也不想一想。陛下微服私访这么多天,会不会接触了什么世外高人?”
李善长一听顿时咬牙切齿:
“没错。皇上肯定接触到了什么世外高人。
陛下肯定想不出来这样的主意,去派人好好查一查。去查一查皇上最近一段时间都接触了什么人。
不管是什么人,给我绑回来,我要亲手杀了他。”
胡惟庸皱了皱眉头,连忙说道:
“柱国。陛下既然是微服私访,肯定没有暴漏身份。
对方显然还不知道陛下的身份,这么一个大才,就这么杀了未免有点可惜。
我看不如先拉拢过来。
有了这么一个大才,我们就有了和刘伯温抗衡的实力,到时候想要收拾太子一派不是手到擒来。”
“你的意思是……”
“先礼后兵,我们要是得不到,也不能让皇上和太子得到……”
……
苏青县,衙门后堂。
许青山咸鱼的性格又犯了,今天又是不务正业的一天。
他一个人在后院捣鼓半天了。
苏河一副笑眯眯的模样走了过来恭敬道:
“大人,又有案子了。”
……
许青山头也不抬,专注于手上的事情:
“什么案子啊?”
“村民牛二盖房子多占了隔离赵家一尺的地……”
话还没说完,许青山就不满的摆了摆手:
“没空!”
“这种小案子你直接处理就行了,没看本大人正忙着呢?”
苏河早就习惯了,点了点头,低头就看到许青山在捣鼓一堆白色的东西。
用手沾了一点,尝了尝是食盐。
许青山看的目瞪口呆,直接训斥道:
“哎,你没长脑子啊,什么东西都吃啊。万一我要捣鼓是毒药,你不就死了……”
苏河呵呵笑了两声没有回话,而是疑惑的问道:
“大人,您拿这些食盐做什么呢?是不是在研究好吃的?”
许青山手上忙个不停,头也不抬回应道:
“衙门里买的全都是粗盐,每次吃完以后搞得我都要拉肚子,我自己弄点细盐出来……”
苏河一听顿时一脸欣喜,他没想到许青山居然还有这样的手艺。
不过仔细一想,又大吃一惊,压低了声音说道:“大人,私自制盐可是死罪啊……”
许青山没好气的说道:“我就自己弄一点,又不卖……谁能拿我怎么样……”
“对了,运到隔壁县的辣椒都卖出去了吗?怎么样?卖了多少钱?”
苏河一听无奈的摊了摊手:
“还是和以前一样,卖不出去。”
虽然平日咸鱼惯了,衙门里大小事情他都做甩手掌柜交给下面人去管。
但有一件事许青山却亲力亲为。
那就是搞钱,不是他财迷心窍,实在是太穷了,再不搞点钱衙门里的一帮人都要饿死了,更不用说安安心心做一条咸鱼了。
想要做咸鱼也要有钱,苏青县的衙门,每年朝廷拨下来的俸禄就这么点,除了日常开销和外,每个人能领到的俸禄也只够平日里吃个饭,维持在饿不死的地步。
因此自从上任知县后的第一天,许青山就在琢磨怎么搞钱。
好在时不时能得到一点好东西。自从得了辣椒籽以后,他立刻派人在山上开垦了一块荒地,种上了辣椒。
现如今已经种了三年,辣椒已经从原来的半亩增加到了几十亩。
这么多辣椒吃也吃不完,索性就拿出去卖了。没想到当地人全都不好吃这一套,加上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东西,谁都不敢买。
许青山想着捉襟见肘的衙门开支,无奈的叹息了一声:
“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这么好的东西都不买……哎,可惜了要是有人能带货就好了……”
苏河一听有些疑惑,这个知县老是喜欢说一些不明所以的词。
“大人,带货是什么意思?”
许青山一听摆了摆手,他一介小小的知县,又没什么影响力,让他去带货肯定没希望。
“没什么,就是想起来我家乡的一些风俗了。我们当地有些有头脑的人,就喜欢把一些小吃冠上前朝皇帝吃过的名头。
像是什么平平无奇的烧饼,店家却说这是唐朝唐太宗吃过的烧饼。
譬如店家可以说:唐代时期,纷争不断,将士们连年征伐,一时之间粮草送到当地都变质了。皇上苦于将士们只能吃变质的粮食,于是号召天下,提供主意者可以加官进爵。
关中有个叫做李十二的农民想到了一个主意,他想到一个好主意,将粮食磨成粉以后加水制成饼子,然后放上火炉上烘烤。
烤出来的烧饼可以保存几年不会变坏,易于携带。随后他就将烧饼进献给唐太宗。
谁也没想到唐太宗吃了之后,倍加赞赏,烧饼这种美食就流传下来。”
苏河一听顿时欣喜万分,竖起大拇指说道:
“大人这一招可真是太棒了。咱们也能编出来相同的故事,以后就不愁辣椒卖不出去了。”
许青山一听摇了摇头:
“找当主角啊啊。编故事容易可是想要让人相信就难了。
就像我刚才说的故事,编的是唐太宗吃过烧饼,几百年前的事谁知道啊。
再说烧饼这东西早就有了,这样一说别人倒也能相信。
但是咱们这辣椒也没人见过,我总不能说这是赵匡胤吃过的辣椒吧。要编也只能说这是当今皇上吃过的辣椒……”
话还没说完,苏河连忙捂住了许青山的嘴:“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这可是欺君之罪……”
许青山白了他一眼,他当然知道不能这么说。
可是如果再不挣点银子,整个衙门都快没钱吃饭了。
眼看辣椒是卖不出去了,许青山目光一转盯上了手里的细盐。
这可是妥妥的硬通货,要是能多弄一点,不愁卖不出去。
话虽如此,可是许青山也是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的,要是被人抓住了,小命不保,能够弄出细盐却不能卖……
这得少挣多少钱啊!
他心疼啊!
猛的。
许青山想到了一个人,那个喜欢问朝廷大事的老李……
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打通这层关系?!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8047/38047149/141413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