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人才情报
吕布在春节前一天赶回了临时都城汉城,与回来团聚的几位爱妃一番恩爱后,就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了。堆积如山的等待他批改的文件差点压得他喘不过气。要不是阅历丰富的安东尼达斯和曾经做过王子的血法师凯尔萨斯为他分担压力,恐怕本来懒散性子的吕布就要崩溃掉了。这也让他进一步加强了对内政人才的渴望。
御书房书桌上的文件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繁琐低微的事情,这类奏章安东尼达斯和凯尔萨斯都已经看过,他只要盖上印章就行。还有一类则是特殊的大局方面的奏章,则需要吕布自己拿定注意。吕布先预览的就是后一种。
“对了有内政人才方面的情报么?”吕布问大法师道。
安东尼达斯在那文件架上寻找了一会,递上一本金黄色面皮的奏章,道:“殿下,这本记载了现在各方谋主以及境内发现的人才。”
“哦?”吕布马上接了过来翻开阅览。
收集的情报跟历史上差不多,但似乎因为吕布的蝴蝶效应,很多谋士都提前选择了阵营。看着这厚厚一本记载了大汉近百位谋臣能士的动向,让吕布馋的直流口水,恨不得把他们都劫掠到手底下,为他效力。可惜,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出身豪门大族,要是劫掠不可能做的那么干净,到时候成为众矢之的就不妙了。
说实话吕布现在最缺的就是谋主级别的人才。一般的读书人心理歪歪肠子多,遇到事情可以出不少主意,所以有狗头军师之称。但是真正的能够在大局上思考去筹谋的人才还真不多。三国时期能够达到那种程度的人才也就数得上的那么几个。田丰、沮授、郭嘉、戏志才、荀攸、贾诩、徐庶、诸葛亮、司马懿、周瑜、张昭、法正、陈宫。但是这些人才要么是有主了,田丰投靠了袁绍,荀攸和曹操交好,沮授在韩馥手下做别驾,贾诩在董卓那儿混;要么是还没有成长起来,诸葛亮、司马懿、周瑜、法正都是属于正太级别的,而徐庶现在还没有进入书院修习,纯二流武将级别的游侠。属于“在野谋臣”的也就郭嘉、戏志才、陈宫三人而已。
郭嘉、戏志才在颍川虽然属于寒门出身,但是毕竟朋友多,要是突然不见了踪影,那就是一件麻烦事情,所以吕布只能等以后有时间亲自去一趟请两位大才辅佐。而陈宫就不同了,陈宫虽然出任中牟县县令,但是这个时候挂印而去是经常的事,所以吕布派遣山丘和大法师去强请过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夜黑分高的夜晚,穆拉丁和安东尼达斯两人按照间谍的指点潜入县令府府邸,山丘之王穆拉丁击晕陈宫后,大法师把陈宫的印玺悬挂在县衙,然后三人在一阵耀眼的传送光芒中回到大唐。
但是陈宫最大的缺点就是“智迟”,就是同样思考问题,陈宫需要花费的时间是同一级别谋臣的数倍,如果平时还好,一旦到交战时候,这可是要了老命啊。所以吕布在考虑挖墙脚。其中最中意的就是韩馥手下的沮授。
乱世之奸雄的曹操评价田丰的时候说:“向使绍用田别驾计,尚未可知也。”,而在吕布手里这本人才情报里,也是记录着田丰虽然有良、平之谋,但是性子直,刚而犯上。如果评估的话,和历史上唐初的魏征,要是主公没有海纳百川的大胸怀,有这样的臣子非气死不可。而曹操评价与田丰齐名的沮授却说:“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从这方面看,沮授在大局观方面多么的牛叉。
现在说到“持久战”,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毛太祖,但是沮授在提出这种思想确实早了1700多年。在官渡之战前,沮授曾经向袁绍说:“河北兵虽然人多势众但勇猛不如河南兵,河南的粮少而财少过河北;河南利于速战速决,河北利于缓慢战斗。缓慢抵抗,拖长战事。”建议以持久战消耗曹军。而且当时曹操以能容人采士著称,为什么张绣那种杀了他爱将、长子的人都能接纳,而沮授只是密谋逃跑,就被其击杀,可见在曹操心中对其忌惮的程度。
这种牛人,吕布要是不能收为己用,必为心腹大患,所以吕布已经打定主意,先行交好,等讨伐董卓之后,袁绍吞并韩馥之时,再收归己用。
唐国现在的人才任用策略是暂时使用地盘内世家的士子,但是同时安排了专人用系统监控。一旦有作奸犯科的则依照汉律治罪。这种策略是过度的,暂时的。吕布从完全掌控朝鲜半岛后就开始招收孤儿培养人才,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官方置办的学校建立起来,一些明白局势的人便安排子弟进入学习。第一批经过专业培训的内政人才大概还要四年才能结业。到时候数千内政人才进入管理系统,大唐整个势力就将进入一个爆发期。但是在那之前,唐国的发展也不是止步不前的,每年数以百万计的人口进入,都是需要相关管理人员的,而大汉寒门士子或者落魄贵族士子都是其中的顶梁柱,这些人才的引入,再加上系统人才提供相关的技术,才能保证了唐国现在的高速发展。
“我靠,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吕布暴口道。之前还在为搜刮人才而烦恼,没想到这奏章后面记录了不少因避祸到吕布治下的人才。太平道的黄巾起义即将爆发,大汉的有识之士多半有所了解,中原的很多世家大族都开始往南方迁徙,而这些青州、冀州、幽州的士子由于路途原因则选择往北方迁徙,特别听闻唐国作为大汉的藩国经济发达、社会安定、武备足够自保,境内禁止太平道,便多半向这里移居。这些移居人才中名气最响的有管宁、邴原、王烈、国渊、太史慈五人。
管宁、邴原和华歆在士子间流传为“三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再加上后来称诸葛亮为“卧龙”,这让吕布不由想起“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俗语。没有诸葛亮的效忠有些可惜,但是能够有三分之二才干的人来效忠,也是极其牛的一件事。
国渊擅长治理地方,历史上做到了九卿的位置,王烈性情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刚烈耿直,在历史上曹操多次征用而不就,从情报上看,王烈在教育方面有卓越的才能。
最让吕布惊喜的就要数太史慈了。本来以为太史慈已经在北海相孔融手下做事了,没想到为了避祸也跑到唐国来,吕布知道太史慈侍母至孝,这样就比较容易拉拢了。
“哈哈……”
想到要收服六员大将,吕布荡漾地笑了起来。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5/35303/19204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