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林斗 三
八个和尚中有七个和尚统一穿着僧衣,一个和尚却锦衣华服;七个穿着僧衣的和尚中有六个和尚身材中等,一个和尚却矮胖得出奇;六个身着僧衣的中等身材和尚中:一个和尚面露凶光,脸上带着个不大不小的“X”形状伤疤;一个和尚生得贼眉鼠眼;一个和尚生得色眯眯,耳朵上还插着一支花;一个和尚生得一个酒槽鼻子,腰间挂着个大大的酒壶;一个和尚看起来懒洋洋,似乎没睡醒的样子;只有一个和尚还算正常,那正常的和尚开始不正常地说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否则如来佛转世的我就要降妖除魔了!
那八个武僧摆开阵势,纷纷摩拳擦掌,脚步缓缓移动着,围着道人绕起圈圈。武僧们个个脚步轻盈,八个大男人在地上来回动作,我却未曾听见丁点儿声响。
疤脸道人眉头一皱,也不言语,双手垂在腰间,身体不移不动,只是一双无比凌厉的眼睛在不停扫视着,似要把它种在众敌的心里。
道人的定力绝非常人能及,即便敌众我寡,他的眼神里也并无丝毫的惧意,就像森林里的一只雄狮,面对着群狼,不但不惧反而把群狼当成了猎物。而此时,这只雄狮只是在等待,等待猎物露出破绽。雄狮再凶猛,在扑杀群狼之时,总是会有相当的耐心的。
我曾经看过《动物世界》,荒野中一支野鹤被一条巨蟒困住,那野鹤的喙既尖又利,身型也较大,而野鹤却并未对巨蟒冒然发起突袭,反而身体一动不动,只是一双利眼直勾勾地盯着巨蟒,我看着很是不解。后听专家解释说野鹤是知晓蛇性的,巨蟒盘成一圈,如果野鹤冒然攻击蟒首,双腿则暴露给了蛇尾,蛇尾定会将野鹤下身盘住;倘若攻击蛇尾,那么蟒蛇的毒口又会找准空当反击。因此野鹤最好的制敌之策就是按兵不动,以逸待劳,让对手不耐烦先动,蟒蛇一动,周身的破绽便卖给了野鹤,野鹤钢啄快速出击,直击七寸,命中对方要害,蟒蛇想再要还手就难了。
武学大师、截拳道开创者李小龙曾说过,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以无法为有法,以有限为无限。诚哉斯言!
那武艺卓绝的疤脸道人自然是明白其中道理的。可明白归明白,在复杂的实际应战中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那八个武僧的步伐初时异常缓慢,接着渐渐加快,到后来是越移越快,快得只能看见一道道影子,分不清八人哪个是哪个。到最后,道人的周围变成了无数的影子在围绕、搅拌,影子飞速移动形成了一道飓风,煞时间地上残雪飞起,与林中的沙石、泥土、竹叶卷成一圈,瞬间一道厚厚的风墙拔地而起,我已看不清里面诸人。这堵风墙是由八人用深厚的内力共同筑成,此刻倘若有人胆敢冒失挤入或挤出,身体非被搅拌成肉酱不可!
八人移速还在加快,风墙越积越厚,竹子纷纷剧烈晃动,周围不少竹树已被连根拔起,在空中快速搅拌着。如果有人不明就里,定会以为这一场威力无穷的龙卷风!
剧烈的龙卷风刮动着整个树林,层层刮起地面的残雪、沙石、泥土,以及一切杂物,直刮得我睁不开眼,直刮得脸上肌肉激烈地颤动不止。
眼前的景象已变得模糊不清,天地一片混沌。
只听得龙卷风的声音越来越来大,这声音仿佛就要将天地震碎!
而风墙内更是传来强过风声万倍的声响,这“阿弥陀佛”念经之音,显然是那八个武僧用无比深厚的内力发出。声音不休不止,无边无际,我的脑袋就快要炸了!
武僧诵经之音猛地停了,林中突然“轰”的一声,一股巨大气流从天而降,向竹林,向地面,狠狠压来,直把竹子纷纷压折,直把大地压得都快承受不住。空中漫天飞舞的杂物随之落下,竹林霎时一片狼藉。小小的一片林地转眼间就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叫人见了怎不惊心。
那八个武僧的步伐复归最初的缓慢,道人仍一动不动地立在在八人中央,只是他们脚下的一块土地已经深深凹陷,恍如流星在地面坠出的一个圆坑,我只能看见坑中九人腰以上的部位。
此时,坑外地面仍有残留的气压在流动,仿佛是大地在喘着粗气。
天地复归寂静,林中只能听见时不时响起的竹涛之声。
站在远处观战的我早已是灰头土脸,身上灰尘不知积了多少,直想着回家要好好洗个澡。再看争斗九人,无论是道人的道袍,还是武僧们的僧衣(另外还有一件锦服),经过如此一番激烈的内功比拼,天地都蒙了一层灰垢,他们的衣服竟然还是那么的干净齐整,一尘不染如没经过刚才的事一般。
我旁边的姑娘见我的狼狈样不由得捂住嘴笑了起来。她这心态我真是佩服,面对两位师兄的惨死,又经历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她居然还笑得出。
——原来面具的功效不单能防色狼君,还能防灰尘君。想来杨过戴着面具恐怕不单是为了不让别人认出自己,还为了保护自己的皮肤。
我悄声说着话,一为平复内心,更为不甘示弱。
那八个武僧步伐又开始加快,似乎又要发起新一轮的内力比拼。这八个武僧不仅内功高强,脑袋也极为好使。他们若只拼内力,以八人之力耗也得把道人耗死。而如果冒然进攻,一是不知对方虚实,没有必然的胜算,二是容易露出破绽,被对方各个击破。他们这是要逼对方先出手,让道人先露破绽,然后众人再合力围歼。
果不其然,道人按捺不住,我未曾看清他怎么出手,背后的利剑已在他手中。
剑,在寒风的吹动下冷冷作响,剑上的青光如同恶狼眼中发出。
出剑!直刺前方武僧咽喉!
众僧出掌!四面八方十六只金刚铁掌朝道人身体各个要害拍去!
道人反应奇快,脚步陡变,身体一扭,明明是直刺前方敌人咽喉的剑,突然变高为低,变直刺一人咽喉为横削四人手臂,而另一只未握剑的手,我竟还没看清如何动作,已抽出腰间拂尘向另外四僧扫去。
道人右手使出的是太极剑法中的“斜抡”式,而左手使出的是太极拂尘的“横扫千军”,两种迥然不同的武器与招式,道人使出来却是那么的协调,这让人不得不叹为观止。要知道人的左手由右脑支配,右手由左脑支配,常人惯用右手,左脑发达。因此一般人别说双手熟练用两种兵器发不同招式,就算简单地一手画圆一手画方,要画好了也是十分困难。
众僧遭此一变无不大惊,大惊之下,身体却未闲着,纷纷向四周扩散退跃,直退到坑外。
道人见机会来了,也是高高一跃身,跃起之后,一剑朝正前方一个武僧刺去。疾剑带起一阵狂风,如龙吟,似虎啸,让天地也闻之变色!这一剑非同小可!想是道人拼尽了全力!
那正前方的武僧躲无可躲,因为这剑实在太猛太快。那武僧附近的几个同伴见剑势凶猛,纷纷去救。而道人后方的武僧也都极其默契地同时出动,舞动铁掌朝道人的后背攻去。道人剑招未变,步法却陡变,他的脚步变得实在太快,我甚至不敢相信这世上怎会有这样一双腿。道人这是声东击西,刺那武僧是虚,打乱众人阵型,找空当溜出包围是真。
孤独的狮子毕竟斗不过群狼,道人毕竟比先前的胖子聪明得多,“好汉不吃眼前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显然,这些道理他都明白得很。只见其落地后几个“驴打滚”就把八僧抛在了身后,接着施展轻功朝竹林深处遁去。众僧正要追赶,而那原本逃走消失的道人复又从竹林深处一步一步地缓慢后退回来。
我心下盘算着,何人竟有如此的威慑力,让这功夫深不见底的疤脸道人逃无可逃?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5/35483/19372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