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的话
小说更了六十多章,突然有些话想说了,想写本小说的想法从小就有,可一直也没有力气和毅力完成,原因大致有二:
1.不知写什么题材。我是一个至今也分不清玄幻和奇幻的人,连行业内推为圣经的《亵渎》也只能看上几章便看不动了,对于此类的影视类作品更看得少之又少,只能说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不是一时半时能培养出来的,当然不乏有喜欢的大作,比如——《西游记》……(汉),可后来又有人论证其实为“公路片”,讲述一个和尚带领一个马戏团艰辛的海外代购故事。至于科幻,我是连《星际争霸》都没看过的货,像诸如《变形金刚》之类的电影看起来更是煞费脑筋,原因很简单,就是一打起来我很难分清谁和谁是一伙儿的,直到《三体》的出现,确实激发了我对科幻类小说的兴趣,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激发我对此类作品的创作冲动,因为读过刘慈欣作品后的人才能发觉,写出那么好的科幻作品的难度实在是让人望洋兴叹。而至于其它题材的作品,仿佛也就青春类的自己还能动笔试试,可每当自己无病呻吟学生时代的生活时,总是写到个两万左右的字数便放弃掉,因为实在是脱离不了所谓的伤痕文学的那几招,不免发自内心的赞同邓小平同志“哭哭啼啼,没有出息”的论断。
2.积累不够。虽然自己经验并不足,但自小到大多少对写东西有点儿小体会,我觉得创作冲动固然重要,但并非诸如所谓搞艺术的人所说的那种“就是找感觉”,也就是他们所谓的什么灵感,我至今都怀疑世上是否真的有所谓的“灵感”,我觉得更为可靠的便是“积累”,当一个人的积累到了一定的数量时,自然而然便会有好的点子泉涌而出。而写作也并不存在所谓的“练笔”,“锻炼”,“训练”,因为一个个积累,创造出的点子想法被使用后就是消耗,消耗掉了便也就消耗掉了,哪儿来的什么磨刀不误砍柴工之说呢?因为在写东西这件事儿上“磨刀”和“砍柴”本是一回事啊!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小说,这本侦探类的小说写于大概两年前,深受周浩晖老师《死亡通知单》和《生死翡翠湖》的影响,本来想写一个同人类的小说,可后来随着阅读其它一些推理类小说,和看了一些自己喜欢的美剧,诸如(《神探夏洛克》,《记忆神探》,《基本演泽法》)后多少有了些自己的想法,于是便试着模仿写了这本《发条闹钟》,快更新二十万字了,整本上我也没打算长篇大论,这本也只是所谓的“第一季”而已,至于会不会有“第二季”,确实也很难讲……快说完了,看了看点击率,倒是没多寒心,只能说还是题材偏小众,喜欢推理类小说的受众群偏小,当然更为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讲故事的能力火候还不到家所致。写到这儿不免想到了另一个原因,那便是磨铁网主打的是灵异类小说,诸位“食客”到了这里本意是吃“烤串儿”,而自己傻乎乎的却端上来一碗“炸酱面”……《发条闹钟》大致会更新个九十多章,一百章左右,诸位看官还需忍耐些时日,全当倒了你们的胃口了,最后我想说的是在下已准备学习“烤串儿”了,希望那时我们能举杯畅饮,左右开撸。后会有期,来日方长,再见!对了,“方长”是谁???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8/38869/25123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