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三国之兽族纵横 > 第二十四章 叔侄耳语

第二十四章 叔侄耳语


看着自己这个老族侄眉头紧锁,荀攸端起陶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轻笑刀:“不过这唐王阁倒是一件妙事。你看就像这茶吧,以前我们都对南方那些喜好喝用姜盐添味的茶汤士子多有鄙夷,称那些嗜茶者为‘漏扈’、‘水厄’、‘酪奴’;对于茶饮养生抱持着存疑态度,很多北方人尚不知茶为何物。而现在呢,这清茶清香怡远,红茶香醇浓郁,都是难得的佳品。让人趋之若鹜。其中的利益更是让天下人垂涎,可惜啊,这制茶工艺秘而不宣。不怕你笑话,之前我取用新鲜的茶叶泡饮,只喝了一口蔬菜味道,和这个唐国产的茶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额,哈哈,你呀!你!”荀彧听了会心一笑,不过想当初自己也有这个打算,不过由于这天灾人祸的,皇上要批阅的奏折多,而他在旁辅助又脱不开身。想想也是,如果荀家家大业大,如果真的习得制茶之法,对将来也是多有裨益的。

        “还有这太师椅的推广确实比以前方便多了。虽然我朝在佛教从西域传入时已经有了椅、凳、墩这些坐具,但是由于形状简陋,这些‘胡式坐具’登不得大雅之堂,也只能在寺庙、军队、民间中采用。但是现在这些做工精致、雍容大方的太师椅却大行其道。不过,以前跪坐时间久了,腿脚多有酸涩,行动不便,现在却没有这种情况了。”荀攸烤着火,搓了搓手,说道。

        荀彧道:“这些家具是方便了,但是让人产生安逸,渐渐就会变得暮气,特别是那夏天用的藤摇椅、还有新出的沙发,都容易让人沉迷于外物而荒废正事。君不闻箕子佐政时,见纣五进餐必用象箸,感纣甚奢,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而《孟子.告子下》中‘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荀攸不以为然道:“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追求美好的事物是本性。美食满足口腹之欲,器物带来方便快捷,华丽的服饰让妻妾更加俏丽,连你进来的时候,目光不也是在那些身穿唐袍的女侍应白如玉的大腿上流连么?”

        荀彧闹了个大红脸,赶忙说道:“小声点,小声点!更加妖冶裸露的西域舞娘我又不是没有见过,只不过这唐袍将女子欲拒还迎的美好衬托出来了。”

        荀攸嬉笑着看着他,说道:“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吧?”荀攸知道自己小叔荀彧的父亲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两人婚后生活虽然相敬如宾,但是依然差点火候,故而闲时经常和自己这个浪子厮混在一起。

        “咳咳,我所虑者非是货物的华美,而是隐约中透露出的大唐实力!”荀彧这个老实人也懂得岔开话题,连忙说道。

        荀攸不语,一边喝茶,一边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毕竟他精通的是军略方面,擅长行军布阵、谋算敌军。对于内政、经济这类的有所欠缺。

        荀彧右手轻轻敲着桌子,对荀攸道来:“就说这唐王阁这庞然大物般的建筑建立仅用半年时间,岂不怪乎?要知道秦阿房宫前后修建了六年,而作为主体建筑的前殿太史公《史记-秦皇本纪》中记载‘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万人。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也就比这唐王阁大了两三倍。而未央宫自高祖初修至惠帝即位建成前后用了五年时间。其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占地有唐王阁两倍大小。”

        顿了顿,荀彧接着说道:“这意味着着什么,不言而喻!大唐拥有快速建立坚固建筑的能力。其一,要想攻破唐国城池必将艰难。其二,战时可以在一些要害关口建立要塞。以现在的行军速度而言,若非全部骑兵,后路必将为其所断。形成孤军深入的态势,灭亡也就距离不远。”

        荀彧接着说道:“我闲时路过唐王阁建筑工地,发现其建造速度快捷秘诀便是三层同造。先建造承重墙、楼层等主体,等主体稳固后,三层楼再同时开始建造砖墙、铺设檐瓦。砖石瓦片多采用洛阳周边作坊生产的,这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其建造的时候使用镔铁、唐灰两物,让房舍更加坚固。”

        荀攸惊讶道:“镔铁!唐灰?镔铁可是价值万金用作锻造神兵的镔铁?唐灰是什么物事?”

        荀彧:“然也,正是此镔铁也。其用镔铁建造建筑,和用黄金建造房屋有什么区别。这证明要不就是唐国能够大量制造镔铁,要不然就是唐王财大气粗。而这两种情况无论哪种对我大汉来说都是祸非福。而唐灰则是类似万年灰功用的材料。”

        荀攸斟酌一下说道:“万年灰即石灰,用来修筑石砌、砖砌城墙。传闻战国时燕王,因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当时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热水,因此,民夫们就把大铁锅抬到工地上,用三块石头支起来,添柴烧开水。天长日久,铁锅被烧了个大窟窿,满锅的水全漏光了;把锅下的火浇灭了。可民夫们也意外地发现,水洒在支锅的石头上,热石头遇到水就炸开了,炸出许多白面面,民夫们瞅着、想着,好生奇怪。有个人把这白面面用水和和,觉得比泥还滋润,还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条和砖缝里。后民夫们发现,用这白面面抹的石条和砖缝,要比用泥抹的结实的多。燕国人得到了启发,从此,就烧石灰,来抹城墙缝。直到现在修筑石砌、砖砌城墙,缝隙依然用石灰填补。”

        用现在的化学说石灰的应用就是由石头碳酸钙煅烧成生石灰氧化钙,与水混合变成熟石灰氢氧化钙,在慢慢的凝固过程中遇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变成碳酸钙。

        荀彧说道:“恩,这唐灰拥有比万年灰更好的效能。根据唐国出版的《商报》中言,唐灰主要生产工艺掌握在唐国皇家手中,主要出产地为邪马台国。而这唐灰可以和沙、石、水混合直接浇筑在镔铁骨架里,风干硬化后成为工程中所需求的巨型石墙、石层、石柱。”

        之前唐国的主要建筑都是砖木结构的,但是占据邪马台后,由于上面多火山,火山灰富集,成为了唐国主要的石灰产地。吕布其也不懂具体的制造工艺,只是知道要用到石灰还有貌似火山灰,要经过煅烧。最后让那些地精大师们去研究,没想到很快就找到了极其优良的制造方法。

        荀攸瞳孔一缩:“真乃神物也,可以凭空造巨石!以前建造宫殿大部分时间就是用来搬运巨石的,而如果使用这唐灰,的确要方便快捷不少。这唐灰可对外出售。”

        荀彧道:“汇丰商行也对外销售唐灰,但是价格甚贵,用来建造一间堂屋就要用去百万钱,如果用来制造城墙之类的,那就是个天文数字,得不偿失了。”

        荀攸叹息了一声,说道:“如之奈何!”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5/35303/19203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