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明县令,开局把朱元璋打入地牢 > 第375章 悲催的李善长

第375章 悲催的李善长


第三百七十五章  悲催的李善长

车夫听那路人所说京城之中的百姓不知道徐达到底从何处进城,因此分散在了京城附近所有的城门之中。

现如今京城之中的所有城门全都像眼前的状况,被堵了一个水泄不通。此刻除非生了一对翅膀,要不然根本不可能出城了。

车夫一回想起刚才李善长的吩咐,顿时打了一个寒颤。他沉思了片刻,皱了皱眉头回到了马车之上一脸苦涩的说道:

“大人,现如今四面八方的城门全都被堵了一个严严实实。你看我们是否要回去啊……”

此刻的李善长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而是愤怒混合着尴尬。他此刻有要事,如若出不了城门则必死无疑。

但现如今四面八方的城门都被堵了一个严严实实,如若退回去等到徐达进入京城了他们再出去,显然会误了出城的时候。

此刻的李善长沉思了片刻,看了看四周。

他可不想要看着徐达带着十几个部落首领耀武扬威的从自己面前经过,抬头看了一眼那车夫,现如今就算将对方杀了也无济于事。

“回府……”

此话一出,那车夫顿时长舒了一口气。连忙抓住了缰绳,准备退回去回到韩国公府。

可刚有所行动,一阵轰隆隆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那车夫抬头一看,只见四面八方的人群全都涌向了这处城门,短短几刻种时间变将退路堵了个严严实实。

李善长坐在马车之中脸色一会青一会红,现如今就连天都好像要和他作对,他不过是想要出个成而已,先是城门口被围观的百姓堵了个严严实实,现如今就算想要回府退路全都被堵死了。

“老乡,发生什么事了?你们为何全都跑到这里来了……”

那车夫苦着个脸,一脸尴尬的问了一下旁边的路人。对方瞟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道:

“你不知道?陛下说了,徐达大元帅将会从这处城门回京……”

坐在车里的李善长听得一清二楚,他没想到自己一点也不想要看徐达耀武扬威的样子。但现如今老天都在和他作对,非要他仔细的看个清楚。

正当李善长脸色越发难看之际,又有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来人正是几个皇子手下的兵马,现如今他们来此是负责维护秩序的。

众人全都识相的让开了一条道路,李善长见路被分开了,连忙吩咐道:“趁着这个机会。回府……”

那车夫一脸尴尬,沉思了片刻刚准备驱动缰绳,一个兵卒看到对方的动作,呵斥一声说道:

“干什么,马车往后退。让出一条道路来……”

此话一出,围观的百姓全都向着李善长的马车投来了不悦的目光。现如今百姓为了能迎接徐达元帅归来,自然是十分的配合。

但现如今这马车不仅丝毫不配合,此刻还丢脸到了这里。众人眼神之中顿时满是嘲讽之色,李善长看在眼中简直气到了极点。

没想到今天是诸事不顺,现如今被堵在城门口被强迫看朱元璋和徐达两人的胜利也就算了。

此刻的李善长还要被京城之中的百姓所嘲讽,他再也忍不了了。

那车夫将马车横亘在清理出来的一条道路之中,看着四面八方不断嘲讽的百姓,转念一想马车之中坐着的扬言要杀人的李善长。

此刻的他顿时也是左右为难,现如今如若退回去了,自己恐怕小命不保。

但如若不退回去真的趁机跑出去了,恐怕还未等他回到韩国公府,就要被大批兵卒所追杀。

“大人,我看咱们还是退到人群之中吧……”

车夫一边说着一边操着缰绳将马车停在了人群之中,李善长见状顿时大怒冷哼一声说道:“冲过去。如若谁敢阻拦谁就死……”

此话一出,那车夫顿时腿软了,周围的兵卒已经将百姓全都围了起来,形成了一道人墙。

现如今如若他真的冲了出去,恐怕在场的将士便会立刻将马车射出刺猬。

“大人……”

马车车夫一脸纠结之中,李善长声音越发冰冷。

“你想死吗?我的话都不听了……冲出去,今天要么是你死,要么是他们死……”

此刻的李善长已经陷入了癫狂之中,他可不能在这里受辱。与其让自己受辱,就算压死了几个百姓几个官兵也要冲出去。

正当那车夫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声锣鼓声突然传来。

紧随其后的便是一阵尖锐的声音,一队车辇从京城内缓缓向着城门口而来。百姓看了一眼顿时明白,这是陛下的仪仗队。

现如今为了迎接徐达回城,这等规模不可谓豪气,这等规格都快赶得上朱元璋自己所使用的仪仗队规格了。

百姓顿时欢呼一片,朱元璋此刻没有坐着车辇,反而是一身铠甲骑在骏马之上,这等规格自然是极其高的。

而众多皇子也差不多,全都穿着一身铠甲紧紧跟随在朱元璋身后。这等场景顿时看的周围多少权贵的公子小姐眯了眼睛。

这等场景平常可是不多见了,不仅是诸多皇子全都出面来亲自迎接,就连后宫的嫔妃公主们也一个不落的出来了。

百姓全都欢呼雀跃不已,但人群之中有一个人则气到了极点,那便是李善长。

现如今的李善长双眼通红,恨不得直接将在场所有人全都杀了。直到朱元璋出现,他更是气急败坏。

此刻的他顿时都快哭了,自己为什么要挑选这个时候出城,这不是等着受辱吗?

朱元璋坐在马上扫过人群,此刻他的心思早就不在这里了他只希望这场仪式赶快结束。

现如今老朱还等着微服出访出宫去感谢许青山,如若没有许青山的计谋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刘伯温紧紧跟随在朱元璋和皇子们身后,他身后则跟随者文武百官。除了李善长,胡惟庸带着淮西党众多官员脸色难看但依旧行走在队伍之中。

朱元璋扭头看了一眼,四下扫了一眼顿时有些好奇。只见淮西党自城一派,走在队伍最后面。但领头的人却是胡惟庸而不是李善长。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8047/38047149/141410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