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琉璃、水晶和玻璃
众位美女知道胡媚娘有钱,既然这么大方,她们也顺便呈了这份情。除了唐袍,她们还选了数款女式唐装、睡衣、文胸、丝巾、包包、高跟鞋。最后跟在她们身旁的近卫女兵都拿不下了。最后还是胡媚娘想的周到,命令店里的掌柜把这些衣物打包后送到各位美女的府上。
美女们出了瑞蚨祥,继续逛街大业。来到了一家名为“京畿水晶坊”的店里。原本众位美女想这店里一定卖地是首饰,没想到转了一圈却看到透明的玻璃柜台里放的全都是一些镜框。至于大的物件,店里还销售加工精制的大型镜子、晶莹剔透的鱼缸。
刘莹好奇地询问道:“这可是琉璃?”
胡媚娘道:“非也,是水晶。”
刘莹意味深长的看了胡媚娘一眼。她却是不信。天然水晶是价值连城。水晶在古时候有水玉、水精、水碧、石英等雅称。常被认为千年寒冰所化,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山海经里。“又东三百里,日堂庭之山……多水玉”;“丹山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逐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水玉”。而这些透明类似水晶物品,必然是像琉璃一样,可以人工制造的。刘莹认为对方骗她。不过想到现在琉璃的生产销售完全掌控在那些死阉人手里,她也就没有什么好计较的,反而希望大唐一方能够销售琉璃制品,到时候两方大打出手,皇家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不过从胡媚娘方面来考虑,说的是七分真,三分假。水晶的化学式是SiO2,玻璃的化学式是Na2O·CaO·6SiO2。两者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而且大汉的琉璃制作工艺,也做不出来完全透明的玻璃。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原料中含有少量的铁,如果是二价的铁,整个琉璃呈现绿色,如果是三价的铁,琉璃呈现的就是黄色。所以汉朝的土法琉璃制作工艺即使再怎么改进,也做不出来完全透明如同水晶的玻璃。
琉璃作为一种彩色的玻璃制品,其制造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到了汉代,琉璃的制作水平已相当成熟。但是冶炼技术却掌握在皇室贵族们的手中,一直秘不外传。
《史记》中的一段话,与琉璃的起源有关。琉璃又作“西施泪”,那如歌如泣的色泽流动,仿佛还在诉说西施泪别范蠡时的凄凄切切,晶莹的泪花滴落于胸前的信物“蠡”上,这铸剑时的坚贞之物,也为之动情。“流蠡”之称,由此而来。
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的。陶朱公就是民间传说的财神,传说中最早的财神聚宝盆,也是用琉璃做的,所以琉璃被认为是聚财聚福的财神信物,比人们常用的黄水晶更加直接有效。再加上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历史上琉璃这种值钱的东西一直是皇室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直到北魏时期。《魏书·西域传·大月氏》:“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於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於西来者……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也就是到公元四世纪到六世纪之间的时候,由于制作工艺泄密,琉璃已经是烂大街,不像以前那么值钱了。
琉璃属于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原因有二: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且其制作工艺复杂繁琐成功率低。从构思、设计、雕塑、烧制、细修、打磨至作品完成,火里来、水里去,需经过四十七道精致烦琐的手工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到二十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其二,琉璃不仅仅是一种材质,更是一种文化产品,更重要的是,琉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产品。特别有些大师制作出来的琉璃制品美轮美奂,让人拍案叫绝。
当然在这个汉末时期,琉璃依然是贵重物品,而且制造工艺完全掌控在皇室管家十常侍手中。如果吕布贸贸然就大规模倾销玻璃制品,那就是动了大汉朝最具势力的权贵的蛋糕。说不定就要被暗地里动不少手脚。
胡媚娘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在考察奢侈品消费市场的时候,打听到琉璃不能轻易动。为了打擦边球,经营的店铺不销售钗子、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首饰,也不销售酒樽、花瓶之类的器物。只有一些大汉没有的货物。例如鱼缸、眼镜、镜子之类的东西。不过再等六年,董大胖子入洛时候,那些阉人被袁绍砍了,也就没有人同大唐争夺这方面的利益了。可以大范围制造贩卖琉璃产品。
在这家店里最受姑娘们关注的就是镜子了。《周礼·考工记》中就记载了制作铜镜的合金比例:“金锡半谓之鉴隧之齐。”即铜50%,锡50%,是铸镜的合剂。汉代时青铜镜的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出现了传说中的透光铜镜。这种铜镜外形与普通镜一样。但当光线照在镜面上时,镜面相对的墙上,会反映出镜背花纹和铭文的影像,称之为“幻镜”。即使这样原理和投影仪近似的神奇镜子,和店里销售的“水晶镜”相差还是甚大。因为不同于青铜镜影像的朦胧模糊,水晶镜是清晰可见。再配上精工雕琢的金银框架,正面镜子让姑娘们爱不释手。
除了镜子,水晶鱼缸也大受好评。虽然几位公主党家里都有人工湖,但是那些鱼也就再喂食的时候可以看见,平时哪里可以见得。而自己院子里摆放一个大玻璃鱼缸,随时就可以赏玩那些金鱼、鲤鱼,妙不可言。
至于眼镜,听了胡媚娘解说,那是用于给看不清东西的人佩戴的,让众人对这种行业可能创造的利润羡慕不已。毕竟最赚钱的行业是垄断行业,而大汉境内多少文人士子因为用功苦读而近视眼,有多少权贵老了的时候看不清远一些的事物。而这都是需求市场。一旦做开眼镜行业,其可能产生的利润将远远超过其他玻璃制品产业。即使是二十一世纪,眼镜都是暴利行业之一。不是有那一句顺口溜:“20元的镜架,200元卖你是讲人情,300元卖你是讲交情,400元卖你是讲行情。”。更何况是在这个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真是想不赚钱都难。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5/35303/19204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