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明县令,开局把朱元璋打入地牢 > 第239章 胸有成竹的胡惟庸

第239章 胸有成竹的胡惟庸


第二百三十九章  胸有成竹的胡惟庸

现如今两京一十三省的百姓全都怒了,谣言猛于毒,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大明。

百姓都在愤怒朝廷的不作为,相比之下更让百姓愤怒的是太子和刘伯温两人居然插手边关的战事,现如今百姓都认定了边关情况之所以一直恶化,就是两人从中作梗造成的。

而在淮西党的引到之下,更是有不少的百姓大骂朱元璋,只因为朱元璋听信谗言才使得边关沦陷如此之久还不能收复回来。

韩国公府内,李善长得知了暗卫传来的消息,消息已经散播出去了,而所有负责散播消息之人全都处理掉了。

此话一出,众多淮西党官员顿时乐开了花。

李善长更是一脸满意的说道:“不错。很好,这一次我看陛下怎么抵挡汹涌的民意……”

说完他更是看向了胡惟庸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你此次的计划很好。如此一来陛下就算是有口也难以辨别。他只能让蓝玉统领边关军收复两座边镇了。”

而胡惟庸则上前摆了摆手一脸淡然的说道:

“柱国,你误会了,此刻我还没有将蓝玉被陛下压入昭狱的事情散步出去。”

此话一出,李善长顿时愣了片刻,他皱着眉头:

“为何?给我一个解释……”

现如今的情况对于淮西党是十分有利的,可胡惟庸却没有将蓝玉被关押的消息散步出去,此次他们挑起民意就是为了能逼迫朱元璋放了蓝玉。

面对李善长的质问,胡惟庸却一脸淡然,这一次显然不是他的疏忽,而是他另有计划。

而且从其得意的表情来看,胡惟庸显然他对于自己的计划是胸有成竹的。

“柱国,放心一切尽在我的计划之中。

现如今只是第一阶段,目的正是为了调动起百姓对蒙元余孽的怒意,如此一来逼迫陛下出兵的声音大了,如若陛下再不出兵那就是失了民心。

陛下肯定不会让事情走到这一步,但出兵容易陛下用谁却是他自己说了算。

就算我们计谋算计,但如若陛下死活不用蓝玉,那我们的计划不久失败了。”

李善长听闻顿时哦了一声,显然是对胡惟庸的计划十分感兴趣:

“继续说,你此次散播的消息是什么消息,详细说……”

胡惟庸听闻冷笑了一声说道;“我这次放出的消息简单就是挑起民愤,然后往太子与刘伯温身上泼脏水。”

说完他详细的说出来自己的计划,众多官员一听顿时拍手叫好。

毒实在是太毒了。此刻胡惟庸居然将大军退守大都城说成了太子与刘伯温从中作梗的结果,而沐英和常茂两人也被划到了太子与刘伯温两人的麾下。

现如今百姓被边关的惨状冲昏了头脑,听闻这些人沆瀣一气自然愤怒之极,只是这一招,沐英与常茂两人的名声就臭了。

胡惟庸见众人愣住了,冷笑一声说道;

“现如今虽说徐达重病缠身不能出征,但陛下也不是没有选择,他大可以将驱逐蒙元收复边关的任务交给沐英和常茂两人。

虽说两人都是小将,可是两人联手之下水平如何,你我全都是不知道的。

如若这两人真的收复了边镇,将蒙元大军击退,那我们的计划岂不是落空了,而且白白为别人做了嫁衣。”

李善长顿时冷笑一声,沉思了片刻说道;

“所以你才往两人身上泼脏水,顺便将太子与刘伯温两人拉入了局中。

好,太好了,如此一来这些人的名声在民间就臭了,如若陛下真的要重用沐英与常茂两人,就算可以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但陛下总要考虑汹涌的民意吧。”

胡惟庸点了点头冷笑一声说道:

“没错,就是如此。我就是要百姓知道是太子和刘伯温两人为了打压蓝玉,才重用了沐英和常茂两人。

如此一来如若我们在趁着百姓最为愤怒的时候将蓝玉被关押的消息捅出去,那么百姓肯定更加愤怒。

如此一来,这几人的名声恐怕只会更臭,到时候陛下就算不同意也必须用蓝玉去执掌兵权。”

李善长听了胡惟庸的计划顿时心里一惊,好在胡惟庸是淮西党之人,要是他是敌人还真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他没想到胡惟庸此人居然能想出来如此的毒计,平日里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胡惟庸居然隐藏的如此之好,内心之中居然是这么阴险之人。

不过对胡惟庸的计划,李善长是十分满意的,如此一来百姓汹涌民意之下不仅打击了太子与刘伯温这两个死对头的名声,还让陛下不敢不能用常茂与沐英两人。

如此一来,朱元璋只能重用蓝玉,淮西党的计划将会彻底得逞。

到时候蓝玉收复了边关,淮西党就能靠着蓝玉的功勋一飞冲天,李善长重提恢复宰相朱元璋也只能顺从。

李善长想到这里顿时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他环顾四周起身激动的拍了拍手说道:

“胡惟庸你做的好啊。现如今我老了,就算陛下同意恢复宰相,到时候我也坐不了多久,这个位子到时候你可要接好。”

胡惟庸一听李善长居然准备日后托举自己坐上宰相的位置,顿时激动的浑身颤抖,他连忙跪下说道:

“多谢柱国栽培。您放心,就算我坐上了这个位置,您李家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我绝对不会忘了柱国的栽培。”

众人纷纷恭贺李善长,好像现如今李善长真的成了宰相一样。

而皇宫之中,朱元璋一早就知道了这条消息,此刻他眼看着淮西党将脏水泼到了太子等人身上更是暴怒。

淮西党想要做什么,朱元璋一清二楚,逼迫他将蓝玉放出来。

可朱元璋也不是什么软柿子,他立刻吩咐下令各州府将边关实情张贴出来,但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百姓看了朱元璋下令张贴出来的边关实情后一个个的全都不信,他们都以为朱元璋是在庇护太子这个亲儿子,因此谣言流传速度更加严重,更有民意汹涌的意思。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8047/38047149/141411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