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三国之兽族纵横 > 第七章 汉乱而不灭

第七章 汉乱而不灭


“现在汉庭的势力依然不可小觑,朝廷里还是有不少能人的。”张角抚摸着身边的九节杖从容不迫地说道。

        九节杖作为张角的传道之具,虽然本质不过是南山一枝仙藤,但是经过张角反复淬炼,已经是拥有一定道性的道器。其名字也来源于《太平经》。“治得天心意,使此九气合和,九人共心,故能致上皇太平也。所谓九人,即其无形委气之神人,职在理元气;大神人职在理天;真人职在理地;仙人职在理四时;大道人职在理五行;圣人职在理阴阳;贤人职在理文书,皆授语;凡民职在理草木五谷;奴婢职在理财货”、.“道有九度。一名为元气无为,二为凝靖虚无,三为数度分别可见,四为神游出去而还反,五为大道神与四时五行相类,六为刺喜,七为社谋,八为洋神,九为家先。”、“一事者各为九,九九八十一首,殊端异文密用之,则共为一大根,以神为使……”。其上三九二十七者,可以度世;其中央三九二十七可使真神吏;其下三九二十七其道多耶。就是说,九节杖就是类似于权杖,既能招神又能劾鬼,持杖即职可理九人九气之事,可以统摄天地万物;可以度人得道。而实际上九节杖除了杀伤力不够,就属性来说,确实是极品神器。九节杖(传说此乃仙人使用的法杖,拥有它就拥有了无尽的寿命和无边的法力,拥有神奇妙用。武力+25,智力+40,体力上限+100,技力上限+50,特性:养生、静思、护身)

        张宝主要掌管情报方面的工作,想了想,便问道:“哦?大哥说的可是灵帝诏举害民官吏之事?”

        “然也,去年(公元182年)正月,灵帝下诏,令公卿举奏刺史、郡守贪残害民者。太尉许馘、司空张济谀附宦官,收受贿赂。凡宦官子弟、宾客为官贪残者,皆置之不问,却举奏边远小郡为官清正,颇政绩者二十六人。百姓诣阙诉冤,司空陈耽、议郎曹操上疏,劾奏许馘等人所举皆出于党私,是‘放鸱枭而囚鸾凤’,灵帝闻奏,责备许馘等人,并将所蒙冤被举者皆拜为议郎。”张角说道。

        张梁赞道:“这司空陈耽、议郎曹操,的确是能人!竟然敢顶撞十常侍!”

        张宝窃笑道:“那陈耽是依仗士族领袖的身份,而那曹操出身本是阉宦之后,所以才不惧怕那些杂碎的报复!”

        张宁补充道:“最根本的还是那小皇帝刘宏已经成长了。知道分辨是非了。要不然今年也不会解除名士黄琬的党锢,并任命其为议郎,现在升为青州刺史,并有消息传言灵帝欲调任其为侍中,前途光明。”

        张角摇头叹息道:“可惜啊,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嗯,谁让十二年前,也就是灵帝十四岁时候,被宦官的谗言蒙蔽,以为党人是‘欲图社稷’意图谋反,从而发动第二次党锢之祸呢?那次大兴大狱,追查士人一党。李膺、杜密、翟超、刘儒、荀翌、范滂、虞放等百余名士,被下狱处死。在各地陆续被逮捕、杀死、流徙、囚禁的士人也达到六、七百名。汉灵帝这是自断臂膀的行径,所以今天的朝堂上少了忠直之士,多了例如袁氏等野心之辈,也是因果报应!”张宝幸灾乐祸地说道。

        张角听了神色有些有点哀伤。毕竟张角也是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过来人,年轻的时候也是属于寒士的,曾经也是企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大汉从纷乱中拯救出来,实现太平盛世。完成自己“扶大厦于既倒,挽狂澜于将倾!”的伟大宏愿。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遭遇党锢之祸,天下士人遭受打击,而他这个无根浮萍般的寒士就更不用说了。这也是他不甘庸碌,从而走向传道起义这条道路的原因。

        “那些该死的贪官污吏、阉竖宦丑!”张梁咒骂道。

        张角眼神深邃,仿佛穿越了时间、空间的束缚,说道:“汉世乱而不亡,百余年间,数公之力也。桓、灵二帝之前,宦官、外戚虽然专权,但有名臣陈蕃等人主持朝政大局,士大夫、豪强等心向朝廷,局势尚未到不可收拾的境地。但两次党锢之祸后,清正的官员不是被害就是被禁锢,宦官更加为所欲为,残害百姓,民心思变,再加上士大夫、豪强离心,大汉已经不可阻挡地走向了灭亡的深渊。”

        大汉朝走向灭亡已经成为屋内人的共识,即使他们不去发动首义,也会有世家大族去瓜分。所以与其被动的顺应潮流,不如先下手为强,创造对己方有利的局势。

        “大哥,根据情报显示,汉庭似乎已经察觉到了我方的异动,洛阳最近大规模进行佛教经书翻译。其中就有神僧竺佛朔为主翻译的《般若三昧经》。似乎有接着宣扬佛教抑制我太平道传播的趋势。”张宝把手下最近收集到的情报说出来。

        张角眉头紧蹙,敲打着榻上小机的桌面,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不会!如果灵帝知道了我们的事业,以他的脾性恐怕直接就下海捕文书,捉拿我等,派遣大军剿灭我等教众了。再说那些野心勃勃的世家大族也不会组织我们太平道的传播,他们希望这个世道更乱一些。而可能使出这些手段的就是太学院那些文弱的书生了!以他们这些有识之士的见识,未尝不明白我们的野心,但是又恐直接谏言皇帝被贬黜,所以才采取这种间接的手段。”

        “大哥言之有理!参与其中的南阳张少安、南海子碧,劝助者孙和、周提立还有那言者‘月支菩萨支谶,授与河南洛阳孟福字元士’的孟元士皆是士族中人!”张宝应和道。

        “这些跳梁小丑,无碍大局,一旦我太平道道统取得了天下,与我等违背的教派翻手可灭!”张角淡然的说道。但是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一股视那些僧佛如刍狗的气势。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5/35303/19203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